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改变自己的句子]努力工作,先改变自己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他以年轻的肩膀挑起原本不属于他的任务。他走进贵州的大山狗吊岩,当那里的烛光摇曳生辉之际,徐本禹的灵魂也得到升华。他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和毅力感动了他的学生,感动了村民,感动了当地政府,感动了山东农校,感动了中国。他的脸流淌着朴实与坚毅如磐石般。有人问他为什么放着研究生不去读,而到这么穷的大山里来。他说就是狗吊岩贫穷牵动了他的心,使他再也舍弃不了那分牵挂。他还说他今后的工作都会和狗吊岩有关系。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些,这就是爱,爱是能感天动地的。
可是作为工作在教育战线最前沿的我们,和他比起来,不要说感动中国,就连感动学生,感动自己都没很好的做到。在教育过程中面对学生的问题我经常有无可奈何之感。
我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及时把作业 交上来,而且不能保证作业 的质量。我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认真的听我上课,我的教育有时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我讲的故事能把我自己感动,却感动不了我的学生。给大家讲两件事;有一次我们的孙老师做了一个小测试:说是洪水把一群人和一群猴逼到一个山顶上,三天三夜,人和猴都没吃东西,第四天人猴都得到一只苹果,老师问这两只苹果的命运将会怎样。结果学生回答:人群里的这只苹果,被抢得伤痕累累,猴群互相谦让,谁都不肯吃,而事实上故事真实的结果是:男人把苹果让给女人,女人把苹果让给老人,老人让给孩子,谁也不肯吃。而猴群里的苹果被抢来抢去,最后落到了猴王的手里。十几岁的少年心理应该是纯真的,可是我们的孩子却宁可相信人性不如兽性。作为教师的我,希望学生把这次测试,仅当作一道逆向思维的考题而已。还有一件事就是学生的一篇日记:曾经有一个学生在他的日记里写到:“我很无聊,真想死啊,不知道死的感觉怎样。”当时我以调侃的笔触在他的本子上写到:“死的感觉一定非常不好,要不上帝怎么安排人只死一次呢。”可这件事却让我难过了很久。
我虽然不是思想的苦行僧,也做不到象曾子那样“日三省吾身”,但以上的这些事却留给我深深的思考,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变得如此冷漠,如此苍凉,如此空虚。试想哪一棵小草不需要雨露,哪一朵鲜花不需要阳光。塑造人类的灵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水滴石穿的坚韧。徐本禹们虽然只能改变这个世界极小的部分,但只要是肯尽力的人,都是值得钦佩敬重,于是我开始重新审度自己,我问自己:我尽力了吗?我了解他们吗?我发现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他们要什么。如此隔膜能算是爱他们吗,又怎能让他们爱我呢,灵魂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又怎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没有心与心的交流,又怎能感受教育带来的快乐。因此不需要再彷徨:“学高为师上,身正为范”,一个正直而有爱心博学的老师,一定能改变很多事情,于是我对自己说:努力学习,认真工作,改变自己。我们的学生不可能都功成名就,但他们至少可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在这里我想用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主教教主的墓志铭结束我的演讲: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但当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缩小了范围,决心先改变我的国家。
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
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件事:我应该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
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海宁钱塘江中学 江丽英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