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只鸟蛋》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9课《两只鸟蛋》。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只鸟蛋》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开篇之作,是一首清新流畅的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故事。在这首洋溢着童真、童趣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通过本课及本单元的学习,能让我们感受肩负的环保责任,让环保意识逐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萌生发芽。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在反复诵读中,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逐渐熟识诗歌,热爱诗歌。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喜欢朗读诗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4)情感目标: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3、教学重点:
(1)本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2)识字教学。
4、教学难点:
“焦急、仿佛”词语的理解,“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这句话的理解,培养学生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5、整课计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读中感悟,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拓展延伸,背诵课文,指导书写。
  6、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音乐(鸟鸣声、配乐朗读)、大树贴图、鸟蛋实物、小鸟破壳的图片(小鸟贴图)、鸟妈妈头饰、生字卡片(果子)、词语卡片。
二、说学生。
1、知识背景: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之前,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两个课时的单元集中识字教学,因此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比较轻松。而且,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在课前预习时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对照“我会认”圈出生字、认识自然段的能力。初步掌握了用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2、情感背景:
一年级的孩子都具有“真、善、美”的美德,知道保护鸟类是好事。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懂得养鸟、爱鸟。鸟是宠物,观赏物,靠人来喂养。但也免不了吃鸟蛋。对大自然的“鸟捉虫--虫迫害庄稼--从而鸟保护庄稼”的知识链不甚了解。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为具体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原则,为了使语文教学更富活力,让儿童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234
1、注重多种方法自主识字。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教师不以零为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打破以往传统的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做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通过半年多的学习、积累,已掌握了不少识字方法,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通过 “摘果子”、“开火车”“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通过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记忆生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同时遵循新课标的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要求,采取了“识字与读文整合的方法”。
2、注重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从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了演示法、表演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主动探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发展性创造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3、注重学生积极参与、以读为本、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情感。
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感悟、去探索、去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富有童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议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境;在说中训练语言学会表达;在评价中激活思维。创设一种言、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四、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
1、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发现法、比较法、探究法、表演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2、特别重视朗读感悟法。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因此,淡化教师的讲,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合作读、赏读、表演读、个别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感悟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在课堂开始安排了以下几个步骤:
1、欣赏音乐,展开想象。播放《百鸟朝凤》片段,学生欣赏各种模拟的鸟叫声,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说说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进行说话训练。
2、欣赏图片,创设情景。播放课件,教师同时用语言描述: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可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类的身影。教师趁机提问:那么鸟妈妈是怎样把他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从而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新课。
3、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1234
1、欣赏课件(配动画课文朗读),激发朗读的兴趣。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4、同桌互读,互相检查,互相正音,互帮互学。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增强语感。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感知后,我安排学生分段细读课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情感。
1、学习第一段:(感受实物)
本段描述的是事情的起因,男孩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爱不释手。引导学生体会男孩对鸟蛋的喜爱之情,才能感受后来他送还鸟蛋的爱鸟之心。所以,在教学本段时,主要通过让学生感受实物,观察鸟蛋“小小的”、“凉凉的”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鸟蛋的喜爱,随后进行感情朗读。同时,在教学中学习词组的比较,促使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积累语言。
2、学习第二段:(启发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本段中男孩在妈妈的启发下,懂得了珍视生命。为什么“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却让学生有些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第二段时,我及时地引发学生想像:“鸟妈妈的鸟蛋被拿走了会怎样?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鸟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然后进行表演,自然水到渠成。
3、学习第三段:(表演朗读)
表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表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像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在教学第三段时,我引导学生表演读,在表演中,紧扣三个动作:“小心地捧”、“连忙走”、“轻轻地送还”,体会男孩的爱鸟之心,从而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4、学习第四段:
通过前几段的学习,学生的心灵已经萌发出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此时,教师抓住时机,层层追问:“鸟蛋又回来了,鸟妈妈会想什么?过几天这两只鸟蛋会怎样?到时候会怎样?”“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从而为学生留出拓展的空间。最后,教师以优美的语言给予总结和激励。
(四)借助想象,升华感情。1234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此时进行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的读,在读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并且打破教材的束缚,把学习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整个地球、整个世界、整个人类。
(五)多种方法,趣味识字。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是重新确定了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教学重点,要求语文识字课要多认少写,识写分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本学期我在教学识字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在每个单元学习课文之前,先进行集中识字教学。而在课文的学习中,通过反复地、不同形式的朗读,识字与读文相整合,生字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重现了很多次了。因此,在学完课文后,再次进行的识字教学,是以巩固为目的。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游戏:“摘果子”、“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开火车”、“找朋友”。在游戏中,学生学会了识字、组词、释义、找反义词、看部首想意思、积累词语。学生识字的兴趣大、积极性高、效果好。
整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一层进一层,一环扣一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较好的感悟课文的内容,真正体味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六)作业超市。
1、收集资料:收集有关鸟的介绍和图片,了解一些鸟儿的生活习性,和同学交流。
2、谈谈收获:这节课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课后请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家人或好朋友听。
3、诗歌表演:和好朋友一起边表演边背诵诗歌,还要加上动作,可以一人扮演妈妈,一人扮小男孩。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
(附)板书设计:
两只鸟蛋
(大树贴图)           取 
拿   (爱鸟)
捧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23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