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短暂的隋朝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隋的建立和统一;隋统一的原因及意义;隋朝重要的建设项目: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和隋的灭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隋统一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白魏晋南北朝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已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隋的统一就是客观条件和统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以此培养学生联系地发展地看待历史的能力。

2.通过分析隋朝各项建设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隋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之上的,以此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本质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运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它不仅开创了隋朝的繁荣局面,而且为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隋朝既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又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短暂的朝代。隋朝速亡,如秦朝一样是由于暴政。隋末农民战争一举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充分显示出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巨大作用。

教学要点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的建立

2.隋统一的原因和影响

二、隋朝的建设

1.兴建两都

2.广设仓库

3.开通运河

4.修筑驰道

三、隋炀帝暴政和隋的灭亡

1.炀帝的暴政:滥用民力;征伐高丽;奢侈腐化;严刑峻法

2.隋的灭亡

①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②隋的灭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隋统一的原因,隋的建设。

本节难点:隋国力强,为什么很快灭亡?

课时和教具 一课时,隋朝疆域图

教学过程

一、引言分析

本章引言包含四层意思:

第一层,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看,同一时期西欧和亚洲的历史特征有明显不同:西欧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亚洲则是生机勃勃。由此看出,亚洲历史的发展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第二层,亚洲的生机勃勃具体表现在两个国家,一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二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隋、唐王朝。还应该强调,阿拉伯帝国在世界历史上主要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桥梁作用,使东方文明源源不断传入西方,推动了西方历史的进步。

第三层,从政治、经济、民族、对外交往、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揭示隋、唐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四层,进一步指出隋、唐在历史上对亚洲,尤其对东亚国家的深远影响,由此说明当时的中国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

二、隋的建立和统一 

1.隋的建立,从隋代周讲起。原因:杨坚之父杨忠是北周开国功臣,杨坚本人掌握北周的军政大权,为夺取帝位创造了条件。隋的统一。建议教师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的朝代更替表,形象地说明这段历史是一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隋的建立和统一。

2.隋统一的原因,

从四个方面分析:(1)联系所学魏晋南北朝内容,说明分裂时期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从人民愿望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这些都为隋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2)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这是统一的重要条件之一。(3)隋朝的强大与此时南方陈朝的腐朽形成明显对比,隋灭陈是历史的必然。123

3.统一的意义。请学生回答隋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并为隋的建设提供了必要前提条件。隋的繁荣正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的。

三、隋朝的建设

1.兴建两都。教材说明两都是隋文帝时修建的大兴城和隋炀帝时营建的东京洛阳。教师要说明三点:(1)两都的兴建是隋朝在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力量的前提下,以此来从事营建工作的。(2)大兴城的兴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影响,堪称“世界第一城”。而东京洛阳不仅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更是经济的重心。尤其是运河开通后,洛阳成为两段运河的衔接点,成为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资集中的枢纽。

(3)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历史名城──唐代长安和洛阳,实际营建的朝代在隋而不在唐。

2.广设仓库。那时,仓库粮食储量之大,令人惊叹。这反映了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隋朝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封建经济日益发达,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农民的见证。

3.开通运河。讲清以下问题:(1)首先了解开通运河的时间。(2)看图认识运河的起止地点及中心,并且掌握运河由哪几段组成。(3)启发学生思考“运河为什么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a.运河南起余杭,中经洛阳,北到涿郡,贯通南北,因此有利于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b.运河各水路交汇处商业日益繁荣,成为繁盛的都会,也是物资和人文荟萃的地方。c.运河对后世乃至今天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4.修筑驰道。讲清下列三个问题:(1)首先看图了解隋炀帝时修筑的两条重要驰道。(2)隋炀帝虽为巡游而修驰道,但客观上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3)修整道路,交通便利,促使沿途经济繁荣,而繁荣的经济又促使交通的发展,彼此互为影响,相得益彰。

启发学生思考:“隋朝的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对你有什么启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阐述:(1)这些建设项目无疑巩固了统一,繁荣了经济。(2)隋朝统治者进行的发展经济的建设,是通过压榨人民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在经济发展繁荣之际,阶级矛盾也日趋激烈了。

四、隋炀帝的暴政和隋的灭亡

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先启发学生讨论“隋炀帝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最突出的表现在于:隋炀帝对内大兴土木,对外穷兵黩武,繁重的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大量的劳动力用于非生产上,导致劳动力空前缺乏,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其结果必然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起义的爆发。

关于“隋的灭亡”,教师应讲清:1.隋末农民起义是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局部到全国,最终形成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2.6xx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举起大旗,揭开了全国农民起义的序幕,各地纷纷响应。封建史籍所谓“群盗蜂起,不可胜数”,说明农民起义的烽火已遍地燃烧。3.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农民军队伍,在中原消灭了大量隋军,切断江都与洛阳的联系,隋炀帝被困于江都,不能控制全国,给隋朝以沉重打击。以瓦岗军为中坚,加上全国各地起义军的配合,隋朝的灭亡已不可避免。4.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历时三十八年的隋朝统治到此便告结束了。123

小结:隋的建立和实现全国统一,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建立后采取的各项措施,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至于隋的短暂,其根源在于隋的暴政,这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唐朝的统治者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作业:(略)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715.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