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感分析模板]通过情感分析进行语文情感教学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郭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是有所侧重的。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说明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和文化色彩。其实情感因素在优化教学效果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和力量。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如果能和情感因素相结合,就更易于发挥教学的潜力,发挥语文教材的特点,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甚至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都极为有利。
从语文审美学的角度看,通过情感分析对学生进行语文情感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好方法。所谓情感分析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情感方面的领悟、感受、分析和评价。因为语文教育是感性与情感的教育,而情感是文学的生命与灵魂,是文学的节奏与精华,因此对教材的情感分析是语文情感教学的很重要的加热器和推动力,也是感染学生,与学生发生共鸣的重要途径。在实施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分析作者对待自己作品人物的情感及创作作品时的情绪状态。
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有相当一部分是作者的主观态度与倾向性在作品中自然的呈现,而且这些情感,总是受到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境况的影响,我们有时可以把它看作是作者本人情感倾向的一个再现。中学的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优秀的典范作品,其内容、意义、思想等各不相同,而创作这些作品的作家则更是时代、个性都不一样。特别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为情而造文”,对自己的作品都倾注了强烈的思想感情。而这种思想感情,正是作家创作作品的最主要的目的和依据。曹禺在《曹禺剧作选〈雷雨〉序言》中说,他写《雷雨》时,“并没有明显的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什么,”只是“隐隐仿佛有一种感情的汹涌的流动来推动我,我发泄着被压抑的愤---”[1]正是因为对中国大众的麻木、愚昧而痛心,
例如在讲解《范进中举》这一课时,在对范进得知自己中举之后而发疯的一系列疯狂举动的分析后,教师应通过提问、启发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明白,
厌恶和讽刺的,不仅是范进这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畸形儿,其批判的矛头,更是尖锐的指向了孕育这畸形儿的温床——科举制度。
又如《一面》,作者在刻画
2.分析情感的维度:情感是有强度、广度和深度的。
a. 情感的强度指情感的感染力、冲击力的大小。越是强烈的情感,就越会以节奏性和对抗矛盾性呈现出来。这点在戏剧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就体现的尤为明显。通过对戏剧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分析理解,了解作品的人物在作品中强烈的情感表现,有助于学生深刻的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掌握人物的灵魂世界,进而掌握整个作品的内涵。比如在教《白毛女》选段的时候,杨白劳在黄世仁的家中被黄世仁和穆仁智逼卖亲女,在穆仁智写喜儿的卖身文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描写的杨白劳的动作:“疯狂地拦住、疯狂似的、大惊、昏迷的、战抖着、倒地”,这些激烈的动作,无不深刻的体现着杨白劳心中的满腔怨愤和悲痛欲绝。在杨白劳签下了女儿的卖身契后,他又满怀自责的痛骂自己:“杨白劳,糊涂的杨白劳啊,”同时悲愤的呼喊:“老天啊!杀人的老天啊!”这些含着血泪的控诉,是揪心的悔恨,也是绝望的抗争。对如此强烈的情感表现进行分析感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使得学生对杨白劳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怜悯,对地主恶霸的狡诈、凶残而深恶痛绝,对学生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非常有益的。
b. 情感的广度指情感所涉及到的范围的大小。人类的情绪经验丰富多样,而经典性的文学作品会传达人类普遍的情感以及普遍的人性。对此类文章情感的真确理解和分析,对学生而言,不仅是学业上的收获,更是精神上的感染和熏陶。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贴近中学生实际的好文章,如反映天真的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反映两代人之间代沟的《挖荠菜》、《羚羊木雕》;直面人生思考的《敬畏生命》、《白蝴蝶之恋》等等。学习这类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多种多样的情绪体验。鲁迅告别百草园时的依依不舍;张洁儿时逃避地主管家追赶时的极度恐惧和害怕,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挖荠菜时的坦然和愉悦;宗璞失去弟弟时的焦虑、、伤心以及她领悟人生时的宁静和喜悦----可以这样说,学生的情绪经验越丰富,越宽广,他对作品的理解就越到位,越深刻,而且对自己以后的人生帮助越大。如果我们的学生懂得爱、同情、人道意识、人文精神,懂得颂扬、关怀和珍惜;感受过孤独、忧伤,敢于和勇于表达不满、愤怒和批判,那么,谁还会说他们不是优秀的孩子呢?
c. 情感的深度指意义的向度,它是蕴涵在情感深处的最精华的部分,是表层情感的无限的延伸。应该说,它是情感分析中最有难度的一步。它首先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蕴藏,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挖掘出作品的深层内涵,并且尽量用浅显的语言传达给学生。由于学生的年龄和阅历有限,教师还需要用创设情境、启发、诱导等教学手段尽量缩短学生和作品深层情感之间的距离。
以情境教学法为例。它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教学阶段:一是感知——创设某种情境,形成表象;二是理解——深入情境,讨论分析,理解含义,领会感情;三是深化——再现情境,深化理解,真正领悟。比如《白蝴蝶之恋》这篇文章,其主旨在于宣扬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无论这生命是卑贱或是崇高,是伟大或是渺小。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一场灾难使得一所房屋倒塌,一位英雄被压在瓦砾之下,救不救?学生回答:“救!因为他伟大!”我接着问:“如果压在瓦砾下的是一个穷人,一家人都靠他的收入而活,救不救?”学生说:“救!因为他很可怜!”我再次发问:“如果埋在下面的是一个无赖,小偷甚至是杀人犯,救不救?”这下学生中间产生了分歧,代表不同意见的两方开始激烈的辩论------最终我们统一了看法:救!因为怜悯、敬仰等不是对待生命最正确的态度,尊重生命才是人类最应坚定的选择,即使法律可以因为一个人的罪恶剥夺他的生命,我们也应该捍卫他生命的尊严。可以说,这样的设计拉近了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很好的掌握了作品的真谛。
3分析情感的结构性层面,也是情感分析的一个可行之路。
情感是有结构的。第一个层面是感性的抒发与感受,它一般是即兴的、情绪化的;第二个层面是丰富的情绪体验,这一般与个体的生活经验有关。第三个层面是情感的社会内涵,它也是情感的最高层面。学生对教材文本的认识,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看到一篇文章,学生首先会有一个第一印象,这印象的好坏,会带给学生对作品的第一个情感体验。经过对教材的进一步挖掘和分析,学生自然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者的情绪体验相结合,从而对作品会有更加理性的认定。在对情感的长期的分析、感悟和体会之后,学生对情感的社会内涵就会自然而然的融汇、贯通了。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很容易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立起来,认为鲁迅对百草园是深深的喜爱,而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则充满了厌恶,这样的认识符合情感结构的第一、二个层面,也符合儿童的天性——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这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几个鲁迅如何回忆自己幼
综上所述,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通过情感分析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就会变成生动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教学,学生就会感受到语文的诗意和灵性,就会由此生发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
[青少年的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愿望]对青少年加强情感教育势在必行详细阅读
梅山中学 司碧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他还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情感决定意志,意志支配行动。所以在教育改革中,应该把注重情感教育作为主导方向。 很可惜,目前社会上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方...
-
如何整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如何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详细阅读
陕西省凤县岩湾中心小学 李建明【内容提要】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教师感到教材很难把握,常常在钻研教材,而且花费了很多时间。本人就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就语文学科的资料搜集与整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包括资料的分类搜集和归类整理。【关键词】进行 资料 搜集 整理新大纲新教材实施以...
-
不如读读书充实下自己|读书八年,充实八载详细阅读
读书八年,充实八载江苏省东台市一仓中学 丁桂霞读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读书是指广泛涉猎,遍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这一高度,就今天的我而言似乎还难以企及。我所要的说的是狭义的读书,是看书学习意义上的简单读书。岁月似流水,在人生的河床上不徐不急的流淌着。站在25岁的门槛上,回眸这近三分之一的人生,...
-
诗词常见意象解读_了解常见意象,突破诗词壁障详细阅读
兰州外国语高中 张辅良 诗缘情,诗歌是众多文学样式中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中国古典诗歌崇尚含蓄,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借助于笔下的意象抒发出来,一首诗有无诗味,是否韵味独特,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意象是诗家写诗、诗评家论诗经常要用的一个术语,也是鉴赏评价一首诗的突破口。简单地...
-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和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体会详细阅读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新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在本套教材的各单元中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综合性学习”,源自课标,课标提倡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在各个学段都有专门的规定、要求,认为“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主动探究...
-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详细阅读
当前,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师生均存在着困惑,出现了不少的难题。从教师方面看,如何更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式。从学生方面看,如何激活思维方式和激励批判精神;营造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氛围。从课堂管理方面看,如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保持课堂秩序;如何使课堂讨论具有吸引力。解决上述问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
-
【语文学科特色作业】浅议“语文学科作业 弹性化”详细阅读
浅议“语文学科作业 弹性化” 连云港市灌云县板浦初级中学 时明来 各国许多教育家认为,学生之间在智力和能力等各方面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差异。同样一些学习内容,他们掌握的快慢不一。因此,对于学生各自的作业 要求也就不能“一刀切”。然而,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业已拉开序幕的今天,仍有不少教育者只从学生的...
-
[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敲开古典诗词的“用典”之窗详细阅读
(江苏省淮安市复兴中学 刘党桦 李金明)邮政编码:223200 电话:0517-5098480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为经济的有限天地里,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 从典故的性质上看,有“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刘勰语)。前者为“...
-
【新课标指导下如何备课】新《课标》指导下的小说教学 ——《变色龙》教学之我见详细阅读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说教学 ——《变色龙》教学之我见 论文提要: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本篇论文中不断总结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潜心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使我深刻的体味到:新《课标》中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小说教学强调学生的独特感受;新《课标》中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小说...
-
[对老师作文教学的评语]浅谈作文教学的评语艺术详细阅读
安阳第一师范学校 魏常生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所作的指导与评判,也应该是沟通学生与教师心灵的桥梁。从客观上讲,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事实上,学生对评语的态度却不近人意:作文发下来后,有的看看分数,有的甚至连分数都不看,学生普遍对评语缺乏兴趣,这无疑会影响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