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人民版|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指导】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考试内容与要求:列举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要求:知道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的应用,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及人类思想解放的作用。
  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
编制科技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年表,认识生产力进步与科技进步的同步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观察现实的能力,了解现实社会生活中需要改进的工具或技术。
能正确评价科学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能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人类生产力提高过程中,从经验型到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型,概括科技促进生产发展的线索,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了解科技进步对生产效率提高的作用,从而认识科技改变社会和生活的巨大作用。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影响的角度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对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初步了解,培养学生为祖国富强学好科学、用好科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类密切关注社会进步、关注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产物,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流程】
  投影:
  1784年的一天,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当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时,他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大国崛起》
  问:同学们,博尔顿所说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答:……
  (板书)人类文明的引擎——蒸汽和电的革命
  投影:18世纪英国棉纺织机器发明表。
发  明 动  力
珍妮纺纱机 人  力
水力纺纱机 水  力
骡机 水  力
水力织布机 水  力
  问:从这张表格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答:当时的棉纺织机器使用的是自然力(人力、水力)。
思考: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工厂利用河流里的水力作为动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答:……
  (板书)一、瓦特改良蒸汽机
        ⒈背景
         ⑴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对动力的需要)
         ⑵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⒉创制
        ⒊意义
  问: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答:……
  (板书)蒸汽机发明的意义
⒈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
           蒸汽
⒉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近水建厂→交通发达、资源丰富123
⒊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⒋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蒸汽轮船、蒸汽机车
  投影:
  恩格斯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创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呢?它有没有存在哪些弊端?
  投影:
  陈列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内的瓦特制成的第一台蒸汽机,其许多主体部件都是用木头制造的。
  这是19世纪英国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工业城市,它曾经是宁静的农村,但蒸汽机和工厂的出现,使它变得浓烟蔽日,臭水横流。
  答:……
  (板书)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于是科学家们又开始寻找一种更好的动力,人类迎来了电气时代。
  俗话说“饮水不忘掘井人”,那些科学家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做出了贡献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18页。
  (板书)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研制成了发电机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发动机
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第一个发电站并形成了电网
  投影:
  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服务,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还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ⅲ
  问:如果我们生活的城市停电一天,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会碰到哪些困难?
  答:……
  可见,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提到电,我想同学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个人——爱迪生。
  投影:
  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发明大王,一生完成了xx多种发明,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发报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水泥等等。1931年月10月18日,爱迪生在西奥伦治逝世,终年84岁,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
  问:一位仅仅读了三个月小学而辍学的爱迪生,他凭什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发明?
  投影:
  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
  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爱迪生
  问:从爱迪生的这些名言中,同学们能够体会出他成功的秘诀吗?
  答:……
  问: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投影:
 
  答:……
  (板书)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⒈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⒉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⒊城市化进程加快;
  ⒋人们生活更加多彩。
  一言以蔽之——
(板书)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本课牵涉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在必修ⅱ中学生已经有所了解,为了避免重复,本课教学中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做了简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突出了蒸汽机发明的意义,第二次工业革命突出了电的发明的意义,让学生设想假如我们生活的城市停电一天,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会碰到哪些困难?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123
  理科班教学时可以将本课与第四课“向‘距离’挑战”合并,以节省课时。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116页“学习思考”
答:规模上,大机器工厂比手工工场规模大,人数多;生产方式上,大机器工厂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操作,而手工工场是靠简单的手工工具操作;在动力上,机器大工厂主要靠水力或动力机器,而手工工场主要靠人力;在生产效率上,机器大工厂效率大大高于手工工场。
  课本第117页“学习思考”
答: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能源革命。它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世界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蒸汽机的使用,使大量工厂纷纷建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历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课本第118页“学习思考”
答: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等。
  课本第119页“自我测评”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一国先开始,后延续到法、美、德、意等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交通运输的新纪元到来。
  课本第119页“材料阅读与思考”
答:都真实。说明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不平等和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给工人阶级带来严重的剥削。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845.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