【生物科学与农业论文】生物科学与农业

高二生物教案 2014-05-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目标的确定

自1985年疯牛病在欧洲爆发以来,口蹄疫、禽流感等各种动物疫病已经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给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本节“动物疫病的控制”是目前社会上广泛关注的话题。作为一位当代公民,了解动物疫病的定义、类型和传播途径,认识动物疫病的严重危害,认清动物疫病爆发时相关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节的重点是学习防治动物疫病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的教学内容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因此,结合社会生活学习防治动物疫病的措施,模拟如何在动物疫病爆发时采取措施是相当重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较好途径。

--思路

教学实施程序

教学
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以xx年发生在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禽流感和1985年发生在欧洲的疯牛病为例,指出动物疫病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我们必须了解和关注。

教师展示下列资料:

① 录像展示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片段。

② 展示各种动物疫病的图片及资料。

提出问题:

(1)你对动物疫病有何看法?

(2)请举例说出当地比较严重的动物疫病及其危害。

学生观看、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注意社会、生活和课堂学习的联系。

从视觉上和事例上给学生以感受,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疫病,感受动物疫病的危害。







引言:根据以上的资料和讨论,我们知道,动物疫病的传播是全球性的,如果不严加控制,势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关注动物疫病。请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动物疫病?

动物疫病是指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就会造成流行和爆发的某些动物的疾病。

(2)动物疫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动物疫病可分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动物疫病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讨论(可举出具体的事例或数据):

① 对动物本身造成什么危害?

② 对人和其他动物造成什么危害?

③ 对社会经济发展会造成怎样的损失?

④ 对社会稳定有什么影响?

(4)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流行的基本环节有三个: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阅读教材,获取信息。

讨论、回答。

阅读教材,了解动物传染病和动物寄生虫病。

讨论。

回顾初中所学过的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并进行类比和回答。

培养学生直接从教材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社会中获取信息,真正认识到动物疫病的危害。







引言:了解动物疫病的严重危害,学习动物疫病的种类和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为了更好地防治动物疫病,避免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害。

教师提问:请思考,有哪些防治动物疫病的措施?(提醒学生可以根据从新闻媒体上获取的信息,以及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入手回答)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动物疫病的防治措施”并回答讨论中的两个问题。

从资料分析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疫病的防治仅仅做到在疫病已经发生时再进行防治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建立起防治动物疫病的机制,包括未发病时所采取的机制(检疫机制、养殖和管理机制)。这些机制都应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12

当动物疫病爆发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措施与当地的政府官员和其他人都有关系,并涉及到一些人的经济利益,如何处理好职责、义务和不同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是成功防治动物疫病的重要前提,下面的情景角色扮演活动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

根据已学过的控制传染病的基本知识,结合社会上已经采取的措施,总结出防治动物疫病的措施。

培养学生将已学知识与社会经验结合的能力。

引入“到社会中去”的教学。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之前提出问题和建议,并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

(1)从你扮演的角色出发,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会给自己的生活和经济利益带来怎样的影响?

(2)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可以提出你的反对或补充意见。

(3)全班应在讨论的基础上达成防治突发的动物疫病的共同措施。

教师最后介绍我国xx年2~3月爆发禽流感后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并进行总结。

学生分别扮演养鸡场场主、邻近养鸡场场主、当地的普通百姓、购进活鸡从事食品生产的商人和地方官员在爆发动物疫病时所采取的态度、行为和措施。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动物疫病的防治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有关,必须在大家全力参与下,并协调好不同人利益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防治动物疫病,从而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现代公民。

用现实中的事例进一步加深学生防治动物疫病的印象。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9154.html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5.4什么节】5.4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说出信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第一课时】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