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2020】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辞

杂文收录 2025-08-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课外甜点)

 

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

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

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

用初次看见你时我的眼睛,流下幸福的泪滴。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有爱才转动……”

 

 

    感动是年终岁末一段温暖的话题,也是新春伊始一股蓬勃的力量。

2005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揭晓了《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最终结果。在当晚八点播出的颁奖晚会中,以刘翔为代表的10名获奖人物和一个团体,以感动的方式重燃2004年的中国记忆。无论他们的身份、背景、经历有多么的不同,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感动了公众,感动了中国。他们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一个人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应该担当的责任,以坚强不屈的精神挺起民族的脊梁;他们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展示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

 

以下为感动中国2004颁奖词。

 

04年雅典奥运会勇夺金牌的中国女排:(05001)

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代表中国速度的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05002)

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一身正气的公安局长任长霞(05003)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神勇的缉毒警察明正彬(05004)

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够夺人心魄,是因为那是铁与血的交响。明正彬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而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为有他和他的战友,我们才能享受阳光的灿烂。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05005)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shū)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志愿到贵州贫困地区支教的青年徐本禹(05006)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的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为母捐肾的田世国(0500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集勇敢与智慧于一身的试飞员梁万俊(05008)

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象彩虹一样辉煌。生死八分,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战火中不辱使命的我驻伊拉克大使孙必干(05009)

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wò)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的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人民的好市长牛玉儒(05010)

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负着草原人的幸福上路,这幸福是他的给(jǐ)养,也是他的方向。风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祖训。为官一任,他给我们留下激情燃烧的背影,让精神穿越时代而长青。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他让天空成为雄鹰的故乡!

 

忘我投身艾滋病防治事业的桂希恩(05011)

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汇聚,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更博大的爱。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辞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074.html

  • 中考涉及的名著阅读|名著阅读与中考

    高青县花沟初中 景学 256305新课程标准在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给我们列出了中外文学名著的数量和要求,综观2004年各省市的中考题,笔者分析了一下,题型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如:一、考察故事情节和人物情节题1、长篇小说《水浒》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是(姓名) 武松 。他...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趣学古诗文】趣教古诗文

    吴中区渡村中学 张霞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古诗文的比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但长期以来,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大,有的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古诗文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真实——文章的生命

    假花尽管美艳,但缺少生命的活力;假话尽管动听,但缺乏生活的激情,虚假的作文面目可憎!长久以来,假大空的现象一直充斥着中学生的作文,很少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学生的写作水平徘徊不前,学生的写作热情有减无增,还学生以真诚,还作文以真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一)...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教师为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特点_“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做一个研究性教师这一理念已经被更多的教师所接受。在新课程改革刚开始,我校就申报了《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参与这一课题的教师从不同的学科实际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通过参与研究的十几位教师的合作和努力,现已经在课堂教学...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_意象:中学古典诗词解读的焦点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唐代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明代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可见,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古代诗人艺术追求的至境。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诗人借以抒情、释怀...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y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_让网络语言来得更猛烈些吧

    乐清市大荆镇一中 林方雄 “昨晚,我的GG(哥哥)带着他的恐龙(丑陋的)的GF(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在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儿地对我妈咪PMP(拍马屁),他那酱...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初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张霞,女,1972年7月生,吴中区渡村中学语文教师,教科室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邮编215106,电话0512-6629060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倾听被列入口语交际的三大能力,并且在...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案例_自主、合作、探究不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全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冲击着传统教育,语文学科也是如此。在众多新的教学理念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这种理念,看它将给语文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时,我们不禁发现,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有其一味迎合将给...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时代,呼唤创新型的教师

    苏州市高新区通安中学徐邦桃 曹金良[摘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也给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国已经加入WTO,教育也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强烈呼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做名创新型的教师。本文试就如何做名创新...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 入境化境四种境界_“入境”方为真境界

    福建省泉州一中 谢贵荣叶老的名言“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一直以来被视为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但这句至理名言长时间地为一些语文教师误解和扭曲。他们错误地认为,课堂教学既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对课文逐字逐句的讲解和量化的“知识点”测试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圭臬,通过这样反复“历练”,才能“养...

    发布于:2025-09-1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