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
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
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
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
(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
(2) 学生独立去找有病的叶子。
(3) 组织学生交流。
说说自己找的哪片叶子,病在哪里?生病的原因?可以怎么治?
3、编一编(综合练习第4题)
(1) 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图中标明的数是小动物的重量。
(2)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谁能利用图中的意思说一个小故事?
(3) 学生独立进行编数学故事。
注意在编数学故事过程中,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数学问题,看谁编写的不但生动形象,而且能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4) 同位尝试交流。
谁愿意把你编的数学故事轻轻地讲给同位听一听?考考你的好伙伴能不能解决你提出的数学问题?
(5) 全班汇报交流。
谁还愿意把你编的数学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谁会解答他提
出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谁最重?谁最轻?小熊比小鹿重多少?怎样才能让跷跷板平衡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要说出思路。
提一提(综合练习第5题)
(1) 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情境图。
可以按照方位的顺序,也可以根据图中的“三句话”来理解图意
(2) 根据画面上的三组信息(栽树、天鹅、花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和分类,选择有用的信息。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加法问题:今年和去年一共栽了多少棵树?湖里和天上一共有多少只天鹅?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
比多少的减法问题:今年比去年多多少棵树?天上的天鹅比湖里的少多少只?
……
(3) 选择喜欢的问题、自主解决。
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以后再来解决。
探一探(综合练习第6题)
(1) 这一道题提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不作统一要求。这道题上面的两个数分别是下面两个数的和与差,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当学生不容易发现时,可作如下提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
请同学们算一算每片绿叶上的两个数的和与差是多少?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为什么这样填?
(2) 学生独立思考,也可先在小组内交流,教师要参与指导、评价。
(3) 学生发现规律后再填出后面的数。
三、畅谈体会、走进生活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师:其实,我们身边就是一个数学王国,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还很多,只要你留心观察,会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我学会了吗 小熊做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页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复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提高口算能力。
2、引导学生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准备:线绳、尺子等等
教学过程:
一、模拟情境、身临其境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小白兔家做客,高兴吗?请大家跟随小熊一起出发。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师:哦,到小白兔家有四条路可以走,小熊可犯愁了 ,不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比较合适?它一边看,一边想,嘴里好象还不停的计算着什么?突然,它眼前一亮,高兴的欢呼起来“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2)大家猜一猜,小熊可能会走哪条路?哪条路用的时间最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为什么?
生:我是用眼睛看出来的,哪条路近就走哪条路,用的时间也就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师:有时候用眼睛看,不一定是准确的。谁能想个办法让大家一眼看出走哪条路最近?
(2) 自己先想一想,看谁想出的方法最好?
(3) 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4)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生1:可以用线绳分别量四次,然后伸直,再比较长短,就会一眼看出来了。
生2:也可以用尺子量一量。
师: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生3:可以算一算每条路有多长,再比较。
(5) 筛选方法、自我优化
针对这几种方法,谁想评一评?大家有没有补充?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生:用绳或者尺子太麻烦,因为路的长度太长了,要量很多很多次……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为什么?
(6) 选择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7) 组织学生交流。谁愿意交流一下你的想法?12345678910111213141516
(8) 你还能解决哪些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探索的能力。
三、巧编故事、拓展延伸
师:看着这幅图,你会讲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个精彩的数学故事?
四、评一评
针对刚才这几位同学讲的数学故事,谁愿意评一评?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自己感觉怎么样?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
实践活动 奇妙的回形针
教学内容:
教材21页:奇妙的回形针
教学目标:
1、在用回形针进行拼摆的活动中,增强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加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在拼摆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估一估、数一数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3、在拼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体验平面图形的奥妙,感受数学美,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课前拼摆出有趣的图案
2、学生准备回形针、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全班交流展示拼摆的作品。
1、学生独立思考,准备解说。(引导学生可用故事的形式解说,要突出用了哪些图形,估一估用了多少个回形针等)
2、组间展示作品,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上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可以进行提问:
你认为他摆得怎样?
哪个地方需要改进?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作者?(学生可能会提出估一估、数一数、统计等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灵活解决问题)
二、欣赏教科书第21页的画面,激发拼摆图案的愿望。
三、拼一拼、摆一摆。
师:同学们,快快动手、动脑,拼一幅美丽的图画送给你的爸爸、妈妈吧!可以自己摆,也可以与同学合作。
四、举办展览,评选出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很喜欢拼摆作品,可以回家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拼摆,请同学随时把拼摆的作品带来班里与大家分享,你们愿意吗?
五、小小存钱罐
__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在整理人民币的过程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2、通过到商店观察或实际购物,在体验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会与他人合作。
4、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通过参与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三、教材编写特点
1、素材的选取亲切而富有童趣,现实性强。
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存钱罐是每一个孩子儿时的秘密,里面到底存了多少钱,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本单元的学习就以他们所熟悉的 “小小存钱罐”为话题进行切入,学生看到这一素材,立刻会感到亲切,从而引起学习的兴趣。
2、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认识人民币是为了使用人民币,反过来在使用人
民币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对人民币的认识。本单元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购买文体用品”,使学生在经历兑换人民币、模拟购物等实践活动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
3、与统计的学习紧密结合。
教材所呈现的是一个小同学正在整理自己存钱罐
里的钱的情景。整理在这里既有必要性又有现实性,而整理的结果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既清晰明了又有利于清点存钱的总数,教材将新知识的学习与统计的学习与巩固紧密结合了一起。
四、教学建议
1、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此之前学生已有了一些人民币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见过、使用过人民币,并且已学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创设熟悉的、生动的、有趣的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中,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来探索有关的知识。
2、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材中除两幅情境图是具有现实性、实践性强的场景外,还安排了兑换人民币、模拟购物、课外实践及调查商品价格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借助这些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人民币、经历购物的过程、积累购物的经验,为实际购物做好准备。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爱护人民币、保持人民币的整洁、维护人民币的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教育学生要悉心保护,不要乱折乱揉,不要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不要将人民币用作装饰等,同时要结合小小存钱罐教育学生要注意积攒自己的零用钱,并用这此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如购书、购文体用品、献爱心等活动。
关于本单元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正确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是否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否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热情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是否具有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情感。
五、本单元建议课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信息窗一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认识元、角、分。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在整理人民币的过程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部分人民币样品,问: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这是1元的钱,
……、
师:对,这些是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关于人民币你都认识哪些,知道哪些?
生:……、、
师:今天你们带来了自己的存钱罐,看到自己的存钱罐你想知道什么?
生:想知道存钱罐里存了多少钱。
师:画面上的小同学和你们一样,也想知道他的存钱罐里存了多少钱,(课件出示情境图,解读情境图。)
师:怎样才能知道存钱罐里存了多少钱呢?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认识并整理人民币。
生:数一数存钱罐里的钱就知道了。
师:这么多这么乱的钱怎样数呢?
生:我们可以分类数,元和元数,角和角数,分和分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师:这是个好办法,下面就开始整理吧!
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将你们的整理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重点说说对于元、角、分你是怎样辨认出来的。
生:我们是将1元的放在一起,1角的放在一起,……、
如:这是1元的,正面有……,反面有……、、
教师根据学生对人民币认识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识别不同面值人民币。
2、回答存钱罐里存了多少钱
师:现在你能知道存钱罐存了多少钱?你们有什
么好的方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全班展示各组的方法。
教师小结:出示教材中的统计表,体会统计表的优越性,解决图中的小朋友存了多少钱。
3、开展人民币的兑换活动,掌握元、角、分间的进率关系。
师:(出示1元)将1元钱换成1角的,能换几角?
学生操作并回答1元=10角
师:(出示1角)1角钱能换几分?
通过交流得出1角=10分………、
三、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以活动化的形式进行人民币的兑换练习。教师也可以补充类似练习。
2、自主练习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关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
3、自主练习第3题。可以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也可以补充类似的练习。
四、课后记:
第二课时
人民币的认识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4--6题。人民币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巩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进一步掌握元、角、分间的进率。使学生在经历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教具准备:贴有价格标签的物品。
学具准备:学生搜集带邮资的信封。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比一比谁的“眼亮手快”。
1、教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票样。
2、同位练习。
二、综合练习
1、第4题:你知道这些信的邮资吗?
(1)、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信封。
(2)、独立计算每封信的邮资(包括第4题)。
(3)、组内交流计算结果。
(4)、仔细观察这些信封,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2、第5题:购物(以活动化的形式进行)
(1)、出示购物要求。
师:同学们,我们在教室里进行一次模拟购物活动,好吗?请听好老师的要求:第一,要认真观察老师出示的物品的标签,看好它们的价钱;第二,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有用的物品;第三,想一想,该怎样付钱?你有几种付钱方法?
(2)、学生购物活动。
(3)、组内交流购物情况。
(4)、组间交流购物情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付钱的方法。
3、第6题:哪两种物品的价钱相同?
(1)、师:请你独立观察图中物品的价格,你能发现什么?(两种物品的价格相同;有整数的、有小数的等等。)
(2)、把价格相同的两种物品用线连起来,并写一写。(4元5角=4、5元)
(3)、你喜欢哪种价格表示法,为什么?
(4)、超市里一般用哪一种表示方法?
三、课外延伸。
让学生回家要1元钱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商店买东西。
使学生体会1元钱的用处很大,要节约用钱。如果没有必要可以把1元钱存在储蓄罐里。
四、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信息窗二 人民币的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40、41页,元角分的加减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元、角、分间的进率。
2、学习元、角、分间简单加减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实际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前准备:
1、全班分成几个大组每组准备好钱、零钱。
2、每个大组各选2名售货员。事先将物品分好类摆放在各组的桌上,各物品贴好单价标签。
3、讲好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⑴人人参加购物;
⑵购物时要注意文明礼貌;
⑶各组要抓紧时间购物,购完后不要玩手中的玩具,而要根据本组的购物情况,动脑筋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的教室变成几个小商店,每个
商店里都有 2个售货员,同学们可以在各自的小商店里,随意购买你喜欢的物品,大家高兴吗?在活动开始之前老师提2个小小的要求,请仔细听好:
(1)、购物时要讲文明懂礼貌。
(2)、先买到物品的同学请马上坐好,并根据自己买的物品提出数学问题。
二、实践购物,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购物,独立提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2、组内交流购物情况。
现在根据你购物的情况,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并把它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售货员数一数:一共卖了多少钱?
3、组间交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元、角、分加减的计算,适时引出红点问题。)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提的问题说给同
学和老师听?
(1)指组说,教师接着把物品放在展示台上
(2)师:要求这两种物品一共多少元?你会解答
吗?
(3)学生独立计算。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如7元6角+8角=
(5)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谁还有不同的解法?
(6)根据这两件物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如果学生提出减法计算的问题,同加法的教学相同。
三、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开放练习。
师:谁能再说说你买了哪些物品?教师接着把物品放到展示台上(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三种物品展示)
师:看一看这些物品 想一想:现在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自己做在练习本上,看谁在相同的时间内做题又对又快。
2、观察探究。
师:请售货员说一下:你们组一共收了多少钱?
生说老师填在事先准备好的统计表中,其他的同学请仔细观察统计表,看你能发现什么?(有的问题可以只列式不解答,灵活处理)
3、思想教育:
看一看:在你购买的物品中,哪些用后可以送到回收站?
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师:现在我们胶州市是环保模范城市,希望同学们都来争做环保小卫士。
四、延伸升华
想一想:在这次购物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简要总结:大家的收获真不小,老师真的为你高兴!回家把你的收获写在数学日记里。
五、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人民币的认识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42-43页,自主练习1-4题,人民
币的加减法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练习提高学生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前准备:
师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奥运会的知识。
贴有价格标签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通过模拟购物学会了有关人民币加减
计算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二、基本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先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把结果填在书上。
(2)集体交流订正。
(3)如果你去买这些物品,你想怎样付钱?售
货员该怎么办?
2、自主练习第2题。有关时间的题目。
(1)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奥运会的知识?
(2)第27届奥运会是什么时间,在哪里举行?
(3)说一说圣火传递的过程。渗透学看钟表的知识。
三、自主练习第3题。模拟购物。
(1)分组购物。
(2)你用20元钱买到了哪些物品?说一说:你是怎样买的?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3)买同一件物品,你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四、自主练习第4题。
(1)你会讲12生肖的故事吗?
(2)你还知道12生肖的哪些知识?
(3)你知道你属什么吗?
(4)让学生了解12生肖的名称及它们的排列顺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5)让学生说说货架上摆的是什么,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问题并交流。
(6)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把它做在练习本上。比一比谁提出的问题多,解答的准确?
五、课外实践。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菜。
我发现的数学问题是:
六、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页。我学会了吗?(含“丰收园”)。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元、角、分间的进率,及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
3、引导学生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课前准备:让学生整理本单元学到的知识。 调查家中自己物品的价钱并把自己喜欢的物品贴上价格标签。
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说一说。
师:想一想在“小小存钱罐”这一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翻书看一看)
二、组内交流。
师:把你学会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请听好要求:(1)、组内交流时要认真听别人说,随时补充自己整理的知识。(2)、各组选出整理的最优秀的一个同学,准备组间交流。
三、组间交流。
四、自主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知识,那你会用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吗?老师带你到超市里去购物,好吗?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带有价格标签的物品。
1、学生自由购物。
2、交流购物情况。
师:说一说:你都买了什么?一共花了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通过购物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课本中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下一步即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
3、定额购物。
(1)拿10元钱买“拖鞋”和“闹钟”,够不够?为什么?
(2)拿20元钱可以买到哪些物品?为什么?
五、综合练习。(作业纸)
六、丰收园。
师:下面我们就要根据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和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在小组内评一评。请听好老师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评一评看一看,你应该得到哪个苹
果?
2、然后在小组成员都同意你可以得到的苹果上涂
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评的最认真、最公平?
4、小组自评,教师了解情况。
5、展示评的结果,看是否真实公平。
师:老师看到有的苹果还没有被涂上颜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把剩下的苹果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你能行吗?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七、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 大 海 边
_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道小括号,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笔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四、教材编写特点:
1.以海边活动为素材,主题鲜明有趣。本单元借助孩子们喜欢的捉螃蟹、摆贝壳、参观水族馆、游览标本馆、购买海洋纪念品等一系列海边活动的素材,使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始终体验着大海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对数学知识主动探索的兴趣。这一编排再一次体现了教材由“故事串”引发“问题串”的特点,把计算教学和实际应用自然的结合到一起。
2、重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本单元的计算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在探索100以内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估算、口算、笔算都成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拓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空间。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素材选取有趣广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练习的设计既有连一连、填一填、辨对错等书面完成的形式,也有摆一摆、小游戏、讲数学故事等数学活动的形式。采用的素材也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涉及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动物世界、童话故事、手工劳动等。活泼而科学的练习设计,会让学生在巩固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计算的目的,享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本单元设有五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小朋友在礁石边捉小虾小蟹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并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第二个信息窗,根据小朋友在海边用贝壳摆轮船、帆船、海鸥等信息,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第三个信息窗,通过学生参观水族馆,看到两个鱼缸中不同颜色、不同数量的鱼,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四个信息窗,围绕参观标本馆的主题,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方法。第五个信息窗五创设了妈妈带孩子去买纪念品的情境,学习加减混合运算,认识小括号,学习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小朋友在大海边活动的不同情境所形成的“情境串”,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组成本单元具有逻辑联系的“问题串”。促使学生不仅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构建起完整的认知结构。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情景图众多的信息中选择有用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单纯的计算教学,让学生体会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2、重视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
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培养儿童自信心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索。在教学口算和笔算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学生探索出的多种计算方法中,哪一种更合理更科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的计算中体会和比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
3、让学生经历直观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运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直观操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计算速度不宜提过高和过于统一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热情的帮助和鼓励,允许他们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采用多样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多样的练习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练习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练习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本单元建议课时数:17课时。
第一课时
大海边 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7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自主练习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估算的方法。
2、经历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3、体验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那肯定喜欢到海边去玩。对吧?海边还有可爱的小虾和小螃蟹呢,想不想去看看它们?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些什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天空中有多少海鸥?
他们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沙滩上有多少只小螃蟹?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他们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螃蟹?
他们捉的虾多还是螃蟹多?
螃蟹和虾一共捉了多少只?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虾?
师:你能用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一共有多少只小虾?”这个问题吗?自己试试看?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关注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 的想法和算法。
3、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各小组选代表发言,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先算26+10=36,再算36+2=38。
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
用竖式计算,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 、自主探索“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螃蟹?”的算法。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虾”的问题,那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螃蟹吗?
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解答并将课本上的竖式填写完整,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法用竖式来计算的方法。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小亮和洋洋搭积木,小亮搭了25块,洋洋搭了34块,你能 算出他俩一共搭了多少块积木吗?
2、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帮助小壁虎。(自主练习第3题)
小朋友再动物医院了看见几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你能帮助他们接上自己的尾巴吗?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到展示台前展示。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回顾学习内容。
五、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大海边 100以内数的加减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算法。
2、培养学生根据信息图选择,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大海边的信息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看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需要用到我们学过的知识,好吗?
二、自主练习。
1、第5题是引导学生编数学故事的题目,先让学生看图编一个包含数学信息的小故事,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2、第4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方法,交流时,说一说自己用了哪种方法计算的。
3、第6题是一道开放题,可充分利用图中的物品让学生任选两种自己喜欢的东西,算算需要多少钱。然后学生进行交流自己买东西的情况。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的数学游戏。
4、第7题是学生动手操作的题。图中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三角形。练习时,可让学生用这些图形摆成一个图案,再自主地进行拼摆,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些漂亮的对称摆的形式,教师要特别给以表扬,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对称美。
5、第8题是一道星号题,引导学生找规律填空。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不作为统一要求。第一组的规律是每一横行两边的数之和等于中间的数;第二组的规律是从第二行起,每一个数(每行两边的1除外)等于上一行左上方和右上方两数之和。在探索规律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数学的形式美。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三、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大海边 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信息窗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情境图让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大海边我们已经知道小朋友捡了许多小虾和小螃蟹,想不想再到大海边去玩?恰好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海边玩呢,你们看,他们玩的多开心!
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信息?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
2、摆海鸥比帆船少用几个贝壳?
3、摆海鸥比轮船少用几个贝壳?
4、摆轮船和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
5、摆海鸥和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
有些问题可直接口答,有些教难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中,以后解决,与两位数减法有关的知识师生共同关注。
二、解决问题
1、解决“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的问题。
学生列式为:47-32=
合作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间交流,可能出现以下算法;
(1)口算;
(2)列竖式。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算法,你们真爱动脑筋,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呢?为什么?
2、学生独立解决“摆海鸥比帆船少用几个贝壳?”的问 题。
交流自己的算法。
3.引出课题。
师:咱们今天学的减法的计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
三、拓展应用
自主练习的第3题,帮小鸟找家,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爱心。
四、课堂小结
五、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大海边 两位数的减法练习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的自主练习1、2、3、5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海边玩贝壳的时候,我们又学了哪些本领?今天咱们在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更努力,学的本领更大。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这是一道先估一估再计算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估计第二层和第三层有多少本书,然后让学生交流估和结果和方法。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要注意渗透估计的方法和策略,即根据第一层有12本书为标准,估计出第二层大约有24本,第三层大约有48本书。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估计的结果提出有关加法或减法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先估一估,再进行计算。
2、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选择自己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交流。
3、自主练习第4题是一道推理计算题。它既巩固了前面学习的加减法计算,又沟通了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最后一道题目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唯一。教师在引导时,不但要关注学生答案是否正确,更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体验数学思考的乐趣。
4、第5题是根据小熊吃香蕉的连环画编一个数学故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编出有趣的数学故事,提出问题并解决。对学生的评价注意多角度,既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得当,也要关注到学生的表达是否生动完整等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堂小结
四、教后反思
第五课时
大海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情境图的信息是开放的,根据问题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第6题
这是一个包含着乌龟、小螃蟹等多个信息的综合情景图。练习时,要先让学生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引导学生选择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
二、“聪明小屋”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本题可让学生先写一写,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本题的答案是“15个”。
三、课堂小结
四、教后反思
第六课时
参观水族馆——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笔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54页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经历100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具盒、挂图。
教学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水族馆吗?老师也去过,真是太有趣了!我还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想看吗?(出示挂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你发现了什么?(左边的鱼缸有红鱼和黄鱼),你还发现了什么?(右边的鱼缸有黄鱼和蓝鱼)。
2、出示统计表格,提出问题。
我分别把两部分鱼作了一下统计(出示左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生答,师板书:左边鱼缸有多少条金鱼?右边鱼缸有多少条鱼?)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谁来列算式?(生答师板书算式)
14+28=()(条)
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们是用小棒摆出来的。(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4根加8根得到12根,把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3捆加在一起。)
生:我们是列竖式来计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并详细讲解4加8的进位在竖式中的表示方法,有学生可能从个位加起,也可能有学生从十位加起,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下从哪边开始好一些,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总结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那么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解决第二个问题:右边鱼缸有多少条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师:谁愿交流一下你的算法?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使学生经历算法优化的过程)
(3)老师也喜欢用列竖式的方法。不过在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自主练习。
(1)课本56页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意编出数学故事,并解答。
(2)课本56页自主练习第2题。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56页的自主练习第3题、57页的第6题、聪明小屋。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算法多样化,算法自优化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去了水族馆,我们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巩固一下。
二、 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前两道题可以找两生到黑板上做题,后四道让学生独立做题,注意要在横式下面列出竖式做笔算,最后还要把得数写在横式的等号后面。
2、自主练习第4题,火金睛辩对错。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火眼金睛看一看这三道题对吗?不对错在什么地方?你能告诉大家吗?
3、自主练习第5题是连线题,呈现的是大章鱼捉小章鱼的画面。练习时,除让学生了解题意并正确的解答外,还可以介绍有关章鱼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4、自主练习第6题呈现的是给希望小学捐书的数量统计表。练习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会正确地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如一班捐了多少本书?二班捐了多少本书?等。要以变换不同的方式,如可以同桌两人合作,我提问题人你来做,再交换进行,最后看两人共提出并解决了多少问题。总之,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如果学生提出了有关退位减法和混合运算的问题,可以放在问题口袋里,待学习了之后再解决。表中渗透了统计的思想,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教育。12345678910111213141516
5、聪明小屋,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选择。该题渗透了代数思想,可以以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本题有8种填法,小猫代表的数可以是1、2、3、4、5、6、7或8,小猪代表的数依次是8、7、6、5、4、3、2、1。如果有的学生说到0或9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是0。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有哪些填法,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总结思考方法;怎样想既不遗漏也不重复?使学生逐渐学生学会有序地思考。
三、 课堂小结
四、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58页信息窗4,自主练习1、2题58页——60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观察情境图,整理信息、提出问题。(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到了水族馆,这里可大了,今天我们到它的标本馆看一下好吗?看看在这里你能发现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
2、 整理信息
师:谁来做解说员给大家介绍下这些海洋生物标本好吗?
3、 提出问题
师:通过解说员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海洋生物标本,那么根据你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1)水族馆里的鱼类标本比虾类多几种?
(2)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种?
(3)虾类和鱼类共有多少种?
(4)………………
等很多种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我们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水族馆里的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几种?谁来列出算式?(根据生答,教师板书:72-56= (种))
师:到底多多少种呢?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觉这个问题呢?小组合作开始吧!
三、 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们是口算的…………
生:我们是用小棒摆出来的。(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2个减6个不够减,要把7捆解开变成10根,再和原来的2根加在一起12根从这里面去掉6,注意原来的7捆要变成6捆,)
生:我们是列竖式来计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并详细讲解2减6的退位减在竖式中的计算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总结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那么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解决第二个问题: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几种?(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及其道理。)
(3)师:谁愿交流一下你的算法?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使学生经历算法优化的过程)
(4)老师也喜欢用列竖式的方法。不过在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个位不够减速,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四、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比寿命。
引导学生根据其中的数据提出“大象的寿命比骆驼长多少”等类问题,列出算式并注意交流算法。如果有的学生提出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明求两种动物的寿命和是没有意义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其它动物的有关信息,提出比较寿命长短的问题,进行拓展练习,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又巩固所学生知识。
2、自主练习第2题,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再一次让学生经历算法自我优化的过程)
42+19 50-38 64-46
55-26 91-62 70-35
34+12 29+8 62+26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反思:
第九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减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60页——61页第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的笔算方法。
2、经历算法自优化的过程。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上一节我们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 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
把得数是48的涂红色,得数是35的涂绿色。然后集体计正。
2、自主练习第4题。花儿笑了。
将得数相同的算式进行连线的题。通过水滴浇花的有趣的练习形,进行笔算和口算的综合练习。练习时要将每个算式的得数算出来。
师:风儿送来了小水滴,小水滴飘向美丽花朋友,你能帮小水滴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3、自主练习第5题。小红跳了多少下?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根据图中小朋友跳绳的的情况,让学生获取需要的信息提出问题再解决。在教学时要注意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合适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其次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此外教师可根据实际,将此题变成一个课外的实践活,在学生活动中获取自己身边的,现实的数学信息,进而能提出问题并解决。
4、自主练习第6题。口算题。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5、自主练习第7题。说说你想怎么往后摆。
这是一个照图形规律排列的题目。该题的规律比较开放,可以按“一只小猫,一只老鼠,一只小猫,两只老鼠,一只小猫,三只老鼠,的规律排列,也可以按“一只小猫,一只老鼠,一只小猫,两只老鼠,一只小猫,一只老鼠,一只小猫,两只老鼠的规律排列。学生可能还会有不同的规律排列,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可以给予肯定。
三、 课堂小结:
四、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的混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62页自主练习第8题、聪明小屋等习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练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第7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退位)的混合练习
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题目。题中呈现了折纸鹤和送幸运星两个情境。练习时要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看懂图意,然后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各种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问题,在学生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同时,可结合这一题目对常常生过进行爱护幼小的教育。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聪明小屋
此题利用所给数字,组成加法或减法算式的题目,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教学时要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可能一个一个地去算,有的可能一看个位不行马上就换下一个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凑数的方法,遇到的问题等。该答案不唯一,有四种算式,24+65=89,89-24=65,98-42=56,42+56=98。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
大海边 信息窗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的信息窗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法式题的计算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4、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课前准备:
挂图或者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师:小红和妈妈在青岛玩了好几天,明天就要回家了。小红想买一些纪念品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她和妈妈来到了海边……(出示信息窗5)
师: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信息窗,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妈妈让小红用50元钱去买海螺和珊瑚,你能帮她算算还剩多少钱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试着算一算。
师:谁想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小红解决问题的?
大多数学生会运用以前学习的知识,列出连减的算式,用连减的学生可能会写两个竖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把两个竖式合写成一个竖式。在探索出正确的连写竖式后,引导学生讨论:竖式分开写和连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如果有学生先算出海螺和珊瑚一共多少钱,再用50去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
师:如果我们要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来写,还要先算13+17,怎么办呢?大家能不能创造一种办法,试试看。
让学生自己去创造符号,经历创造的过程,只要学生能想到在加法部分做个标记的都要给以表扬。
学生汇报自己的办法。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很棒!但是一人一个记号,是不是太乱了?数学家选择了用“( )”这种符号来表示,(板书括号)大家看这样行吗?
师:有括号的算式写竖式该怎样写?为什么?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括号的作用。同时告诉学生50-30很容易口算出得数,就没有必要再写竖式了。
师:对,算式里有小括号,我们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如果小红要买海豚玩具和贝壳,你知道还剩多少钱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用连加或加减混合运算才能解决的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写出连加的竖式,最后与连减的竖式进行比较。
2、自主练习第2题。先请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重点交流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
3、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找出错在哪里,并把错的改过来。
四、联系实际,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五、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时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6733.html
相关教案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_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4
- 加减混合数学题100以内_《加减混合》
-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找规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
-
[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详细阅读
一. 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二. 教学目的: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三. 教学重点: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五,教...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详细阅读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2)...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详细阅读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 物体分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情感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师:小朋友们,...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