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一认教案]《认一认2》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片断1]:
教学“鱼”:
师:(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什么?
生:图上画了两条鱼。
师:它们在干什么?
生: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师:图上还有什么?
生:图上还有几根水草。
(哎呀,怎么像法官在审讯呀?这可不行。)
师:谁能把这些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生:两条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小河里还有几根水草。
师:好,这样说多具体呀。谁能说得更好?
生:有两条小鱼在清清的小河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在跟小草捉迷藏呢!
师:他说得真好。我仿佛看见了一条清澈的小河,还有两条活泼可爱的小鱼。你也能说得这么好吗?
生: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真清啊。河底里有碧绿的水草,两条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玩耍。
生:我还有……
师:瞧,鱼儿游来了。(出示鱼字卡片)这个字跟鱼儿好像呀,找一找,哪些地方像鱼儿?
……
[反思]:
    这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的《认一认2》,虽然是以识字为主,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为主,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容忽视。在看图初始,老师的问题过于简单,于是出现了师生审讯式的一问一答,老师虽是急在心里,可并没有一味地责怪学生,而是耐心地加以引导,终使学生慢慢走上正轨,恍然明白说话要具体完整,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提问要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能突出重点难点。同时指向性要明确,学生才能了然教师的意图,从而很快地走向教学目标。
    提问还要因人而异。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虽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怎样逐渐向书面语言过渡,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需要教给切实可行的方法。
[片断2]
教学“鸟”:
师:天上飞来一只怎样的小鸟?(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小鸟”一词贴在黑板上。)
(如果像刚才一样提问:“图上画的什么?”学生肯定会说:“图上画的是一只小鸟。”小鸟谁不认识呢?这样提问显然低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同时也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生:天上飞来一只黄黄的小鸟。
生:天上飞来一只金黄的小鸟。
生:天上飞来一只可爱的小鸟。
师:还可以说成一只金色的小黄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生:一只金色的小黄莺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生:一只小黄莺在树林里飞来飞去,真快活。
生:一只金色的小黄莺一边飞一边叫:“春天真美啊!”
生:……
师:你看,这个字跟鸟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举起鸟字卡片)…
[反思]
    在 “鸟”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吸取了教学“鱼”字的教训,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三岁小孩都会回答的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而是改变了策略,提问:“天上飞来一只什么样的小鸟?”这个问题需要仔细观察,需要从大脑词语库中搜寻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虽然要求提高了,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并没有增加,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词语,所以学生比较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起来了。
     接着老师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还可以说成一只金色的小黄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知道一句话的表达方式不止一种,而可以有多种。不要人云亦云,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12
    课堂提问既要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而且还要根据课堂生成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改变策略,从而使问题更好地贴近学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提升语文能力。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45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