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不需要隐私吗】孩子真的不需要打吗?--一位美国专家的观点

杂文收录 2025-09-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这曾经是我们祖祖辈辈都坚信应该使用的一种管教手段,只是近几十年才受到激烈的挑战。许多专家学者在著书立说时寻找理由证明应该放弃这一手段,虐待儿童的恶性事件曝光时新闻媒体几乎异口同声地谴责这一手段。那么,打孩子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管教手段,到底是否还有继续保留的价值?明智的态度是不顾孩子管教的复杂性一味谴责体罚,还是认真反省一下如何正确、适度地运用体罚?当今美国非常有影响的家庭问题专家詹姆斯杜博士是一位有勇气说真话的人,他在其享誉世界的少儿教育名著《杜博士孩子管理法则--寻找疼爱和管束之间的平衡》中表达了与许多学者不同的一种立场。

该书是为今天的年轻一代父母写作的、旨在全面总结人类世代相传的优秀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的著作,它在这一总体框架之下也用一定的篇幅分析了体罚作为一种管教手段的特殊价值,说明了家庭就如何正确、适度地运用体罚。杜博士认为,人类有五条源远流长的优秀家庭教育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这不仅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基础。如果父母不能对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罚,当孩子公然对抗和挑衅父母的权威时,父母就没有直接、有效的手段,孩子就有可能成为小独裁者和终生的叛逆者。父母通过给孩子一点痛苦来教育孩子,可以向孩子传递其他时间无法表达的口头和非口头信息。“父母展示权威而获得尊重的过程与其他任何过程都不一样,孩子在当初的泪水消散之后往往会表现出对父母的爱。”

那么,应如何正确地运用体罚呢?杜博士在这方面的论述非常值得注意。例如,他反复强调不能使用过度的体罚,相反,少量的痛苦对于软化孩子的叛逆精神可以发挥持久的影响(但也必须有足够的份量让孩子流出真心的泪水)。再如,他说,没有任何理由打小于18个月的孩子,也不应该打已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大部分体罚应在六岁以前结束,此后逐渐减少,到12岁时完全停止。十几岁的孩子非常希望被当作成年人看待,体罚在这种年龄是最大的侮辱,他们有理由憎恨体罚,并且体罚也不奏效。又如,他建议不要用手打孩子,因为手应该是被用来表达爱的东西--去紧握、拥抱、轻拍和爱抚的。杜博士还说,高明的父母在打完孩子后会不失时机地抚慰孩子,给孩子阐明服从的理由,让惩罚有一个充满爱的结束。

为什么大部分体罚应在六岁以前结束?这不仅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自己的尊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然而经常被许多父母忽视的原理,那就是,婴幼儿和童年期是塑造孩子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杜博士说,如果你的孩子在婴幼儿和童年期没有被调教好,进入青春期后实际上已很难挽回了。在这段时期如果体罚运用得当,对于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会非常有效,因为孩子在心理和情绪上变化很快,可塑性极强。体罚对有的孩子之所以不管用,不是因为体罚本身是一种无效的手段,而是因为运用上失误,例如,长期不规训孩子,然后在某一天突然使用这一规训手段,当然会引起孩子强烈的抵触情绪。根据我的体验和观察,我赞成杜博士的观点。或许有的孩子不需要体罚也能被教育好,但显然许多孩子都要用体罚这痛苦的措施来规训。例如,我小时候就非常任性,经常挨揍,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对我充满爱心的措施,使我少犯了许多错误,有助于我十多岁以后逐步走上奋发有为的道路。而我的一个表弟则与我载然相反,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姨父只给了他一个象征性的耳光--他18岁就大学毕业了。我认为,那些不加区别地反对体罚的人对孩子心理的理解是肤浅的,他们的主张充满了危险的放任主义倾向。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988.html

  • 中考涉及的名著阅读|名著阅读与中考

    高青县花沟初中 景学 256305新课程标准在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给我们列出了中外文学名著的数量和要求,综观2004年各省市的中考题,笔者分析了一下,题型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如:一、考察故事情节和人物情节题1、长篇小说《水浒》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是(姓名) 武松 。他...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趣学古诗文】趣教古诗文

    吴中区渡村中学 张霞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古诗文的比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但长期以来,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大,有的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古诗文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真实——文章的生命

    假花尽管美艳,但缺少生命的活力;假话尽管动听,但缺乏生活的激情,虚假的作文面目可憎!长久以来,假大空的现象一直充斥着中学生的作文,很少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学生的写作水平徘徊不前,学生的写作热情有减无增,还学生以真诚,还作文以真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一)...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教师为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特点_“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做一个研究性教师这一理念已经被更多的教师所接受。在新课程改革刚开始,我校就申报了《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参与这一课题的教师从不同的学科实际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通过参与研究的十几位教师的合作和努力,现已经在课堂教学...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_意象:中学古典诗词解读的焦点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唐代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明代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可见,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古代诗人艺术追求的至境。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诗人借以抒情、释怀...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y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_让网络语言来得更猛烈些吧

    乐清市大荆镇一中 林方雄 “昨晚,我的GG(哥哥)带着他的恐龙(丑陋的)的GF(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在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儿地对我妈咪PMP(拍马屁),他那酱...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初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张霞,女,1972年7月生,吴中区渡村中学语文教师,教科室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邮编215106,电话0512-6629060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倾听被列入口语交际的三大能力,并且在...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案例_自主、合作、探究不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全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冲击着传统教育,语文学科也是如此。在众多新的教学理念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这种理念,看它将给语文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时,我们不禁发现,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有其一味迎合将给...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时代,呼唤创新型的教师

    苏州市高新区通安中学徐邦桃 曹金良[摘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也给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国已经加入WTO,教育也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强烈呼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做名创新型的教师。本文试就如何做名创新...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入境化境四种境界_“入境”方为真境界

    福建省泉州一中 谢贵荣叶老的名言“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一直以来被视为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但这句至理名言长时间地为一些语文教师误解和扭曲。他们错误地认为,课堂教学既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对课文逐字逐句的讲解和量化的“知识点”测试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圭臬,通过这样反复“历练”,才能“养...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