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探讨合作|合作探讨,摘吃大桃——走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路上体会之二

杂文收录 2025-09-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合作探讨,摘吃大桃

                              ——走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路上体会之二

2002年9月,我们学校初2005级采用苏教版语文教材。已教书20年的我,赶上这次课改。两年来来,我用新课改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始终也没有停止过对新课改的探索,实践。我努力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生生互动”“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实践使我认识到,合作探讨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佳方式之一,它不但能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使语文课成为充满活力之舞台,学生的语文知识及能力也因此得到提高和锻炼。真是合作探讨,摘吃大桃,

二 、合作探讨、协作共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讨学习,是让学生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把全班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或同质、或异质)分成若干小组。教学过程 的大部分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以及全体的表现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的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近两年来,我在语文课改上,努力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生生互动”“合作探讨”学习,为此开展一系列活动:1.游遍世界,能说会“导”。 如我在教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江山多骄”.我根据单元写作“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及“假如我是导游”的口语交际要求。我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成导游小组,分别担任各景点的导游,带领游客(老师和同学)游览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山陵,凡尔赛宫,黄鹤楼,于园等地.当然也可以介绍国内外甚至我市的名胜古迹,并要求每个小组必须利用电脑将要介绍的风景名胜制作成幻灯片,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直观效果。2.关注社会生活,调查小组、烹饪小组各显神通。我们语文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尝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开发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搜集社会生活中新鲜语汇和不规范现象,注意街头语文和广告语言的表现形式,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写作中学会观察生活。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等方法。我曾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成3-5人小组,走进大街小巷,查“杀”各个商店门面招牌的错别字;八年级下册三单元要求学生会写简单说明文中,有以“谈谈绿色食品”一题,我让学生去街上、去超市向行人、顾客、营业员调查绿色食品的消费情况;我让学生们利用寒假到周边调查我市环境保护的现状,并要求写成言之有物,有结论的调查报告。其中还有一题是“××(食品名)的制作”,我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3-5人的厨艺小组,去超市去农贸市场购菜,然后烹制成熟,最后在课堂上向大家一一介绍本组这道菜的整个制作过程。最后由大家当场品尝…… 3. 辩论小组、表演小组,精彩纷呈。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们在学习上与小学时相比多了一些自信与自主,对问题的看法也更希望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更希望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得到别人的认可。在班上因此我多次举办辩论会,让学生们分成正、反两方就美伊战争,大陆与台湾,学生是否减负等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我还在教《皇帝的新装》、《晏子使楚》、《变色龙》等课文时,要求学生们成立表演小组,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4.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对课文学习理解时,尽量让学生一起思考和寻求答案;在作文批改评讲上,我还采用了四人互评,你说我帮的评讲方式。不再是我这个老师的独家之言。

三  合作探讨,收获多多

1.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兴趣。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创作、表演,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能感到学习是具有意义的。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习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谊色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归属的需要。如学生对课本有声有色声泪俱下的表演,,达到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共鸣,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想象与创造能力,同时激发了兴趣。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也会格外好。

2.合作探讨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得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他们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我记得在让学生们合作探讨“绿色食品”这一专题时,2班周维剑同学平时性格内向孤僻,不善言谈、不合群,“僵尸”是同学们根据他的性格给他取的外号。由于一次又一次必须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每次我都要求每个必须参加)使学生们认识到他也是一个令人佩服的电脑幻灯片制作的高手。每当自由组合时,周成为“抢手”组合对象。他也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信、学会了合作,与同学的关系也较以前得到善。

3、合作学习,促进互动。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从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们在小组学习时,由于人少,相对距离近,发言的机会多,练读的机会也多。小组讨论的气氛更是平和而热烈。就这样,他们在最佳的情景中,一起主动地学习,积极地研究,平等互助,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发挥群体功能,激励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为学生开设了平等互相的学习场所和机会,创设了人人都能表现自我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之间可以更好地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发,从而共同探索,发现新的东西。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创设一个很好的情景,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不仅减轻师生的负担,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极大增进了教学效果。

4、合作探讨学习,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如我让学生们利用寒假到周边调查我市环境保护的现状,并要求写成言之有物,有结论的调查报告这次活动中,吴蕊鑫和吴廷婷同学在做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后,写出了长达四千多字的、有独到见解的调查报告,被我语文组校推荐到区里参加环保征文大赛。现摘录其中一段如下:“动物兴亡,匹夫有责:根据我调查小组对动物各阶层生活现状的调查及反思,特提出如下关爱动物的建议:一、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遇一事上一课,用现实教育孩子;学校召开环保课,环保教育呼唤载体;“仿效教育”利于行,从小要“食有禁忌” 二、行为角度 每个社区发展自己的家养小动物保护会,调节主人与小动物之间的矛盾;2.在市区设立动物收容所,收容被遗弃的小宠物,对它们加以照料,最后帮它们找有爱心的主人。3让动物园中的动物回到它们祖先 生活的地方,城市尽量减少动物园;4.加大“不捕杀野生动物和珍惜动物”的宣传;5 、增加动植物天然保护区,严禁借旅游观光之名去打扰动物们的宁静生活。”又有学生江陵、 艾琳琳等人合作写的《台湾问题研讨》我们的意见:中国要收复台湾谈何容易,美国虽说不同意“台独”,   但也决没有说支持中国收复台湾。台湾进行了3.20公投,中国就无法阻止,如今“陈吕”赢了,“连宋”配,当然收回就更困难了,而最好的局面也莫过于现在这种僵持的局面。我们个人认为现在的状况最好,而且邓小平曾说过:“大陆可以等100年,只要你不闹,等于你给我祖国面子,我就不理你,因为台湾已经边缘化,对它已经没有意义,它不需要靠台湾资本。”

 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发挥群体探讨合作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求得发展,学生就会在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上,摘吃到又又香的大桃子!

 

 

成稿于2004年9月    

重庆18中学   吕萍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798.html

  • 小组讨论一般几人|“小组讨论”的几点思考

    丘小霞 新课程着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绝大多数老师在上课时有意识地使用小组讨论这一教学形式(特别是在公开课中),是把这种教学形式看成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许多人认为课堂教学中若没有小组讨论,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听课者也往往以此作为衡量新...

    发布于:2025-09-11

    详细阅读
  • 谈吐风雅打一生肖|谈 作 文 创 新 的 标 准

    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作文创新可以说是语文创新的重头戏。对于学生而言,“创新”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的。作文创新应该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严华银先生说:“在写作中,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也就是有创新...

    发布于:2025-09-11

    详细阅读
  • 【说课常见的问题】说课中常见的三个问题探讨

    实践证明,说课不仅是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举措。这种新型的教研活动形式,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各科教学研究、教师考核和评聘工作之中。说好某一课题的教学设计及其思维过程,已成为每一位中小学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发布于:2025-09-11

    详细阅读
  • 中考目标励志语_目标教学法在中考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

    目标教学教学过程 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而复习则是巩固知识,提高智能和拓宽思维的有效手段。在中考复习中,语文科的知识具有多层次、覆盖面广的特点,采取机械的重复学习或简单的找漏补缺是不能奏效的。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中考语文复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分块检测,获取信息。把整个...

    发布于:2025-09-11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发现美|让学生发现美

    摘要: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他们读了什么,写了什么,是否做到了发现生活的美和再现美的生活,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去完成这项审美活动。 关键词:生活的美 感悟美 发现美 再现美 语文课文是文学作品,而文学又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审美。记得在《新...

    发布于:2025-09-11

    详细阅读
  • [努力工作改变自己的句子]努力工作,先改变自己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他以年轻的肩膀挑起原本不属于他的任务。他走进贵州的大山狗吊岩,当那里的烛光摇曳生辉之际,徐本禹的灵魂也得到升华。他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和毅力感动了他的学生,感动了村民,感动了当地政府,感动了山东农校,感动了中国。他的脸流淌着朴实与坚毅如磐石般。有人问他为什么放着研究生不...

    发布于:2025-09-11

    详细阅读
  • 进一步探讨合作|合作探讨,摘吃大桃——走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路上体会之二

    合作探讨,摘吃大桃 ——走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路上体会之二2002年9月,我们学校初2005级采用苏教版语文教材。已教书20年的我,赶上这次课改。两年来来,我用新课改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始终也没有停止过对新课改的探索,实践。我努力尝试在课堂...

    发布于:2025-09-11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

    作者:马光彦 摘要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是其审美修养的主要体现,与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关系密切。它主要包括:1.审美感知力。教师要从语文入手,以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审美感知力,开掘并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艺术形式的美或生活内容的美。2.审美鉴赏力。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情感,准确的评判力和一定的审丑能力,从而...

    发布于:2025-09-11

    详细阅读
  •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技能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般认为,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记忆力、阅读速度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

    发布于:2025-09-11

    详细阅读
  •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孙继兰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卡尔。马克思也说:“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育学生取探索创新。”社会飞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在这样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创新能力从成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焦点。 本文就“在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问题从两大方...

    发布于:2025-09-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