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放假安排2021】10 松鼠和松果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内容分析]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这个故事优美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很有教育意义。
[学生分析]本班学生的特点活泼开朗,喜欢朗读。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一直把大声朗读和识字作为教学重点,学生有朗读兴趣。一部分学生朗读清晰响亮,自信,识字也很快。但也有少数学生不够大胆,朗读识字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此外,低年级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新,非常喜欢小动物。相信他们会非常喜欢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这篇童话。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对小松鼠行为的理解和拓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录音机、投影片
[教学设想]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把识字和朗读作为教学重点,穿插进行。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加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朗读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在充分读文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加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注重挖掘融合课内外学习资源,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的11个生字,读准字音。
2正确通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体会重点句段。
3有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愿望。
一、谈话导入
1、谁来告诉大家你喜欢什么动物呢?(指名回答)
2、地球是个美丽的家园。(出示地球课件)在这个大家庭中不仅有我们人类,更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出示动物课件)瞧,可爱的小松鼠和小朋友们打招呼了。我们也和它打个招呼吧!(小朋友们和松鼠打招呼)有谁知道小松鼠最爱吃什么呢?(松果)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松鼠和松果》。(板书课题)
二、趣味识字
1、小松鼠说了,如果大家能快速准确地记住生字,读通课文,它就要请大伙吃松果了。你们愿意接受小松鼠的邀请吗?(愿意)
2、请大家打开书42页,在拼音伙伴的帮助下读一次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学生自己读课文一次)
3、小松鼠要考一考大家了,看谁可以准确读出这些带有生字的词语和词组来?
(课件出示:聪明活泼忽然如果以后主意眨眨眼睛总有一天)
4、指名读词语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1)你来眨眨眼睛好吗?看来这里的“眨”是眼睛的一个动作。
(2)你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聪明的孩子吗?(指名回答)引导:仔细观察“聪”这个字,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心里想。
(3)你就特别活泼。“泼”在这里读轻声。
4、小松鼠又要考考大家了。谁可以准确读出这些生字来。(指名读生字)
三、体验学文
1、看来小松鼠的难题没有难倒大家,它要请大家吃松果了。(出示松子)打开小纸包先观察观察你的松果和老师的一样吗?(指名观察并回答)看,小松鼠想的多周到啊!它知道我们学校正在搞“小手拉大手,清洁跟我走”的活动,为了多媒体教室的整洁也为了小朋友们吃的方便,小松鼠把松子的皮剥掉了,只留下了松果。那我们一会也要注意清洁卫生把小纸包放在口袋里好吗?快让我们拿起一颗尝一尝吧!再拿起一颗尝一尝。123
2、谁来说说这松果是什么味道?(指名回答)你感觉这松果非常好吃,这就是可口。(出示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你想不想让听课的老师也知道这松果特别香,特别可口呢?(指名朗读)
3、这么好吃的松果小松鼠爱吃吗?(爱吃)它们是不是把松果都吃光了呢?我们请六位小朋友读一次课文,大家边听边想:小松鼠是不是把松果都吃光了?(分段朗读,思考)
4、谁来说说小松鼠是不是把松果都吃光了?(不是)小松鼠是怎么做的?(板书:吃一个,埋一个)(出示句子)谁来读读这段话?
(1)什么是“好主意”?(好办法)
(2)小松鼠为什么要这么做?小朋友们边读课文边用笔把你找到的句子划出来。
预设:a小松鼠这样做是为了种松树。
引导:那小松鼠为什么要种松树呢?
b只吃不种总有一天会一棵松树也没有的。
引导: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第二段)
(3)大家想一想,如果一棵松树也没有了,这里会变成什么样?(指名回答)
预设:这里会一棵树也没有了。
小松鼠也都没有了。
(出示课件感受荒凉)
(4)是啊!太可怕了,小松鼠越来越担心。谁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课文的三段指导朗读)
(5)你看到了吗?这段话中有六个小圆点(板书省略号)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呀?(省略号)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省略号呢?引导:看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后面就省略了,后面省略了什么呢?(松鼠的子孙后代)仅仅是松鼠吗?(还有很多动物)如果一棵树也没有了,不仅松鼠没有吃的,没有地方住。有很多动物会无家可归的。小松鼠想到这就更担心了。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5、(出示句子“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你认为这是不是个好主意?(是)为了让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都有吃的,有地方住,为了让所有的动物都有食物,有地方住,我们把这个好主意大声的告诉全世界好吗?(齐读)
6、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出示课文插图)教师引读5、6段。
7、小松鼠看着自己埋到土里的松果长成了挺拔的松树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8、看森林里其他的动物也来了,它们看着小松鼠种的松树又会说些什么呢?
四、布置作业
1、以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呢?画一画
2、学完这课你肯定有许多话想说,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摘松果。请同学把松果上会认的字送到篮子里,比一比,看哪组摘得快。
2.我会读。
(1)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我更喜欢松鼠了。
(2)如果明天天气晴,我们春游去。
(3)小明聪明活泼,我们都喜欢他。
(对生字字音、生字词进行再现,促进学生识记生字,也是对第一教时教学效果一个方面的检查。)
二、指导有语气朗读并表演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
2.和自己的好伙伴合作读。
3.分小组表演,指名到前面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练习复述课文
为激发讲故事欲望,进行“故事大王”评比。并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一)学生自言自语的练习试讲。
(二)讲故事挑战赛。赛后颁发故事大王标志。
(三)布置课后实践活动:讲故事给家人听。
(复述课文的练习,采用评比“故事大王”的形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课文内容的内化。讲故事时先自己试讲,以求人人参与,再进行挑战赛,互相竞争,达到高潮。)123
四、指导书写生字
教师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鼓励学生自己看清田字格的结构,自主写字。
(寻找生字结构的共同点,再进行指导,有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到写好字的方法。)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许涛
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更应认认真真地对每一节课做好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我执教的一堂公开课《松鼠和松果》,就使我想到了很多:
1、要想让孩子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理解课文更透彻,自己必须成为一眼流淌不息的“泉”:
虽然,自认为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可是,心里总觉得没底儿。要上公开课的前几天,我向互助组的老教师们请教,为了吃透教材,我先找出课文的重点:课文叙述的是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体会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针对这些要求,我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保护环境”方面的资料,如:从网中搜集洪水泛滥、沙尘暴、光秃秃的山、茂密的松树林等,以增强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把课文逐字逐句地研究一遍;把设计到的问题再梳理一遍;把孩子们有可能提出的问题也做了充分准备。
正式上课前的研究真的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想体现“找重点——围绕重点展开——回归重点”这样一种教法和学法。开始设计的问题是“小松鼠面对美味的松果是怎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读书找到“吃一个,埋一个”那个重点段落。经过互助组三位老师帮我分析、研究最后认为这个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个“思维跳跃”,学生有可能找不到答案或是出现不动脑而瞎猜的可能。经过我们私人研究最后设计了这样的提问:“这么好吃的松果小松鼠是不是都吃光了?”学生经过读书回答“不是。”我紧接着提问:“那小松鼠是怎么做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动是成功的。很感谢互助组的三位老师对我的帮助。
2、较强的应变能力,是我应该提高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常常会有意外的场面突现,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灵活的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走自主探索的道路。我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如:在理解“好主意”时,学生一时间回答不上来,我没有及时调整教案,而是不断追问,心里也在盼着有学生可以答出来。虽然最终在连叫三人后有一女同学答对了。但是我总觉的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明白。如果当时我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个例子的话情况会大不相同的。
3、课堂教学讲求实效,不能“玩花样”:
虽然这堂课,我按照步骤要求,一步不落的完成了,可我总觉得有不足,是什么呢?在翻阅一本教育用书时,我突然看到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应讲求实效,不能“玩花样”。对,是我讲的课太肤浅了,不够深入,不实用。如:我在课始,引导孩子复习生字时,(因为我讲的是第二课时)先出示卡片齐读,然后做“开火车”的游戏复习生字,看上去眼花缭乱,花样很多。却使我在这一环节上占用、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先前总以为,只有运用各种不同的电教手段,才能上好一节课,但是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只有在相应的课堂上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需要的,有时会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积累每一点、每一滴教学经验,多思考一些对教学有用的问题,做到踏踏实实,不玩花样。
相信,我的课会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丰富起来!我也会成长起来的!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32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