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课后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已知,如右图,等腰△abc,ab=ac:
(1)若ab=bc,则△abc为__________三角形;
(2)若∠a=60°,则△abc为__________三角形;
(3)若∠b=60°,则△abc为__________三角形.
2.在线段、直角、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
3.底与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请你在图(1)中作出等腰△abc,等边△def的对称轴.
 
(1)         (2)
4.如图(2),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cd⊥ad,垂足为d、e为ac的中点,ad=de=6 cm则∠acd=(__________)°,ac=__________cm,∠dac=(__________)°,△ade是__________三角形.
5.如左下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de⊥ab,垂足分别为d,e,如果ab=
8 cm,则bd=__________cm,∠bde=(__________)°,be=__________cm.
        
6.如右上图,rt△abc中,∠a=30°,ab+bc=12 cm,则ab=__________cm.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边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b.线段ab只有一条对称轴
c.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d.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
2.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不能是钝角
b.等腰三角形不能是直角三角形
c.若一个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那么它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d.两个全等的且有一个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3.在rt△abc中,如右图所示,∠c=90°,∠cab=60°,ad平分∠cab,点d到ab的距离de=3.8 cm,则bc等于
a.3.8 cm       b.7.6 cm
c.11.4 cm      d.11.2 cm
三、解答与证明
1. 如下图,在△abc中,∠a=20°,d在ab上,ad=dc,∠acd∶
∠bcd=2∶3,求:∠abc的度数.
        
2.如下图,在△abc中,∠b=90°,m是ac上任意一点(m与a不重合)md⊥bc,交∠abc的平分线于点d,求证:md=ma.
 
3.如右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

参考答案
一、1.(1)等边  (2)等边  (3)等边
2.线段、直角、等腰三角形
3.一  三
 
4.30  12   60  等边
5.4   30  2   6.8
二、1.a  2.b  3.c
三、1.解:∵ad=dc,且∠a=20°,
∴∠a=∠acd=20°,
又∵∠acd∶∠bcd=2∶3
∴∠bcd=30°,∴∠acb=50°
∴∠abc=180°-∠a-∠acb
=180°-20°-50°=110°
2.证明:∵md⊥bc,且∠b=90°,
∴ab∥md,∴∠bad=∠d
又∵ad为∠bac的平分线
∴∠bad=∠mad,∴∠d=∠mad,
∴ma=md
3.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e=60°
又∵△bde是等边三角形,
∴be=bd,∠dbe=60°,
∴∠abe=∠dbe
∴在△abe和△cbd中,
∴△abe≌△cbd(sas),∴ae=cd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1979.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