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勾股定理逆定理》导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3.2   勾股定理逆定理
班级           姓名         
一、教学目标:
1.会阐述勾股定理的逆定 理。
2.会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在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形”与“数”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三、教学难点:会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温故知新
1.已知△abc中,∠c=90°, a=7, c=25 , 则b=        .
2.已知△abc中,∠a=25°, ∠b=65°,则∠c=     °,此时△abc为       三角形.
3.勾股定理及它的逆命题,几何语言的阐述,思考它们都是真命题吗?
(二)、探究活动:
如图,已知△abc中,a2+b2 = c2,△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您会证明么?
a     c[来源:学科网zxxk]

b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           ,那么这个三 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a,b,c,称为         。

练习(1)、下列各数组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3,4,5      b、10,6,8      c、4,5,6     d、12,13,5
(2)若△abc的两边长为8和15,则能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条边长的平方是(   )
a.161        b.289;
c.17         d.161或289.
(3)、4个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①a=5,b=12,c=13;②a=2,b=3,c=4; ③a=2.5,b=6,c=6.5; ④a=21,b=20,c=29.其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4)、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吗?为什么?
⑴12,15,18;              ⑵7,24,25;
⑶15,36,39;              ⑷12,35,36.
小结:

练习. 如图, 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来源:学,科,网]
思考: (1)  如果△abc满足c2=a2-b2,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如果是,哪个角是直角?
(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4,5 .如果将这三边同时扩大3倍,那么得到的三角形 还是直角三角形吗?如果扩大4倍呢?扩大n倍呢?

探索规律,像3,4,5; 6,8,10; 5,12,13等满足a2+b2=c2的一组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123
(1)填表:
a 3 6 9 … 3n
b 4 8 16 … 
c 5 15 20 … 5n
a 3 6 9 … 3n
b 4 8 16 … 
c 5 15 20 … 5n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学了这么多,来小试身手吧!
一、选择题
1.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来源:学科网]
a. a+b=c     b. a:b:c=3:4:5      c. a=b=2c      d. ∠a=∠b=∠c
2.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则它最长边上的高为             (    )
a. 6              b. 4.8                 c. 2.4              d. 8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1,bc=2,cd=2,ad=3,且ab⊥bc.
试说明ac⊥cd.

4.要做一个如图所示的零件,按规定∠b与∠d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所做零件的尺寸如图,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5. 已知:如图一个零件,ad=4,cd=3,∠adc=90°,ab=13,bc=12.求图形的面积.

6*(选做).在△abc中,bc=m2-n2,  ab=m2+n2,  ac=2mn(m>n>0)
(1)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利用所给的bc、ac、ab的长度的表达式,写出一组勾股数,使其中一个数是28.

家 作    班级       姓名      
1.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为直角三的为                                                               (      )
a. a+b=c     b. a:b:c=3:4:5     c. (c+a)(c-a)=b2    d. ∠b-∠c=∠a,

2.下列各数组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 形的三边长的是                       (   ) 123
a.3,4,5    b. 10,6,8        c. 4,5,6     d. 12,13,5

3.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3,4,15,则它最长边上的高为          。

4.若△abc的两边长为9和15,则能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是           。

5. 4个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①a=5,b=12,c=13;②a=2,b=3,c=4; ③a=2.5,b=6,c=6.5;
④a=21,b=20,c=29.   其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个。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连续自然数,则这三个数为            .

7.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5:12:13,周长为60cm,则其面 积为         .

8.在△abc中,如果(a+b)(a-b)=c2,那么∠a=           °

9. 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

思考题:若△abc的三边a、b、c满足条件a2+b2+c2+338=10a+24b+26c。
试判断△abc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1978.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