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教案人民版|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专题五  现代中国文化与科技
 本专题主要叙述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科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内容分文化、教育、科技三部分。
 总体发展特征:由蜕变到挫折再到振兴的曲折过程。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教材内容
年轻的新中国面临着反动派留下的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百废待兴,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重新探索、重新建设,文化领域也不例外,本课就是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在不同时期文化事业建设的方针、措施、成就(曲折)以及文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二、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 识记 理解 运用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1.“双百”方针的内容以及贯彻“双百”方针的文艺方面的成果
2. “文革”对文化事业的摧残表现
3. “二为”方向提出的背景、成就
4.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体育事业的成就 1. “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意义、经验教训
2. “文革”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3. “二为”方向的实质与意义
4. 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新旧社会的交替,“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
    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史料分析、情境再现、比较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社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
   教学重点: “双百”方针的内容以及贯彻“双百”方针的意义;
             “二为”方向的内容及实质
   教学难点: 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
   (一)思路设计:
   本课主要内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艺领域的探索发展历程,本课围绕文艺体育等各方面发展的成就及发展中的曲折表现来展开教学,教学中设计的线索为:通过建国初期、三大改造后、文革中、新时期等不同阶段文艺发展的状况、特点及原因分析来认识贯彻“双百”方针的价值,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二)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19xx年,4月27日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召开前夕,一位美国基督教青年体育干事在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会刊《天津青年》上发表署名文章《竞技运动》,向中国人提出三个问题:
(1)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 
(2)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 
(3)中国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
如今一百年过去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早已经揭晓了, xx年,中国人给出了完整的答案,今天的中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成绩斐然,那么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艺术方面发展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就会找到答案12345
  【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意义、经验教训,了解“文革”对文化事业的摧残,了解“二为”方向提出的背景、成就、意义;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
  (2)结合实际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与意义,利用课本图片理解“文革”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结合资料理解“二为”方向的实质与意义;结合现实分析理解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3)体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的道理,体会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实质,进一步体会共产党的先进性于进步性;了解体育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初步感知本课目标,同时边看本课内容边完成下列填空,让学生自主学习达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历史原因
   第一,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制度初步建立。党中央提出让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           问题的会议。        代表中央作报告,肯定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           的一部分,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现有知识分子的力量”,“以适应国家对知识分子的不断增长的需要”。他还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2、提出: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            中,实行“                ”的方针。并说:             上“百花齐放”,             上“百家争鸣”。
   3、成果:
领  域 文学创作 电影戏剧 舞台剧
作  品   
二、“十年动乱”
1.导火线:《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            》
2.动乱中“文化的凋零”
(1)原因:江青等推行           
(2)表现:①破“            ”,文化典籍付之一炬;②文艺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甚至迫害致死;③文艺作品遭封杀;“八亿人口八个戏”;
三、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1、“二为”方向的提出
(1) 含义:文艺为            服务,为            服务12345
(2) 背景: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2)中国第四次文代会   1979
(3) 意义:1)概括了社会主义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            
           2)反映了            的要求
           3)            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
2、体育成就引入注目
  (1)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
  (2)20世纪80年代,中国            赢得“五连冠”
  (3)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            获得第一枚金牌
  (4)1992年和1996年,            和            奥运会,中国均获16枚金牌
  (5)xx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
  (6)            年,北京申奥成功
【构建结构】
 

【理解历史】
 活动探究                 “走进历史博物馆”认识文化建设的“曲折”
  步骤一:参观“尘封的照片”,了解文化建设的曲折历程
第一展览馆:
材料一:
  
 1964年《东方红》在北京首演         电影《上甘岭》             老舍话剧《龙须沟》
材料二: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对“双百”方针的阐述
探究:
(1)材料一中的三幅照片所体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材料二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字是谁题词?
(2)你认为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据此谈谈毛主席提出的“双百”方针有何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一中的图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8个字?12345
(3)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双百”方针中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所主张的自由有何不同?
第二展览馆:
  材料一:
      
      图一:焚烧古籍字画       图二:破“四旧”                图三: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材料二:
    1958年9月13日至20日,根据8月北戴河会议搞“大跃进”的精神,中共宣传部召开了文艺创作座谈会,提出要像生产1070万吨钢一样,在文学、电影、印刷、美术、理论研究等方面放“卫星”,文艺要表现社会建设中的共产主义萌发,创作和批评要靠群众,都要搞群众运动,掀起了“文艺大跃进”。
   探究:
   结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说出材料反映了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什么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历史现象对我国的文化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第三展览馆:
  材料一:
  
1982年12月6日 首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中国电影百年”金鸡奖揭晓 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xx年奥运会主办权
材料二: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宗旨,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还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邓小平还指出,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符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的重要方针。
   探究:
  (1)材料一的照片分别反映了新时期在文艺领域的哪些方面的成就?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这些成就取得对“和谐”社会的创建有何意义?
  (2)通过材料二的学习,你认为“二为”方向的实质是什么?“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步骤二:反思照片的“曲折”,认识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思考:
⑴概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就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三者关系和“双百”方针的贯彻力度等方面来探讨建国以来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步骤三:感悟文化建设“曲折”,为防止“曲折”献策
 党的xx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工作规律的准确把握。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文化工作的水平,是我们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一条基本经验。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方法,比如,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团结鼓劲,重在建设;坚持充分发挥作协、文联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文艺界人民团体按照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坚持尊重文化艺术规律,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大力营造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方针原则和基本方法,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得到广大作家艺术家的的衷心拥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贯彻好、落实好,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12345
                       ————中宣部副部长欧阳坚在中国作协七届三次全委会上的讲话
探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了使我国文化的“曲折”悲剧不在重演,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通过上述的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同时学会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步骤,本环节的探究主要完成第二三教学目标 。)
【课堂小结】(板书形式)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707.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