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与规定情境]导演情境,激发描写灵感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叶在花的周围,叶沉默,花是叶的语言。”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几句诗。我想将其化用一下:师在生的周围,师沉默,生是师的语言。学生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水平的良莠,尤其在作文教学中更为突出。“学者思明师,仕者思明君。”诸葛亮之言然也!“平庸的老师只是讲述,好的老师讲解,优异的老师示范,伟大的老师启发”(奥地利诗人 威廉亚瑟·瓦尔德)。我们应该去做优异的、伟大的老师。
教师的“导演”主旨在于:导以法、演以境。引导学生行文之法,创设叙写的对象和空间,达到写真人真事,抒真实性灵的目的,规避“假、大、空”的谬误行为。做好“导演”工作,不妨从简单的基础习作入手,即写好人与事。写人,主要是人物的描写,不外乎:动作、肖像、语言、神态、心理等。写事,起始阶段以能写好某一场面为妥。
1、动作描写:唐代诗人贾岛有诗句:“鸟宿池边村,僧敲月下门。”在选择动词“推、敲”的过程中,他凝神聚力,反复思考,终成千古佳话。黄鲁直在“高蝉正用一枝鸣”中,曾试用“抱、占、在”等动词,也是几经锤炼。足见古人对动词重视程度!在作文中妥善地筛选动词反映了学生的基本功底。恰当的动词运用在人物的塑造上作用非凡。它可使人物或呈缠绵之态,或现悲世之怀!总之,动作描写离不开动词的运用。
课堂教学中,我借助“演”的技巧,创设画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求动作描写到位传神。要求:
① 学生阅读、体会古典、现代作品中动作描写及对人物刻画的作用。② 观察教师的动作。③ 动笔习作。④ 比对范文和自己习作,找出可进一步提高之处。
例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之《画皮》中有一段对厉鬼动作的描写——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此中相继用了“铺、执、绘、掷、举、披、化”七个动词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丑鬼欲变美人的情状,而“睹、兽伏、出”亦准确点出书生的情感变化过程,尤在“兽伏”一词上,足见作者对人物塑造的独特品味。鲁迅在《社戏》中写道:“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孩子们去看社戏的愉悦心情,通过“点、磕”等词毕现。
教师在表演中抓住学生熟悉的一些事进行。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写作前,允许学生大胆设想,鼓励他们的创造想象和求异思维,也允许他们模仿性写作。茅盾先生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有了教师的表演,学生就有了生活的体验;有了大胆的设想,就有了创新;有了模仿,就有了写作的入门方式。
学生观看教师的表演如同欣赏一部动作片,教师夸张的动作,引来了学生会意的笑声。三、五分钟的表演与观察很快过去,15分钟的写作看似无声,可是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地遣词、造句。交流过程中,部分学生精彩的动作描写,传神的动词运用博得了大家的掌声。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结果,在于教师演出了适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指导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
2、肖像描写:极具传神的肖像描写,必将给读者留下永恒的印象。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尤其注重对作品中人物肖像的刻画。《三国演义》中“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张飞;《水浒传》中“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深如刷漆”的武松;《西游记》中“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的猪八戒;《红楼梦》中“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王熙凤。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描写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两股和两腿长得别扭极了,好像只有两个膝盖还能够并拢,从前面看去,它们就像刀柄连在一起的两把镰刀。作者对上述人物形象只是作了简单的勾画,而留给读者的却是永恒的定格和精神财富。这种定格和精神财富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审美与习作习惯。
一些作品中,作者还注意人物肖像前后对比,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两次写到孔乙己的肖像,第一次是“身材高大,青白脸色”,虽然其穷困潦倒,但身体尚健康。第二次到咸亨酒店时,却是“脸黑且瘦,已经不成人样”,而且残了双腿,是“用手走来的”。此时的孔乙己是身残命危的惨状,鲜明的对比,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对吃人的封建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它可以把一个健康的人推向死亡。
我们引导学生读作品,不仅要读懂文字,还应读懂作者的情感,应引导学生对这种情感加以领悟,从而在习作中透过肖像描写达到文有止境而意无穷尽的魅力。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也需要文字的积累。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指出:“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得得当,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矿藏。”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作者在几千吨语言中筛选出微小的一个字是有其作用的。教师表演恰可激发学生蕴积的文字储备,使之如蛟龙之出海,火山之爆发,旭日之喷薄而出。做到积于胸而发于外,明确积累是为了运用。
我在教学中试扮了几个人物形象:《一面》中的鲁迅,《背影》中的父亲,《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为了忠实于原著而又不限制学生的想像,在符合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我适当做了创新(具体不在此展开),鼓励学生对教师扮的形象进行观察与思考。爱恩斯坦说:“要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始终放在首位。”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学会思考才能有“发现”,有“主见”,有“真知”,才能表达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独特认知。此后,教师造型如画,学生走笔如飞。交流中主要侧重两点:① 透过人物的描写,点明人物的品质特征。② 将自己对人物的感受融于肖像描写中,使人物的形象和自己的审美评价成为一体。这一点在今后的肖像描写中应谨记,唯有渗入自己情感的描写才是完美的。
3、语言描写: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是人的个性的外在表现,语言因人物所处的环境而有差异。有的快乐活泼,有的悲伤低沉;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平和舒缓;有的诙谐幽默,有的直白粗犷……豫剧《红楼梦》中有一场景:林黛玉去逝后,贾宝玉闻讯而来,一句:林妹妹,我来迟了——催人泪下。宝黛之间至真至纯的感情仅此一句打动了千万人之心。鲁迅在《故乡》中叙述“我”与润土阔别多年后的相见。润土一句:“老爷!”浓缩了等级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渺远隔阂。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亦有几次语言描写,朴实至极,真挚至极。如:进去吧,里面没人。父爱岂不是比山还高,比水还深?法国大作家伏尔泰有一句名言:“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说尽。”上述几个人物的语言恰是做到了话意幽远,耐人寻味的境界。
小品——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道大餐。其中许多精彩的语言至今流行。《卖拐》中的“忽悠”,《昨天、今天、明天》中的“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破船”一词很是幽了一默,令人捧腹。《钟点工》中“脱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这些独特的语言成就了一个个好的艺术作品,也成就了一代小品大师——赵本山。
言为心声,可以说语言描写极好地体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练习语言描写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也大有帮助。新课标中提出:“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教师在“导演”中,主要方法可采用下述几种。
① 练习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如:中学生是否应该读言情或武打类小说。学生为正方,我为反方。要求学生注意倾听人物的语言表述,从中发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应变能力。而后动笔描写,并结合动作、肖像等进行。
② 观察生活细节,注意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整理:课堂中同学、教师的语言;走出课堂,贴近生活,可以在街上、书店、公园等不同场合练习观察,做好相应的整理工作。
③ 开发课程资源,播放精典影视作品,学习人物语言。
4、神态描写:
我们先来欣赏两位作家笔下的人物神态描写。“她拼命地忍住,……可是眼泪还是涌上来,亮晶晶地挂在眼圈边上,一忽儿功夫,两颗大泪珠离开了眼睛,慢慢地顺着两颊流了下来,跟着又流下别的泪珠”(莫伯桑《羊脂球》)。“列文突然红了脸,轻微地,自己都不觉得,而像小孩红了脸,觉得自己的羞赧是可笑的,因而感到惭愧,就更加脸红,差不多快要流出眼泪来”(托尔斯泰《安娜·卡列林娜》)。两位人物形象,一个是想忍住哭,而不争气的泪儿却管不住;一个是想控制害羞,但调皮的泪儿竟要憋出。作者独运匠心,惟妙的神态勾画令人叹服。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在实践学习、运用语文。”“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学生在品析上述两段文字后,我以“笑”为写作内容,指导学生观察教师“笑”的表演,进行神态描写,其中不乏有入微的观察,个性的习作,如:老师紧闭双唇,绷紧脸庞,竭力控制着自己,但稍微颤抖的面颊掩饰不住嘴角浮起的浅笑。不一会儿,浅笑变成了微笑,接着微笑中夹杂着难以抑制的喘息——笑声终于从他口中喷出。他的眉舒了,眼眯了,似乎陶醉在自己得意的演出中。
“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是在游戏之中的教育”(郑尚《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老师的表演,即使是“丑陋”的也是好的,因为在这样的游戏中,他们的各种感官都能被调动起来,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如痴如醉于语文学习中。这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
5、心理描写:主要抓好两个角度:作者的揣摩和人物内心独白。
6、场面描写:掌握动作、语言、肖像、神态、心理等描写,为场面描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学生初始作文主体一般有一个叙事场面描写就可以了。我们知道一些电影制作注重展示宏大的场面,或金戈铁马驰疆场,或羽扇纶巾战群儒,或大漠茫茫孤烟起,或天宇苍苍草原广……
描写好场面,文章就有内容可看了,请看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中的一个场面描写: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是一位乡野粗人,进入大观园成了众人得以耍笑的对象,该场面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简要勾画了忍俊不禁的笑的情态,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彰显生活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入微的观察与别样的体会。也正如曹雪芹自己所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教师作为一名导演应组织好学生对生活场面的观察与写作,做到“作文要从生活中来”,多抓住一些生活的瞬间,多撞击自己灵感的火花,多写一些即景之作。
① 课堂上演场面。中学语文教材有些可以让学生排练课本剧,既训练了学生的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创造了条件。如在学习《孙权劝学》一文时,教师只是扼要地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编排表演。学生依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针对场面之“景”,叙写自己观察之得,收到了意料中的效果。此外,在课堂中还可以组织演讲会、辩论会、朗诵会等,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增添真实的写作生活。
② 生活中发现场面。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认为,没有自然的生活,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生习作。一花一草,一鱼一鸟皆文章。花有花的世界,草有草的乐园。鱼逐浪花跳跃,鸟随白云翻飞。生活中诸多的动人场面有待学生去发现其动人之处。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每件事都写得波澜起伏,起码应能写出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率真情趣,这样的写作才能是文如其人。
靠近学校大门的路边,曾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跪着讨钱。她旁边有一块安着小轮子的木板,上面躺着一个发育畸型的大头孩。我站在那儿良久,心里隐隐的痛。看着女孩不停地用粉笔在地上写着自己的困难,我掏出笔写了这样几句:“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俺有大头;大头大头,下雨得愁,人家伞挡,大头犯犹。”我将纸条连同两元钱交给了女孩。她没有明白我让她写在地上的用意,只是愣愣地看着我。作文课上,我带着全班同学站在校门内,隔着栏杆观看姐弟俩讨钱的一幕。孩子们的眼湿润了,许多人纷纷掏出自己的零花钱……
回到班内,他们都静静地用心、用笔描写那个场面。在此后的评阅中,我惊喜地发现了“新大陆”:在场面描写后的分析中,他们提出了对女孩父母的谴责,提出了小女孩应该健康生活,积极争取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可见他们理性、辩证的思维被唤醒了,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根源,就会使诗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让我们从生活的细节,写作的细节入手,运用好“导演”之法,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挖掘出不同寻常的意蕴,正所谓“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详细阅读
-
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是什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详细阅读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邵晓东多媒体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它用到语文教学过程 中,能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
语文教改设想_语文教改:拒绝“伪新课程”详细阅读
江苏省常州市第十五中学 梁增红(邮编213001邮箱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的语文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专家学者著书评说,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更是把新课标当成新世纪的语文教学的航标。新课程,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专家所描述的情形看,前景是美好的。无庸置疑,在新...
-
[开学第一课让我来]开学第一课:让我轻轻地告诉你详细阅读
引言:我多次说过,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我的课是相当散漫的,而且目前还没有改变这种讲法的欲望,所以紧张的高三的第一节课,我仍然不准备上课,而是跟大家讲一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是我从网上听到的。并且我还可能要给你们一些忠告,这些忠告被许多人证明行之有效,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地想一想。如果你有心,请记...
-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案创新详细阅读
以应试为惟一目的的指令性课程范式,严重禁锢了师生双方的教学创造力及其应有的发挥,导致对欲被开发的中国智力资源的深度破坏。正在全国范围推开并深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解构这种全预制、全封闭和全垄断的指令性课程范式,而教案作为指令性课程实施的首道工序,更是以其强烈的预设性、规范性和指示性束缚了师生课堂...
-
[如何说课及说课要点]如何说课1详细阅读
一、说理性 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
-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十种意识详细阅读
意识诱发行动。科学的意识诱发正确的行动。面对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十种意识。一、 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也脱不开因袭的重负。在认真清理遗传的同时,创新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的立锥之地。创新的领域极为广阔,从现实性讲,亟待通过创新解决的问题有...
-
【王财贵教授的经典诵读】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专题讲座详细阅读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质。 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
-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高中生_“研究性学习”在法国详细阅读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育人方式提出了挑战,法国基础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阶段。1990年由现任总理若斯潘领导的教育改革主要在制度层面,1994年开始转向重视中小学学校...
-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和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详细阅读
安徽皖西学院 黄伟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著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 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