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学生及其微笑的进步]让“表扬”微笑着走近学生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1我国的课改,也是要根本改变教师的任务,要教师不再局限于课堂的“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发挥“主导”作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学生更多潜能。要去“激励学生思考”,离不开表扬;要真正发挥好“主导”作用,离不开表扬。教师要多“导”,要体现“主导地位”,其实也就是要做好表扬与批评工作。多表扬,少批评,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但目前,仍有很多人惯用批评,十分吝惜甚至吝啬表扬,在表扬与批评的运用上本末倒置,不能令人乐观。因此,笔者认为,今日论表扬更具有现实意义。一、表扬——需要重新认识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扬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表扬其实就是在进行赏识教育,进行愉快教学。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善于表扬学生。他因多表扬,勤于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从而成为“乐学”即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有人统计,在《论语》中,有关孔子表扬学生的记载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他即使批评学生,也言语友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从陶行知、魏书生教学事例中不难看出,在一般人看来要用批评解决的问题,他俩会用表扬激励替代,会让教学始终贯穿大量的表扬。目前众多的教育家,特级教师,即使他们各有个性,但也多表扬学生,这是他们在教学上的共同特点。
美国一教育学家詹姆斯说,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
今日的素质教育或课程改革对表扬更是倍加关注,新理念要求我们通过表扬,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从信任、尊重、激励、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高度发现并挖掘学生潜能。
因此,笔者认为,要抓好课改,搞好教学工作,必须勇于挑战自我,重视表扬,要把表扬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一个巨大法宝。
二、表扬——需要多种方式
要表扬赏识,我们不可总认为都是老师对学生的事,其实,家长对学生,学生对学生,自己对自己都可进行。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团结家长,认识表扬的多种途径,灵活地运用表扬,使其具有更多的艺术性、实效性?笔者特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将表扬归纳为8种方式,并作简单提示与议论。
1、以“口”为主的表扬——用口头表扬个人或集体。表扬个人时,有时联系事例点名表扬学生,有时只赞赏具体事例,不点学生姓名。表扬集体时,要根据实际,灵活地确定“集体”,或表扬班级,或表扬小组,或表扬男生、女生、大组、同排,或表扬某分数段学生,有某方面特长学生。口头表扬是表扬的基本方法,课堂课外,当面背后都好进行,易操作,最具及时性、灵活性。
2、以“笔”为主的表扬——利用“作业 本”、“板报”表扬。批改作业 ,要对学生予以表扬时,可在作业 本写上表扬的语句,如,“妙”,“字棒”,“你上课能大胆发言”,或加上表示称赞的符号,如“☆”。出板报,利用板报将学生先进事迹、荣誉、“闪光点”等予以公布。在作业 本表扬,几乎像口头表扬一样灵活,又不占用集体时间,不影响课堂教学。在板报表扬,被表扬人数非常少,其所受的激励特别大。
3、以“笑”为主的表扬——用微笑、目光,动作等体态语表扬。学生发言或做一些活动时,教师或微笑看着学生,投以赏识关爱的目光,不时微微点头,或身体前倾,表示聆听关注,或竖起大拇指,表示满意、祝贺,或很有分寸地轻轻拍拍学生肩膀,表示亲近、慰问。张口三分力,运用体态语不用说话,不用写字,最简单、实惠。教师真心爱学生,总能时刻发现他身上的可爱之处,总能运用体态语传递赏识情感。
4、以“评”为主的表扬——评选先进集体或个人,授予荣誉称号。评选先进,有的阶段性地进行:给学生树立奋斗目标,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并定期评选。如评选“三好生”“优秀班干”“优秀队员”;有的灵活进行:在教学中,发现成绩,及时授予荣誉,或搞临时性的比赛,以荣誉为目标,激发学生。如在班中悬挂“金星表”,给个人或小组在“金星表”中加“金星”。评选先进时,要注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被评上,要多关注学困生。评选先进,特别是阶段性的评选,其实也是在进行“目标激励”。灵活性的评选与教学联系相对紧,反馈快,见效快。
5、以“展”为主的表扬——选拔优秀或进步十分明显同学的作业 进行多种形式的展览。作业 展览要与教学紧密结合,目标要明确。每次的展览,是偏重书写、格式、正确率,还是偏重于技能训练等,老师要心中有数,要体现作业 展览的计划性。作业 展览,不光使受表扬同学受到表扬激励,还能为他人树立榜样,提高全体同学的作业 水平、实践能力。
6、以“奖”为主的表扬——发奖品或给予丰富多彩的精神奖励。如,发奖状、赠送写有激励语言的作业 本,教师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活动,为表现突出的同学鼓掌,或让其他同学主动为勤于学习的同学献上一支歌。物质奖品学生会爱不释手,精神奖品学生会深藏心中,这些平常用品,简单活动,对于学生都是巨大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7、以“生”为主的表扬——让学生自我表扬与相互表扬。自我表扬,是要学生展示自身“闪光点”,展示自己近期取得的成绩。如,召开班队会,让学生说说自己特长,如,让学生在作业 本上或其它书面上写自己的“闪光点”。如,每周利用课外时间与学困生作几分钟集会,让他们说说近期取得的成绩。相互表扬,是要学生相互观察寻找“闪光点”,并运用多种形式诚恳地予以赞扬。如,当面称赞,或出表扬小报。提倡合作学习,看到合作伙伴身上优点、尊重合作伙伴是重要的条件。能看到别人的优点,才能学习别人的优点。要以生为本,学生当然也应该认识表扬,运用表扬。
8、以“家长”为主的表扬——请家长表扬。通过家长会、家访、书信、电话联系,下发宣传单等途径,让家长认识表扬的意义,与建立家长联系网络,通过网络,有时老师将学生“闪光点”告之家长,有时家长将学生“闪光点”告之老师,并让学生知道家长、老师在表扬自己。同时也请家长要及时表扬学生。家长越来越关心教育,与家长谈孩子的优点,家长最乐意。对学生这种“背后”形式的表扬,有时比当面表扬收效更大。以此为切入点,主动与家长在更多方面联手抓教育,定能取得突出成绩。
三、表扬——需要把握分寸
表扬不光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因此需要客观公正,不能言过其实。同时,还要看到表扬容易造成的三方面负面影响: 一是在集体中点名表扬某学生,其实也是在暗示别人比他差,有时会使受表扬的学生产生骄傲情绪;二是有的学生因追求表扬,只顾形式,没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当得不到表扬时又会有失落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三是好话听多了,听不进反面意见,表现得十分脆弱,经不起打击。消除表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培养学生反思、自纠的意识——通过谈心、列举生活中的事例等教育途径,让学生明白“人无完人”的道理,在和善、诚恳、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民主评议,个别谈心,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注意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勤于自检,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2、表扬时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形式上不搞“两极分化”——对优生的表扬,注意多论事,通过表扬具体的事例,让他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赏识,对学困生的表扬要注意多点名,在面上要加大对他的表扬力度。要让学生特别是优生,能不断拿自己近阶段成绩与昨日成绩相比,培养学生与自己竞争的意识。
表扬不简单,他不光需要讲究方式方法,需要谨慎,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素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表扬,不同教师,其收效不尽相同。其中主要关系到教师与学生的感情是否深厚,教师的威信是高是低。自己与学生的感情深厚,在学生心目中威信高,形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学生将十分关注,对学生的表扬激励,将会给学生带来不寻常的心灵震撼。因此说,要让表扬多走近学生,发挥应有的巨大效应,我们不光要注意方式方法,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建立好自己人格形象。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