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高二生物教案 2014-05-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3、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注意事项
  1、步骤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中,蒸馏水要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不能一次快速倒入。
  2、实验中有多个步骤都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但是在不同的步骤中玻璃棒的用法不同。
实验用具
  鸡血细胞液(5~10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和0.015mol/l的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烧杯(100ml,1个, 50ml, 500ml,各2个),漏斗,试管(20ml,2个),玻璃棒,滴管,量筒(100ml,1个),纱布,镊子,滤纸,铁架台,铁环,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载玻片,试管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制备鸡血细胞液,方法是: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100ml,置于500ml烧怀中,注入新鲜的鸡血(约18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混合,以免凝血。静置于冰箱内一天,使血细胞自行沉淀。也可以用离心机离心2 min(转速1000转/分)。用吸管吸去上清液。
板书

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
    1、析出溶解在nac1溶液中的dna。
    2、用冷酒精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3、dna在沸水浴时被二苯胺染成蓝色。
方法步骤:
  1、提取鸡血细胞的细胞核物质:顺时针方向搅拌,稍快,稍重。 5 min
  2、溶解细胞核内的dna
  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蒸馏水300ml,逆时针方向搅拌,缓慢
  4、过滤:取黏稠物
  5、再溶解:顺时针方向搅拌,较慢。3 min
  6、过滤:取滤液。
  7、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逆时针方向搅拌,稍慢。5 min
  8、dna的鉴定:沸水浴5min((1)无变化(2)蓝色)上节课我们通过几个验证性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是什么样的物质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将它提取出来,进行观察和鉴定。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选用鸡血细胞液作为实验材料。在制备鸡血细胞液时,所用的柠檬酸钠有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制备过程中,一定要用刚宰杀的鸡的新鲜血,并且要与抗凝剂充分混合,防止凝血。我们采用静置一天的方法,获得鸡血细胞液。
  大家在动手做实验之前先要明确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严格按照实验指导的方法步骤去操作。
  2、实验中有多个步骤都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使用时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底,在不同的步骤中玻璃棒的用法不同,每一步的用法参照黑板上的指导去操作。
  3、在dna的鉴定中,所用的二苯胺是一种有毒性的试剂,大家在使用时注意不要让药液接触到皮肤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不要近距离观察。12
  下面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要思考每一操作步骤要达到什么目的。
  在进行步骤1时,利用搅拌的5分钟,做如下提问:
  为什么要加蒸馏水?加入蒸馏水后细胞将会怎样?
  (让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细胞会吸水以至胀破)
  为什么要用力搅拌?
  (可以加速血细胞和细胞核的破裂)
  所以下一步骤过滤将滤去的是细胞膜和核膜等物质。
  在进行步骤3时,要向全班明确:这一步骤是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注意加蒸馏水的方法和使用玻璃棒的方法,千万不能太快太猛,防止打碎dna。
  观察滤取出来的黏稠物的颜色。有的同学提取的黏稠物较少,原因可能是在溶解dna时不充分,也可能是析出黏稠物时搅拌的快了。
  将黏稠物再溶解时一定要充分,多搅拌。以免有dna损失。
  加入冷酒精时动作要慢。
  当玻璃棒上出现丝状物缠绕时,继续慢慢搅拌。至不再增加时,取出吸干上面的水分。仔细观察丝状物呈什么颜色?(黄色)
  这些丝状物要用二苯胺鉴定。使用二苯胺时要注意不要接触到药液。进行沸水浴时,在实验室较为通风的地方集体进行。
  利用沸水浴的5 min。
  步骤3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与步骤1有什么区别?
  (步骤3中加蒸馏水是使nacl溶液的浓度逐渐降至0.14mol/l,使dna的黏稠物析出。而步骤1加蒸馏水是为了让细胞吸水胀破)
  步骤7为什么要加50ml的冷酒精?
  (因为dna不溶于冷酒精,而其他物质可以溶解在酒精中,使含杂质较少的dna丝状物可以析出。悬浮于溶液中)
  现在大家从水浴锅中拿出试管,比较两个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有丝状物的试管变成蓝色,另一试管还是原来颜色)
  这一鉴定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提取出的丝状物是dna)
  那么你看到的丝状物的粗细是不是dna分子的直径呢?
  (不是。dna分子直径只有2nm。丝状物是多个dna分子聚在一起形成的)
  下面请同学们将实验用具,按原样摆放整齐,实验桌要保持清洁。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将dna提取出来进行了观察和鉴定,那么dna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复制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再继续研究。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9166.html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5.4什么节】5.4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说出信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第一课时】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