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英语_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影的发展历程;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和风格特点;电视的功能难点:电视使艺术大众化的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利、弊)教学内容导入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拍摄的?是一部怎样的电影?(19xx年,《定军山》,北京丰泰照相馆,无声电影)而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是怎样诞生的呢?一、电影艺术1.电影的产生(1)条件①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技术的发明电影发明的原理:“视觉滞留”:也叫视觉暂留(duration of vision),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滞留”。人在观看电影时,银幕上映出的是一张一张不连续的像,每秒钟要更换24张画面。但由于眼睛的视觉暂留作用,一个画面的印象还没有消失,下一张稍微有一点差别的画面又出现了,所以看上去感觉动作是连续的。②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2)诞生时间及发明者:1895年12月28日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影日”那天夜晚,在巴黎卡普西尼斯大道旁格兰德咖啡馆的大厅里,许多人挤在一起,伸着颈脖,兴奋而激动地注视着白墙上的影像:一列火车拖着一缕黑烟徐徐地进站;一个人划着一只小木船驶离码头;一群工人走出吕米埃工厂。这是当时人们看到的最先进的幻灯,准确地说,这已经不再是幻灯,卢米埃尔兄弟俩把它命名为电影。至此,世界上第七艺术,光和影的艺术——电影正式诞生了。2.电影的发展(1)默片时代:1927年前,由于技术所限,无法把画面与声音结合在一起,所以那时候的电影只有画面没有声音,就是有点类似于哑剧,就以电影中的人物动作来看剧情,没有人的声音,只有一些背景音,可以说当时的电影是无声电影,因此被称为默片时代。①代表人物a.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电影界的莎士比亚”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完善,创造了“蒙太奇”手法,拍摄了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商业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一个国家的诞生》反映了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有种族主义色彩,虽然备受争议,但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序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蒙太奇手法:当我们描述一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起,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例如:我们将母亲洗衣、做饭、带小孩甚至连父亲看报纸的镜头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母亲很忙碌的感觉。b.卓别林——“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喜剧大师” 代表作:《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城市之光》19xx年,描述了一个流浪汉爱上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卖花姑娘,为医好她的眼睛,流浪汉拼命赚钱,参加拳击比赛,在夜总会当打手等。这是一部夹杂着闹闹吵吵的戏谑而最终抓住真爱的爱情喜剧。卓别林幽默的表演使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治好眼睛的卖花女,通过手的触摸而明白了流浪汉真面目的最后一幕,令人热泪盈眶。《摩登时代》拍摄于1936年,是卓别林主演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有感于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他决定用电影的形象语言来呐喊。1935年,电影已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要远胜于对白,于是他只在片中加入配乐和少许音响就上映了。《大独裁者》拍摄于1940年,卓别林自导自演,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之时,片中对希特勒大加讽刺的情节显示其道德勇气可嘉的一面。本片获194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5项提名。②风格特点思考:卓别林被萧伯纳称为“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的天才”,卓别林的演出风格有何特点?a.声音与画面脱节b.即兴性c.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和夸张的动作语言来吸引观众d.默片虽然缺少美妙的印象效果,但是其自身确有诗意的特性 (2)有声电影——进一步发展①崛起的原因:影像和声音结合技术的日趋成熟②表现:1927年,出现有声电影;1928年,美国开始设立奥斯卡奖(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③影响:使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的繁荣阶段二、电视艺术1.电视的发明:电影是电视的先导,电视在各个方面沿袭的理论基本上来自电影。电视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黑白电视——1936年秋,英国广播公司正式从伦敦播送电视节目——1941年又成功传输彩色图像2.电视的优势思考:为什么电视会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 电视利用屏幕图像和语言、音乐等作为信息载体,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体的优势,具有覆盖面广、实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3.功能:(1)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2)电视还成为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手段;(3)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娱乐。(4)电视还能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入家庭。思考:“足不出户,看奥运”和“艺术大众化传媒”两则材料反映了电视的哪项社会功能? 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展示优秀艺术品德功能。4.影响丰富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改变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促进社会发展。课后探究电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观点一:认为电视利大于弊。 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使文化通过声像的形式得以传播,因为不管是谁,也无论其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与文化接触。…电视改变了我们对于世界的感觉方式。我们能够看到远在非洲刚刚发生的战争灾难,能够使全球几十亿人同时共享奥运会具有科幻神话特征的开幕式……电视的兴起,在人类文化史上是一次革命,它以强大的传播威力,高度的逼真性和即时性等方面,形成电视时代的一种文化情势和氛围。观点二:认为电视弊大于利。在打开的电视机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受动而畅通的频道,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尽的不良直观形象(性、暴力)中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提示:电视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辩证地看待电视的作用于局限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电视丰富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肯定电视作用的理由主要是电视的优势在于具有强大的传播威力,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追求,使艺术大众化;加快了信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养,增强了人们的国际意识。否定电视作用主要看到了电视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等。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848.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