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常见的问题】说课中常见的三个问题探讨

杂文收录 2025-09-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实践证明,说课不仅是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举措。这种新型的教研活动形式,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各科教学研究、教师考核和评聘工作之中。说好某一课题的教学设计及其思维过程,已成为每一位中小学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然而,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说课的问题不少。本文仅就中小学语文教师说课中常见的三个问题提出探讨。
一 、“开场白”表述不当
说课的开场白一般应当扼要地说明所说的对象和内容。不少老师的开场白却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倔强的小红军》(第16课)”,或“我今天所说的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背影》”,或“今天我要说的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十八课<<一夜的工作>>”,诸如此类。很明显,这类开场白的所指是所说的对象或课题,而没有明确所说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既然说课是教师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说某一教学课题的教学实施方案及其理论依据的教学分析,那么,说课伊始,说课教师就必然要准确地概括出自己所说的课题和主要内容,让听讲的教师明确信息接收的主要方向,以利于听讲的教师调动先前经验和根据评价标准参与思考与反馈。因此,上述几例开场白可改为:“今天我说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倔强的小红军》(第16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我今天所说的是出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背影》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一册的第十八课《一夜的工作》这一课题的教学难点 确立、突破教学难点 的设计及其理由”。这样,一方面反映了说课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说课的针对性,也能说明说课应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二、内容要素与结构部分认识混淆
在说课的理论与实践中,说课一般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学板书五个部分。我们认为,这样安排说课的结构内容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仅仅是课题教学实施方案及其理论依据分析中必然要涉及五个要素,而并非说课的结构部分.既然说课是对某一课题教学方案设计的思维过程的说明,那么说课也要根据教案构成的两大主要部分(教学目标 与重难点,教学过程 与步骤)来结构,先说明教学目标 及其重难点确定的依据与理由,再说明教学程序安排的依据与理由,而不应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板书”来结构的。
第二,“说教材”不应是说课的结构部分。一方面,“说教材”是说课首先要涉及的要素。因为说教材的过程是说课教师说明自己参照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分析教材某一内容及其设置依据,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编排依据,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 及其确定教学目标 的依据,这一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及其各自的确定的依据的过程。另一方面,“说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课题教学目标 确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说课题教学目标 定位及其理论依据才是说课必然的结构部分。
第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板书不宜并列地进行分析与阐述。如,“说教学方法”是介绍师生在教学过程 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 所采用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而且教师教的方法要基于学生学的方法来选择.说教法与说学法应当合并为一个部分才合乎逻辑。“说教学程序”是说明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如何有机结合的安排设计逻辑的构想,包括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步骤 设计、教学媒体的使用步骤设计、板书安排的步骤设计及其理由。因此,“说教学板书”是“说教学程序”的下位概念,两者不可并列。否则,说教法与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与说教学板书的内容前后穿插或杂糅,影响说课的艺术性与时效性。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说课首先要澄清其内容要素与结构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其一般结构包括“教学目标 的分析与定位(主要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主要反映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要点)”、“教学过程 的安排与意图(包括教学媒体和板书的使用步骤及其理由)”三部分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及其确定依据时言之无物
先看一个说课实例: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语文第九册的第七课。课文讲述了我去西湖的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画的鱼如在纸上游动,而他却是一个聋哑人。课文在叙述上采用两条线索:一条是青年人观鱼为线索,表现他具有勤奋专注的品质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另一条是以作者对青年人逐步认识为线索.两线线索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依据“新大纲”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把这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确定为: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青年人能把鱼画得活灵活现,是因为他不仅具有勤奋专注的品质,而且掌握了高超的绘画技巧,两者缺一不可。2、了解作者是怎样逐步认识这位聋哑青年的,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中教学的重点项目是目标2,教学的难点项目是目标1。
……”
这个例子中,说课教师虽然能概括地说出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及其重难点的确定依据,但是让人感到的却是比较空泛,言之无物。问题至少有三:一是“新大纲”关于现代白话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不详,则教学目标 确立的基本导向与依据不明;二是教材编排特点和编者思路不详,则未能反映特定教材、特定课文的教学功能与价值,三是学情不详,则难以说明教学难点 的确立是合乎学生学习实际的,因此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缺乏说服力。在教研说课活动或教师考评说课稿中,如上例的问题屡见不鲜.
汪潮认为,学习和研究语文教学目标 ,树立语文教学目标 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 在说课发言中,我们首先要精到地说出教学目标 确立的具体依据,让听讲的教师相信你的教学目标 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听讲的教师认同你的教学方案。假如教学目标 的思维过程不能准确地具体地阐述的话,那么教学设想和实施步骤的设计与分析都将失去依存,没有意义。所以,说好教学目标 的厘定过程特别重要。
我们认为,找准教学目标 的定位,做好教学目标 设计及其分析,一是要概括介绍新大纲”或课程标准对某一类教学内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或综合性学习等)的总体要求,二是要准确说明教材编写意图,三是要扼要阐述课文内容或特点,四是要具体分析学情。只有这样,才能从语文教学目标 的宏观鸟瞰中,从教材编写意图的中观观照中,从课文特点的微观谛视中,从学生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中处理好教材教学,才能保证教学目标 及其确立的依据分析言之有物。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802.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