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教学设计一等奖】欧洲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欧洲启蒙运动

【本节重点知识】

1、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原因、性质和核心思想;2、英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及其主要主张;3、法国启蒙运动的四个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4、启蒙运动的影响

【知识结构图解】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时间:17、18世纪

2、原因: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其发展障碍。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性质: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核心思想:理性主义——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5、英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

①霍布斯: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如:认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是人民授予的,但不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宗教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代表作是《利维坦》

②洛克: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的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在政权形式上赞成君主立宪制。(是三权分立的提出者——立法权、行政权、处理外交权)

二、法国的启蒙运动——欧洲启蒙运动的高潮

1、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中的卓越的代表

①极力抨击天主教会,对罗马教皇进行了猛烈批评

②反对君主专制,希望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①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在《论法的精神》中,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言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3、卢梭:对法国社会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①坚决否定封建王权

②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③重视公共意志

  4、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编写了《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形成了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对资产阶级、对法国、对欧美、对亚洲)

1、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4、启蒙思想家的许多著作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1、问题: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从历史背景来看:文艺复兴发生在14—17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产生,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反映,但当时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于是他们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古典文化中寻找斗争武器,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时期。当时西欧资产阶级日益强大,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力量,但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2

从思想主张来看: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基督教会,强调人性。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核心是反封建,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消灭专制主义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打倒天主教的世俗权威(否定旧的);另一方面是要建立起保证他们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新制度(建立新的)。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主张比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更系统、更全面。

从影响来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大思想运动,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是世界范围的,它的直接后果就是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做了思想动员。

从程度来看: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启蒙运动更具广泛性,更加深得人心。其主张亦从纯理论上升到制度建构。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  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产阶级形成(新兴)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场手工业大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兴起与发展

兴起于意大利,后扩展到西欧

起源于英,以法为中心,波及欧洲,影响全世界

实  质

反映新兴(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要求

反映发展中(不断壮大)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要求

方  式

文艺复兴时许多思想家借用宗教的外衣

启蒙运动已提出了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

核  心

人文主义(人性论、人道主义)

人的理性、理性主义

内  容

批判...号召...号召...追求...

性  质

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思想运动

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影  响

代表人物

但丁等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法国人)

2、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有何异同?原因何在?

相同: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政治上兴民权。

不同:法国的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提供了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维新思想则导致了戊戌变法,并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民族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

原因: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封建传统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的,缺乏较成熟的理论基础。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551.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