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英语】第二单元 比较 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知道梅花鹿、长臂猴、金丝猴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要加以保护,不能乱捕乱杀。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下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2.汇报交流,老师补充:图上可爱的梅花鹿、长臂猴、金丝猴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要加以保护,不能乱捕乱杀。
二、新课
1.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2.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3.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师问: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
4.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5.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谁会写“=”?
6.板书: 4 = 4 读作:4等于4
7. ③指导书写“=”
8、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9、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谁会写“>”?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
这个式子怎么读? 3<5(3小于5)。
指导书写:“>”、“<”
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引导发现: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练习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
2、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4、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 3 ○ 4 小鹿比小兔 4 〇 5
  小熊比小猴多 4 ○ 3 小兔比小鹿 5 〇 4
5、填一填:
  7 ○ 3 4 ○ 9 3 ○ 3 5 ○ 8 10 ○ 1
  2 〉 □ 6 〉□ 6 = □ □ = 8 □〈 9
四、总结:今天,同学们交了什么好朋友?123
五、作业:练习册第9、10页。

第二课时
⒈谁多谁少?
⑴ 比 4○3
比 3○4

与 6○6
能力提升
⒉比一比。
⑴多的画√,少的画δ ⑵大的画√,小的画δ
聚沙成塔
⒊在8、4、3、9、2、5、6、10中把大于2,小于9的数写在下面。
板书设计:
动 物 乐 园
教后反思:
高 矮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6-19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和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出示,创设情景导入
星期天,淘气和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人要过马路了,这时看见一位盲人伯伯也要过马路,他们两个赶紧跑上去,左右搀者盲人伯伯过马路。大家看,他们来了(出示情景图)。
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想?(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二、新课
1、看一看,比一比。
淘气和笑笑与盲人伯伯比,谁高?谁矮?(要求要说一句完整的话)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高矮。
3、再观察情景图:图中什么物体还可以进行比高矮?
说出:……和……比,……高,……矮
4、讨论比较高矮的方法
比高矮有什么要求呢?请看课本16页的比一比。
讨论:他们比高矮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我们怎样正确比较高矮呢?
小结:同一高度比较;不能踮起脚跟;眼睛要平视。
三、练习:
(1)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高?谁矮?
(2)举生活中的例子比。
如:爸爸比我高;我比老师矮……
(3)完成课本17页的练习。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作业:练习册11-12页。

第二课时
⒈比一比,画一画。
⑴哪个小朋友高?高的画△, ⑵哪个小动物高?高的画△,
矮的画〇。 矮的画〇。
⑶哪本书薄?薄的画△,厚的 ⑷哪棵树高?高的画△,矮的画〇。
⒉哪个壶里的水多?多的画☆,少的画〇。
聚沙成塔
⒊我和爸爸妈妈比比高矮,再和身边的小朋友比比高矮!完成下面的小调查表!
我比( )高
我比( )矮
小朋友,请你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你一会高,一会矮呢?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
高 矮
教后反思:

轻 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准确地比出物体的轻重,从而认识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学会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123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2、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如:大象重、小狗轻)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 轻 重)
3、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台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2)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3)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2、称一称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3、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
先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
再掂一掂、称一称。
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4.第4题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册13-14页。

第二课时
⒈重的画☆,轻的画〇,相等的画△。



能力提升
⒉比一比,谁最重?最重的画☆,轻的画〇。


聚沙成塔
1
2
3
4
1
2
⒊把下面的四个球的序号按球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板书设计:
轻 重

教后反思: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36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