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所见》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这位儿童在干什么?他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初步猜测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学生自学部分
  l.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3、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引导交流部分。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读准节奏,说说诗意。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引导:“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想象训练:“忽然闭口立”牧童还会做些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全文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四、背诵全诗
  作业;把这首古诗改编成一个故事,注意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34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