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为民除害苍有星]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高二生物教案 2014-05-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一节遗传信息1 教材分析1.1 内容与地位     “遗传信息”一节,先联系学过的组成生命体的4种主要化合物,哪种是遗传物质?先通过米歇尔发现核质引出染色质,再根据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孚尔根染色法发现dna在染色体中,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组织学生讨论遗传物质的特点,然后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dna的结构是一个重点,它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以及遗传规律的理解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dna的双螺旋结构比较抽象,可以用模型搭建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 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dna分子的化学组成、碱基配对原则 (2)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知道dna与基因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实验证据,认识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事实 (2)经历dna模型搭建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感受科学探究过程,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2)懂得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的重要价值 1.3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3)基因的概念 <2>.难点 (1)dna双螺旋结构 (2)dna和基因的关系 2 学情分析2.1 学生已经掌握了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病毒的结构等生物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可以让他们初步实验设计模拟科学探究过程。 3 教学方法设计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4 教学过程概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有遗传现象设疑引入 问题:在已经学过的四种大分子物质哪种物质可能是遗传物质? 提出问题 阅读材料: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展示资料和图片和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1.米歇尔发现核质(染色质) 2.植物、动物体细胞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展示细胞中染色体图片) 3.科塞尔发现染色体成分:dna、蛋白质 4.孚尔根染色发现: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阅读材料,思考,与教师一起得出结论染色体与遗传有关 引出遗传物质是什么的思考设疑提出问题:是dna还是蛋白质思考假设当时科学家认为是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结构可能更复杂引出遗传物质的条件总结遗传物质的条件 1.遗传物质必须能够自我复制 2.含有大量遗传信息3遗传物质结构相对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且变化可遗传 学生回答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的初步判断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1.实验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噬菌体 2.实验设计的思路 如何知道dna和蛋白质在遗传中的作用 3.结果观察(同位素标记) 4.结论描述思考回答 1选噬菌体的原因(结构简单,只有dna和蛋白质) 2.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3.观察子代中的放射性 4.dna是遗传物质 12

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讲述过程,展示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 1.噬菌体的结构 2.用什么元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3.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4.这个实验能不能说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5.如果要证明蛋白质不是该如何设计实验?回答问题: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在遗传中起作用的是dna.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p45页,埃弗里实验教师小结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表明,没有dna的生物,rna是遗传物质结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知识介绍1.dna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在已知dna中嘌呤碱基等与嘧啶碱基的前提下,又根据别的科学家拍摄的dna的x衍射图片,建立了双螺旋模型) 2.dna的结构(搭建模型加深理解) 3.dna中的遗传信息情感目标:合作、坚持、多学科综合 理解什么叫遗传信息? 理解dna结构与遗传的关系dna特性: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基因与dna的关系展示图片,基因与dna及遗传的关系

理解

5.探究活动5.1 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 ●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5.2 模拟、探究、剖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设疑: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时怎样观察? 引导提问:①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构成? ②“思考题”: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用14c和18o等同位素,行吗? 读图、分析

亲代噬菌体

细菌细胞内

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32p标记dna      ◆结论: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dna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设计的意图何在?以学案的形式,事先印发给学生: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设计意图分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   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   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注射到小白鼠体内   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注封到小白鼠体内   ●质疑: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认为在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略) ●多媒体展示,[美]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

预测:哪一种情况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为什么? 实际:只有加入dna, 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大。 结论:“转化因子”—dna, dna是遗传物质。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9148.html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5.4什么节】5.4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说出信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第一课时】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