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恰当的态势语|恰当运用态势语 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张上明 [原创]
态势语是指人为传情达意的需要而做出的种种姿态、表情、手势等,因而它又叫无声语言或人体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态势语的使用可以使说话者更引人注目,富于吸引力。而演讲家运用态势语则更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态势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能拓宽语文知识的传播渠道,加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还可以代替有声语言,为教师传情达意。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恰当运用态势语,能够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恰当运用态势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课就其教学内容来看,具有许多其他学科所不能相比的富于趣味的东西。曲折离奇的情节,生动传神的描述,感人肺腑的情感,发人深思的哲理,无一不是吸引学生,打动学生的好内容。但在不少教师的教学中,语文课却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究其原因,除了教师课堂有声语言条理性差、枯燥、毫无吸引力之外,还有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恰当地运用态势语。在课堂上,他们往往动作刻板、表情漠然,令学生兴味索然。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配合有声语言,恰当地运用态势语教学,往往能产生一种磁场效应,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在上《孔乙己》一课,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对孔乙己富于个性特征的动作进行模仿。“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教师就可模仿孔乙己伸开五指“罩”、“弯腰”的动作,形象地再现孔乙己穷酸迂腐的性格特征。通过课文的语言分析,目睹人物动作的模仿,学生会迅速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之中,领悟到人物的形象特点。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教师通过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给课堂创造一种悲伤的氛围,同时在表情上自然流露出伤感情绪以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悲伤的情感体验,从而对这首诗产生先“学”为快的愿望,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教师在语文课堂的一频一笑、举手投足等态势语言的恰如其分的运用,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恰当运用态势语言可以拓宽语文知识的传播渠道,加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
记忆上有一种方法叫协同记忆法。它的基本特点就是眼、耳、口、心、手等多种感官同时作用于识记内容。这样,大脑皮层上就会建立起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暂时联系系统,构成立体印象,从而使识记内容记得更牢。同样的道理,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如果能拓宽知识的传播渠道,即不仅通过“声音”使知识信息刺激学生的视觉系统,还通过态势语言的运用使知识信息刺激学生的视觉系统,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补偿作用,加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如分析孔乙己形象时,模仿孔乙己买酒菜时拿钱的动作“排”、“摸”,既能使学生从视觉上仿佛看到孔乙己对只花四文大钱的短衣帮得意、炫耀的神情,又通过前后动作的对比,体会到孔乙己每况愈下的可怜境地,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对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的深层思考。
三、态势语的运用还可代替有声语言,为教师传情达意。
态势语在一定的情境中的恰当使用,往往还能代替教师的有声语言,为教师传情达意,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在被课文精彩的语言或生动曲折的情节所感染进入角色时,教师如一抬眼突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看别的东西。这时,教师若是中止教学活动,采用严厉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斥责,就会破坏课堂气氛,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致。这时教师可采用眼神或手势来暗示不听讲学生认真听讲。这样做既保护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又提醒了违纪学生。
教师还可以用点头表示赞许,用皱眉表示否定,用微笑表示满意等等,以此代替种种有声语言,为教师传情达意。
态势语的使用要克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多使用态势语言并显得造作;二是态势语言表意不明确,使人产生误解。
总而言之,态势语的恰当使用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它的运用,使它成为自己增强语文课堂吸引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辅助武器。
-
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张扬详细阅读
一、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1.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个性。这是个根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常常想着创新;要敢于否定,敢于挑战书本、挑战共识、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个性。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么自然亲切,启人思维...
-
在机关实用文体的写作过程中|写作的一般过程和文体写作的一般规律详细阅读
.审题.立 意 .构 思 .选 材 .组织材料.开头与结尾.记叙文写作 .说明文写作.应用文(1) 内容要有重点,感情要真挚。.读后感...
-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是】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统一详细阅读
■陈钟梁□方有林□方:陈老师,2001年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改以前长期使用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名称,对这种变化的历史轨迹及其必然性如何认识?■陈: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可以追溯到1995年人教社在武夷山召开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这次会议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思想,比如说对语文学科的定...
-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详细阅读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 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但也正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 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着,提问与答问代...
- 详细阅读
-
【初中文言文利用对举方法识记字词】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详细阅读
(一)《论语十则》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
[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有]构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评价体系详细阅读
要:唯物辩证法认为,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在经济领域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了经济活动的顺利发展和不断地延续,可见在物质领域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适合的;同样的道理,作为人类精神领域一员的语文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可行的,它也必将促进教学活动的进展顺利。《基...
-
【语文阅读方法指导】语文“阅读指导与研究性学习”初探详细阅读
三明四中:陈珉随着课改实验的广泛开展和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新教法的科研之花争奇斗艳,五彩缤纷。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学内...
-
[文学研究一般研究什么]什么要研究,如何研究详细阅读
中国的饺子文化”“老鼠有决策能力吗?”“蓝鲸生态研究”……这一类的论文题目,请别误以为是一些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专题,而只是美国小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或许,你会觉得让孩子们研究这些问题太离谱,但是,当孩子们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的方向……这其中的收获远比仅仅知道教科书上已经阐...
-
[如何引导学生诚信考试]考试,引导学生可持续发展语文素养详细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命题思路福建省晋江市永和中学鲍国富 课程改革有一年多了,从一年前的课改试卷命题时的迷茫,到一年多来不断的学习、反思,我坚定了一年前参加“晋江市课改优秀试卷”命题时的思路。现在到了八年级,如何在七年级课改试卷的命题思路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呢?这是我参加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