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案学情分析】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案

高二生物教案 2014-05-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互动课堂
疏导引导
1.精子、卵子的发生
首先知道两者都是在生殖器官内,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其次,关于两者的区别应注意以下几点:(1)卵泡的形成和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完成的,这是两者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但不是唯一区别。(2)精子的发生中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是连续的,在曲细精管内进行,场所是唯一的。卵子发生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是不连续的,第一次是在卵巢内完成,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进入输卵管,与精子的结合过程中完成第二次分裂。因此,场所在卵巢和输卵管两处,不是唯一的。(3)减数分裂中细胞质的分配、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是否需要变形,都是两者在发生上的区别。
2.精子细胞的变形
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膜。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状,叫做原生质滴,随精子的成熟过程向后移动,直到最后脱落。
3.受精作用
关于受精过程准备阶段的理解,要知道成熟的生殖细胞并不代表具有受精的能力,成熟的精子必须获能后才具备受精能力;而排出的卵子本身就不是成熟生殖细胞。对于受精阶段的理解,要先弄清卵子的基本结构,才能掌握精子穿行的路线和发生的反应。对于受精的标志和受精完成的标志应该区分开,受精的标志是第二极体的形成,受精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雌雄原核不能理解成卵子、精子原来的细胞核,而是在原来细胞核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核,原核膜已破裂。
活学巧用
【例1】 下列不是精子、卵子发生的区别的是(  )
a.初级精母、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
b.mⅰ和mⅱ的时间连续性
c.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
d.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
解题提示:初级精母细胞是雄性动物初情期开始后,才由精原细胞分裂成的,而初级卵母细胞是在胎儿期完成的;精子的产生在mⅰ和mⅱ是连续进行的,卵子产生通过mⅰ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在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过程中才完成mⅱ;精子细胞形成后变形为蝌蚪状,卵子不需变形;成熟的精子和卵子经过减数分裂形成,都含有相当于亲本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数目。因而,d不是两者的区别。
答案:d
【例2】 牛的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两次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  )
a.次级精母细胞    
b.精子细胞
c.精子
d.次级卵母细胞
解题提示: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过程,最终产生的是精子细胞。精子的形成还必须由精子细胞经过一个变形时期才可形成,并不是减数分裂的直接结果。
答案:b

【例3】 动物的受精过程包括下列基本步骤,其受精作用的实质是(  )
a.精子和卵子相互识别
b.精子头部侵入卵细胞内
c.卵子和精子结合
d.卵核和精核互相融合
解题提示:经过减数分裂分别产生单倍体组的精子细胞和卵子细胞,然后经受精过程形成合子,染色体组为2n,所以受精过程的实质是:核的融合,遗传物质由n→2n的过程。
答案:d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9119.html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5.4什么节】5.4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说出信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第一课时】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