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读后感|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10-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课程标准】
①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②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③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④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⑤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⑥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⑦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重点知识】
1、九一八事变--中国         抗战的开始
a.时间:1931年9月18日(XX年是      周年)     
b.借口:柳条湖事件:日本诬陷中国军队炸毁          段铁路,并占领           。        
c.结果:蒋介石政府实行“                    ”政策。
不到半年,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在内的                  沦陷,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东北          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开展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人民音乐家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创作了不朽的民族战歌                     ,
后来由        填词,建国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2、西安事变
a.时间:1936年12月12日(XX年是      周年)    
b.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
c.目的:为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结果:蒋介石实行“         ”,即武力胁迫,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史称“              ”。在中共等各界人士的努力之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e.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形成。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         形成。    
3、七七事变----         抗战的兴起
a.时间: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           挑起事端,进攻中国军队,
史称“                ”,又称“                    ”。      1234567
b.标志              抗日战争的爆发。
4、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中国居民达          人以上。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
5、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在              战役中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余人。
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           ,  
6、百团大战
为粉碎敌人的“        ”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           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              ”。其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                ,摧毁日伪军据点。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       规模战役。它的辉煌战绩,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7、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人民音乐家                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著名画家                  的代表作是《奔马图》和《愚公移山》。
科学家                 发明               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8、抗日战争的胜利
准备:1945年4月,               在陕西延安举行。
内容:①毛泽东作了                  的政治报告。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       侵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       、       、        、       的新中国。
③通过新党章,规定                  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这次大会以“                     ,                    ”1234567
为                 准备了条件。
进攻: 1945年8月,         向日本的          、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红军进攻侵占中国       的日军;
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者展开大规模反攻。毛泽东号召:“                  ”
胜利:1945年8月15日            被迫宣布            投降。
1945年    月    日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5年    月    日,东京湾美国军舰           上日本向      无条件投降仪式。
1945年    月    日,中国         日本向中国政府无条件投降仪式。
意义:①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                                                     。
②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       。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三【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江苏无锡)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迹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2、图片中情景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时      b.旅顺大屠杀时
   c.潘家峪大屠杀时    d.南京大屠杀时
3、XX年12月13 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1234567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3、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
   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强
4、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5、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6、(常州市)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的表述,错误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c.《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d.“七七事变”后,东北三省开始沦陷为日本的殖民地
7、(福建泉州)列史实与国共合作无关的是:
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抗日战争
8、(杭州市)小张去参观某历史博物馆,看到第三展厅的门口写着“发动‘兵谏’,逼蒋抗日”的主题词。根据所学知识,小张知道该展厅主要展出
a.卢沟桥事变的史实           b.西安事变的史实
c.重庆谈判的史实             d.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改编情况
10、(贵阳市)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11、(三明市)阳光中学准备出一期"周恩来风采展"墙报,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
①南昌起义 ②井冈山会师 ③西安事变 ④万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河北省)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1234567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说: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这种暴行发生在:
a.南京         b.济南         c.上海         d.广州
10.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最真实再现这一事件的是:
a.历史学家撰写的有关著作         b.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c.电影《南京!南京!》            d.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
16、(浙江省绍兴市)正视过去才能着眼未来.73年前,那场日本军队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俘虏大规模的集体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指的是
a.建立731 那队.用人体作细菌实验   
b.“扫荡”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c. 制造南京大屠杀,连续六星期屠杀30 多万人
d.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造成无数平民伤亡
18、(南通市)1938年,著名戏剧家田汉在中国军队取得一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这次战役应是
a.卢沟桥保卫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9、(包头市)你能从右图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b、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21、(淮安市)列属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战役有:
①.平型关大捷 ②.台儿庄战役③.百团大战  ④.辽沈战役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2、(泰州市)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 辽沈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24、(四川省甘孜州)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5、(孝感市)甲午战争,中国被东方的小国日本打败,举国震惊。事隔50年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中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决定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取决于:
a.是否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是否得到了国际援助
c.是否对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d.武器是否先进1234567
26、(浙江省衢州市)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抗日战争的胜利
27、(义乌市)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最主要的理由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结束了中华民族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
d.扭转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屡败局面
23、1945年4月,中共遵义会议将毛泽东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
7.某同学制作表格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
事件 时间 作用
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天 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开始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
12、1937年7月,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3.“劝蒋——扣蒋——释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
20、72年前,国民党爱国将领李宗仁领导指挥的是百团大战。
15.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21.小李:八路军臂章上标注的时间(见右图)是公元1942年。
二、非选择题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中正。”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蒋介石下达给谁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命令?
   (2)材料一电文中所说“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蒋介石对日什么态度?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
   (4)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
(XX•浙江温州)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败走麦城】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1234567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威海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XX年4月29日,中共中央xx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xx表示,今天与连战荣誉主席再度相见,有着特殊意义。3年前(XX年)的今天我们进行的会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其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②根据材料二推断,“60年”前进行的会谈应是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谈判?当时国共两党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1946年6月,该协定被撕毁,国民党军队对哪个解放区发动了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③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你能做些什么?
34. 阅读下列材料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贺“七大”闭幕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百年积弱”和“八载干戈”各指什么?
   (2)中共七大是何时何地召开的?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①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②图2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③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2.(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分)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
(2)重庆谈判;毛泽东、蒋介石;《双十协定》;中原(或中原解放区)(5分)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只要能结合题意,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即可(2分)
)。参考答案:图l: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1分)图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1分)
答案:抗日战争中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1分)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分)
答案:主要原因:(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以加1-2分,但总分不得超过5分。)
图l: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1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图2: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1分)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1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09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