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对教学的启示|语文教学格式塔

杂文收录 2025-08-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攸县明阳学校 龙萍波(7420136)

 

摘要:诸事诸物都有其格式塔,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就是用自己的教学个性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我就是我,我要注重此时此地学生的感受,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格式塔

 

格式塔是一座什么塔呢?

格式塔一词来源于德语中的Gestalt,指“完美的形状”。格式塔心理美学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比如,把一只鸟的各个部分分解后堆放在一起,绝对与这只鸟自然长成的整体不可比拟,它飞不起来,就不能再称作鸟了。

比如一只时钟,把部件拆开来堆在一起,就无法计时了。

比如,在欣赏一幅图画或一张照片时,阅读的是由不同浓淡、色彩、造型、轮廓和形式组成的完整图像,并非彼此毫无关连的独立区块。

比如,在欣赏一部电影时,人们所接受的讯息也是由连续的画面与声音等组成的叙事情节,而不是一连串各自独立的停格片段。

……

由此可见,格式塔是审美者成功的对不同时间与空间的信息所做的整合。惟有如此,才能让信息的接受者能从容不迫地、审美地接收并处理随时涌入的大量信息。

诸事诸物都有其格式塔,语文教学也不能例外。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老师要用自己的教学个性成功地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才能使教学过程 尽可能地完整。惟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从容不迫地、审美地接收并处理随时涌入的大量信息。

语文教师如何用自己的教学个性成功地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呢?

格式塔精神分析法有九项原则:1、关注此时原则;2、关注此地原则;3、体验胜于想像原则;4、感受胜于思考原则;5、表述感受,而不是解释或证实感受原则;6、无论痛苦是快乐,都要用心体验原则;7、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原则;8、为自己的行为、感受和思想负责原则;9、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原则。

这九项原则同样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借鉴。

曾看过这样几个教学实录:

一是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成都新教育实验外语学校教学《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的实录。

课前有眼保健操,李老师笑眯眯地用手指着不认真做操的同学说:他发现有许多同学现在慢慢认识了,开始“眉来眼去”。另外,请大家不要做自己发明的眼保健操。上课了,李老师首先检查上堂课的学习,要学生默写。针对默写情况,李老师就说明今天的目的不在于看学生写对了没有,而是要明白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的区别。然后要学生背诵,指一名学生说说为什么能记得这么牢,针对这个学生的回答,李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利用规律加强记忆。接着又问这学生为什么不把上下片背倒了,自然进入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赏析。
第二个实录是一个教学片段:

一位老师教学《陌上桑》,在讲到行者、耕者、锄者都被罗敷的美貌所吸引时,一个学生突然蹦出“好色”两个字,引起学生哄堂大笑。这时这位老师稍停了片刻,在黑板上写下了“好色”两个字,并在“好”字下面加了一个圆点,并板书这个字的两个读音“hǎo”、“hào”。她问学生“hǎo色”和“hào色”有什么不同 。然后引导学生明白“hǎo色”是指“女子美丽的容颜”,而“hào色”是指“垂涎、沉溺于女子的美貌”。再引导学生明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行者、耕者、锄者都被罗敷的美貌所吸引,这只能说明罗敷的“hǎo色”,而因此就判定行者、耕者、锄者的“hào色”实在太不公平。讲到此时学生一个个面带笑容。

还有一堂这样的语文课:

一个山村语文老师在上公开课,几十个老师在教室听课。刚上课不久,安静的教室里突然传出几声清脆的狗叫声。一下子,几十双眼睛都把眼光投向发声的后排。这时老师的脸上掠过一丝慌乱,更慌乱的是后排的一个男孩,他的脸涨得通红通红,他的脚下蜷缩着一只可爱的小狗。接下来老师看到孩子这么慌乱,只好温和地问他怎么把小狗带到教室来了,可是这个孩子更慌了,结结巴巴地什么都说不出来。老师只好走到他跟前,安抚他。原来今天是老师的生日,小男孩记着了,他想让老师高兴高兴,可是他没有好东西送给老师,他想让他那只可爱的小狗为老师表演节目……等到他结结巴巴把这些讲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这位老师频频低头向听课的教师道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三位语文老师都都没有像好多公开课那样,为达到一种控制学生的效果去煽动学生。他们都关注了此时,此地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在教学中,他们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感受。从李老师幽默地批评学生,自然地渗透语文学习习惯、背诵规律,到第二位老师悠然地平息“好色”风波,到第三位老师虽没完成那堂课的语文教学任务,却让人看到语文老师是学生心灵的导师这样一重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都让听课者和学生有如坐春风之感。他们所凭借的是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不是引述权威。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就当如此。

笔者在教学自读课文《我儿子一家》时,只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要求学生在自学中用“     ”标记你喜欢的做法,然后用“我喜欢‘     ’这种做法,因为    ”的句式说说为什么。二是要求学生用“    ”标记喜欢的句子或词,然后用“我喜欢‘     ’这个句子(或词),因为    ”的句式说说好在哪。这种设计使每个学生都在亲身体验语文课程内容,每个学生都有了表达自己的个性的机会,自己是怎样就是怎样,每个学生都在为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在这种过程中学生自己学会了学习。

曾教学过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的解读角度历来有争议。教材教参都倾向从诗人自己的角度解读,而笔者认为从设想女方的角度解读更为合理。笔者在教学中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详细闸述了自己的看法及理由。语文教师的这种治学精神,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明白语文答案没有唯一的,只有最佳的。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上语文课,不要迷信权威。教师敢于对教材教参提出异议,学生也会敢于向课堂、向教师提出问题,从而打破教材、教参的权威地位,打破教师的权威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笔者认为在的构建中,语文老师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我就是我,我要注重此时此地学生的感受,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我就是在上语文课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185.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