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㈠朝鲜战争:
⒈背景:⑴二战的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⑵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分别扶植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大对立政权。此后,为朝鲜的统一问题,南北朝鲜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⑶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视社会主义阵营为最大的障碍,决不容许对方势力扩张:
⒉经过:⑴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拂晓,⑵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局部战争。⑶美军9月15日在仁川登陆,10月初越过三八线,中旬侵占平壤。⑷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朝中军队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把战线稳定到三八线附近。⑸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战略相持与和平谈判阶段。
⒊结果:1953年7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⒋性质:中朝: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美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半岛:内战。
⒌影响:⑴对中国:保障了我国的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国际主义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国防军;但人员,经济损失惨重。⑵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⑶对美国:人员,经济损失惨重;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赢得西方盟友的信任;打击了美国的扩张势力。⑷对日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美国开始对日采取扶植政策;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⑸对苏联: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⑹对台湾:有利于维持其分裂状态。
(二)越南战争
(一)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1)二战后,越南成立了以胡志明为主席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取得了抗法斗争的胜利。
(2)1955年,在美国扶植下,南越成立了越南共和国,越南分裂的局面正式形成。
(3)南越人民掀起了反抗吴庭艳政权,要求祖国统一的斗争,并得到北方的支持。
(4)为了防止南越政权垮台,扼杀越南的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开始了侵越战争。
(二)美国侵越战争的经过
1961——1964特种战争
1965——1973局部战争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胜利的原因
1、结果: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取得了胜利,美国失败
2、胜利的原因:
(1)越南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2)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3)利用有利地形,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4)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国内反战情绪日益高涨,
(四)对越南战争的评价
实质:既是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也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
是美国及朝鲜战争后发动的又一次错误的战争,它是美国战后陷得最深、拖得最久、代价最大的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对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㈢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⒈由来:⑴由于历史因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纷争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⑵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长期以来,大国插手该地区,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更加复杂;⑶1917年,托管巴勒斯坦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建国。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造成犹阿人的摩擦日益激烈;⑷1947年11月 “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人反对分治。矛盾空前尖锐;⑸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1234
⒉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⑴起因:以色列建国。⑵时间:1948年5月------1949年7月;⑶交战双方: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与-以色列。⑷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⑸影响:①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超出了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旧矛盾没有解决,又引起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②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而被瓜分。
⒊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⑴起因:1956年7月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损害了英法的侵略利益。⑵时间:1956年10月-----次年3月;⑶交战双方:英法以与埃及。⑷结果:英法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停火。12月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⑸影响:①埃及维护了民族利期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②埃及人民的胜利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出现高潮。③战争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及在中东的影响。④美苏走上了中东角逐的舞台。中东问题又增加新的复杂因素。
㈣曲折中东和平进程:
⒈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⑴起因:①1958年2月,埃及叙合并,使以色列感到了来自南北夹击的威胁;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建立,开展武装斗争,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③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苏联则大力资助阿拉伯国家。⑵时间:1967年6月5日----10日。⑶交战双方:埃及、叙利亚、约旦与以色列。⑷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⑸影响:①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②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中东局势更加复杂。
⒉第四次中东战争---- “十月战争”:⑴起因:①为了收复“六?五战争”中的失地和洗刷耻辱,阿拉伯国家积极准备新的战争。②埃及和叙利亚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提高军备。⑵时间:1973年10月。⑶交战双方:埃及、叙利亚与以色列。⑷结果:双方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⑸影响:①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东岸部分地带,叙利亚收回戈兰高地部分地区②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⒊《戴维营协议》:埃及率先走上了与以色列的和解之路。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开启中东和谈先河。
⒋“土地换和平”原则及其影响:20世纪80年,埃以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五)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
1. 印度的特点
(1)印度自18c成为英国殖民地
(2)存在两大教派(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和两大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
2.“蒙巴顿方案”1947.6
(1)提出背景
①英国实力下降,想从印度“脱身”
②印度人民要求独立
③两大政党在立国问题上存在分歧
(2)主要内容:“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同年8月15日,印、巴正式实行分治,分别独立。后来,它们又先后成立了共和国。1234
(3)影响:
○1印巴的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终结
○2但这种根据宗教原则的分治,却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严重后果:
a印巴居民间摩擦对立严重
a在分治过程中,带来一股居民迁徙浪潮,两种教徒的迁徙和仇杀,造成了大批的难民;
b两国在土邦归属问题上冲突激烈,造成长期不和
b原来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从而造成两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另外,印度民族领袖甘地因谴责教派仇杀,呼吁教派团结,竟于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狂热分子刺杀,造成了悲剧。这种不利影响延续至令,成为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二、三次印巴战争
战争 起因 时间 结果 影响
第一次印巴战争 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位置、居民成分、法案规定、王公顾虑) 1947.10-1949.1
 划定停火线,克的归属未解决 
第二次印巴战争 克什米尔局势再度紧张 1965年8月-9月下旬 克什米尔局势再度紧张 
第三次印巴战争 印介入东巴基斯坦自治运动 1971年11月-12月 孟加拉国成立 1972.1 
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1、英国殖民统治者推行“分而治之”造成冲突(印巴并立有利于英对其控制)
2、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的隔阂与敌视
3、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
4、美苏两个大国的不断插手
(六)两伊战争
一、背景(领土、宗教、民族、现实)
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2.宗教和民族矛盾:
3.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4.大国力量介入: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二、战争过程:(三个阶段)
①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②概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袭船战” 、“袭城城”、 使用化学武器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三、战争影响
1、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
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
3、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4、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㈦海湾战争:
⒈起因:由于多年来的边界争端,致使两国冲突不断;两伊战争后,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为了恢复国内经济,免除所欠科威特巨额债务,彻底解决出海口问题,提高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决定吞并科威特。
⒉时间:1991年1月17日-----2月27日
⒊进程:
⑴“沙漠盾牌”行动:①联合国安理会、苏联、阿拉伯国家联盟等纷纷谴责伊拉克。1990年11月安理会通过决议规定伊拉克必须在1991年1月15日以前执行联合国协议。
②美国为了确立其在世界新秩序中的主导地位,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维护其在中东的利益,对伊拉克的入侵行为迅速做出了最为强烈的反应。8月7日,美总统布什宣布开始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命令美军进驻沙特。③美国组织起了以美国为首的27个国家参加的多国部队,部署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周围地区,对伊拉克军队形成了包围之势。1234
⑵“沙漠风暴”行动:①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轮番轰击,开始了“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正式爆发。②伊拉克也曾向沙特和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企图逼迫以色列卷入战争,使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战争转变为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和美国的战争。但导弹大多被“爱国者”导弹拦截,有的则落入沙漠地区,没有对多国部队造成威胁。以色列在美国的指示下也没有对伊拉克进行还击,避免了战争升级。③1月28日,伊拉克又组织了地面进攻,企图将多国部队拖入地面战,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但也被多国部队击败。④多国部队摧毁了伊拉克的主要军工厂、军事设施、军事力量以及部分具有强烈杀伤力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使伊拉克的军事指挥系统和防空系统陷于瘫痪,沉重打击了科威特境内的伊军。
⑶“沙漠军刀”行动:2月24日对伊拉克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地面进攻,代号“沙漠军刀”。多国部队迅速解放了科威特并攻入伊拉克南部地区。2月27日,伊拉克被迫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全部决议,多国部队宣布停火。
⒋影响:⑴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和控制海湾的能力;⑵阿拉伯世界发生了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⑶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助长其独霸世界的野心。
⒌特点:⑴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电子干扰技术,压制和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海湾战争广泛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它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震动。⑵二战后参加国家最多
⒍启示: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才不会为时代所抛弃。
⒎思考题: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有人认为高科技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也有人认为人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解题思路:同意后一种说法。“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命题的普遍真理性今天依然存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对“人的因素”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挑战,“人的因素”在战争尤其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形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在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战争还是人与人的较量。具有现代军事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高超的战斗技能、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良好应变能力的军事人才,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617.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