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谋突破_突破传统,努力创新(语文假期作业 的现状分析与设计)

杂文收录 2025-09-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突破传统,努力创新
——语文假期作业 的现状分析与设计

 

陈耀武

 

摘要:很多家长都希望,教师能将假期作业 设计得有创意、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更有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得到学习。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给学生设计与布置一个有价值的作业 ,尤为关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还进一步要求我们,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在平时的学校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而且在假期作业 的设计和布置上也要得到很好的体现。为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一种针对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来体现这一原则,让学生练好基本功,少走误区;让学生在假期短短的时间里,通过实践较好地完成作业 。

 

关键词: 假期作业  设计 创意 乐学

 

偶尔看到一个话题:谈谈假期你会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语文作业 ?这引起了我这个身为语文老师的兴趣。如何利用好假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发展空间,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很多家长都希望,教师若能将假期作业 设计得更有创意、更有趣、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那么学生便能在快乐中得到学习,得到提高。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给学生设计与布置一个有价值的作业 ,尤为关键。在以往的作业 布置中,我们往往进入一种误区:要么粗放经营、大而无当、漫无边际,使学生无处下手,收效甚微;要么细而又细,重在书面作业 ,让学生做大量的语文练习题和写几篇脱离生活实际的作文,请先看某中学的初三学生的寒假作业 清单:语文要翻译20篇文言文、背诵20首古诗、抄写40个成语、一篇作文、一篇社会实践报告;(另外还有数学卷子;英语试卷;自然练习;政治时事试卷等)。看到这样的一份清单,相信没有一个成年人不感到忧心如焚,而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现状,是孩子们不得不挑起的沉重负担。

 

一位中学二年级的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烦恼,“每天都要做和在学校时一样多的作业 ,好无聊的假期。”因为他从放寒假开始就没有痛快过,因为担心老师给自己布置的“超多作业 ”做不完。老师给他布置的语文作业 是:抄写生字15篇,写5篇以上春节见闻,(其他作业 不计在内。)

 

根据本人多年观察了解发现,学生的语文假期作业 大都千篇一律,都要做一本印刷精美的假期作业 (像书那样的),都要写生字,有的还要背诵唐诗、宋词多少首等。而这些作业 多是课内内容的翻版,和学生们平时的作业 没有什么不同。

 

为学生减负已经喊了好几年,但中小学生的负担不仅未见减轻,相反有日渐加重并且走向隐蔽化的趋势(虽然明文规定不准节假日补课,但并没有说不准在节假日布置作业 呀)。以上这些语文假期作业 不但显得多而滥,使学生疲于应付,而且枯燥乏味,是一种单一而传统的作法。

 

对于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做法又是怎样的呢?

 

1、在每年假期即将结束的几天里,许多学生面对即将交出的作业 ,开始了“先苦后甜”或“先甜后苦”的日子——作业 完成的狂玩,未完成的“猛补”,缺乏科学作息,弄得身心疲惫。笔者对某初级中学一个班级完成寒假语文作业 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按每天计划完成的占16%,春节前突击完成的占32%,而节后“临时抱佛脚”的竟占到52%。

 

2、分头做假期作业 ,然后聚在一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就是目下流行的“克隆”作业 。根据有的学生反映,他们班上的同学对付假期作业 体现出“团队协作精神”‘选出做得快的学生每人包一门。假期没放几天做好的假期作业 便已“出炉”,随后再在同学问传抄,轻轻松松就能搞掂寒假作业 。其实,中学生几天内做完假期作业 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学生现在过得优哉游哉,临到开学便借同学作业 完全“克隆”。 有的甚至化钱请人抄作业 。或者动用数码相机帮忙“画瓢”,(即先借来同学已经做好的作业 ,用数码相机,对着作业 本一顿“卡喳、卡喳”,所有的答案就到了手,自己回家只要依葫芦画瓢就行了)。

 

试问:这样完成的作业 岂不雷同?这些同学这样完成假期作业 ,已经完全违背了假期作业 的初衷,不但达不到温故知新、拾漏补缺的作用,反而让学生养成了偷懒、抄袭的坏习惯,实在不可取。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试用,使我们真正感受到语文课程面临新的挑战,也使我们明确了语文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根本宗旨,它向我们明确指出:语文学习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是人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还进一步要求我们,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在平时的学校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而且在假期作业 的设计和布置上也要得到很好的体现。即就是设计出一个能体现 “大语文”观念的,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能培养学生个性的,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方案。为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一种针对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来体现这一原则,让学生练好基本功,少走误区;让学生在假期短短的时间里,通过实践较好地完成作业 。

 

因此,我们在布置语文假期作业 的时候应该注重实效。不妨多出些主观性较强的题目,比如我在假期里拟订出的语文作业 (我姑且称之为 “五个一”工程):

 

1、 练一本好字(要求把练字和识记结合起来,所练内容在老师规定的范围内,每天至少写16K大小的一页)。中国人应当写好中国字,天经地义。但是,初中的写字训练和测评往往走过场,大多数学习的钢笔字(硬笔字)不能令人满意,少数人的字简直是螃蟹乱爬、视觉污染。字是人的第二形象,可以反映人的品性态度的一个侧面,给人以深刻印象;好字是获得好感也是获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岂能轻忽?练字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

 

2、读一本名著(写一篇书评,作品为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里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初中的语文学习,需要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阅读能力。因此,应当利用假期多读书、读好书。在假期中可以选读几本国家教育部推荐的中外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等。与初中语文学习直接相关的国家教育部推荐背诵的初中古诗文,更应该认真阅读、背诵,积累文学常识、名言名句,提高古诗文阅读和鉴赏能力。此外,还可以选读一些文学性、思想性俱佳的散文、随笔,以及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有空也应翻读,不仅有利于增长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科普作品的阅读能力。

 

3、观看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一台好的文艺节目也行,并写出观后感)。实施新课程后,所选的语文课中,有些可以通过课堂表演能更好的体会其中的内涵,通过观看优秀的影视剧能够促使学生的表演才能得到提高。

 

4、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郊游、夏(冬)令营、社会调查,并写出见闻心得)。学生通过假期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或社会调查,可以让他们明白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懂得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努力读好书,将来可以回报社会。

 

5、记一则有关文字(文学或文化)的小常识、小故事。如一个字的来龙去脉、古文学的发展史、古代官职称谓等等。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可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这样“听”、“说”、“读”、“写”、“做”,环环相扣,相互补充。如积小流以成江河,每日积一项为一滴水,而这五项就是一条小溪,汇成假期这条河。积少成多,收到好的效果。当然在运用中可以灵活掌握:学生在基本要求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多做,可以少做,不可求全责备,不可急于求成。

 

对学生的假期读书活动安排,更要注意精心设计,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明确阅读要求,强化学生阅读积累的目的性,这样既体现个性化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种做法,相信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全国的推行和深入,会有更多的好办法,让学生会学、乐学、活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发挥自己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德俊、王格奇编著:《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 伊道恩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3] 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4] 林宪生编著:《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开明出版社,2003年4月版


突破传统,努力创新(语文假期作业 的现状分析与设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535.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