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教案_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欧洲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欧洲农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661—1863年)》中的一段话,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欧洲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些都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经济基础。
    2.通过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评价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教学难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的两条途径和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目录索引法、引导自学法。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这一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
    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导地位);
    ②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③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资本主义是如何在欧洲兴起,世界近代历史的帷幕是如何拉开的呢?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了解本章内容的背景和基本线索。引言第一段介绍了背景,包括两点内容:第一,概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对外的特点(详细见下)。引言第二段概述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历史变革,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等。这些重大事件是在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下发生的,又反过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引言最后对比了东西方世界。同一时期的亚洲大国,因种种原因逐渐落后于欧洲。

    讲授新课

    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1、通过指导学生归纳技术进步表现,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研究方法。123

    2、进而讨论技术进步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引出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教师说明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基础,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必要条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讲解,如需要可举例)

    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点出或让学生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和地点。时间:14、15世纪;地点: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

    2、根据实际让学生分别讲述城市雇佣关系产生的两种途径以及农村雇佣关系产生的途径,了解学生理解掌握情况。(注意:农村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的史实)

    教师适当补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特点是雇佣劳动。所谓雇佣劳动,是指生产者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而提供剩余价值的劳动。应注意:
    ①“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与一般商品经济的根本区别。
    ②“资本家”资本家与小业主的区别在于资本家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这意味着资本家所雇佣的劳动者人数必然超过小业主,从而需要更多的货币,并控制更大的生产规模。
    ③“提供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而商品生产的目的则是生产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工场手工业概念: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是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

    3、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讨论并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结合西欧封建社会特点讲解,并进一步明确指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源,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反过来又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根据学生素质、教学时间适当补充:在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不久,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欧洲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都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二者之间有何不同特点呢?“比较封建社会晚期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特点。”
    ①产生时间不同:中国是明朝中后期,约15世纪后期,西欧是14、15世纪。中国略晚。
    ②分布地区不同。中国仅出现在江南一些地区的城市和少数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而西欧则出现在许多国家许多城市,并深入农村。
    ③商业资本所起作用不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手工业作坊内部产生,商业资本所起作用较小。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有两条途径,商业资本起了巨大作用。
    ④发展环境不同。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西欧则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和重商主义推行而发展很快。123
    ⑤结果影响不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本课小结

    14、15世纪,随着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意大利等地一些城市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也开始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使欧洲的封建社会渐趋瓦解,欧洲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它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如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这些事件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人类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始向近代迈进。

    布置作业

    1.问答题:概括西欧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两条道路及其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基础上产生的、代表着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雇佣劳动生产关系。

    2.研究性课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结合这一史料回答:为什么中国四大发明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推动了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948.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