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家园教学设计一年级】《快乐的家园》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姓名孟洁
年级一年任教学科数学时间
课 题
<<快乐的家园>>第(1 )课时
通过“快乐的家园”情景图理解1~10各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小小足球场”情景,让学生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
1. 知识
经历从日常中抽象出的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数量的1的物体,认识1~10各数;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2. 能力
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
3. 情感
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体会交流的乐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力。
教学准备
二幅情景图(教材第4页主题图),1~10的数学卡片。教学课件
学情反思知识点反思教法反思学龄前儿童对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基数这一范畴内,如家里有几个人,数数有几本书等等,而对序数的认识较少。因而这部分内容也很重要,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几个”与“第几个”的联系和区别较抽象,所以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需要在教学中引起重视。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理解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对序数的认识较少,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几个”与“第几个”的联系和区别较抽象,通过“快乐的家园”情景图理解1~10各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通过“小小足球场”情景,让学生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
通过“快乐的家园”情景图理解1~10各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小小足球场”情景,让学生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活动
教学预设学情预设教学生成一、激发兴趣,引入新知
1.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有一位小动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猜猜它是谁?
(出示机灵狗)
2.师:原来是机灵狗。机灵狗给我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能发幅的图的奥秘?
(出示“快乐的家园”情景图)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认识基数与序数。
1.出示“快乐的家园”情景图
师: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机灵狗一定非常快乐。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有多少?和同桌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①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上的哪些东西的个数是1?
师:谁还有补充?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师小结:你们真会发现,找到了许多个数是1的事物,这些事物我们都可以用1表示。(出示数字卡片1)1的威力非常大,它不仅可以表示单个的一个萝卜,也可以表示由许多个萝卜组成的一筐萝卜(板书);还可以表示一颗小草、一座高山。
师:你的身体和周围,还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
②师出示一本书,问:这是什么?
(1本书)
再拿来一本书,合在一起。
问:一本书和一本书合起来是几本书? (2本书)
可以用几表示?(用2表示)
师出示数字卡片2。123
师:谁来说说2还能表示什么?
你们身上有什么可以用2来表示?
①请同桌同学分别说明3能表示什么?4能表示什么?
②再从1~10各数中选1个数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2.出示“小小足球场”情景图
师:机灵狗把我们带到了小小足球场。场上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比赛,每个运动员身上都有一个数,这个数表示什么?(号码)
小结:对,衣服上的数可以表示号码,也可以表示是第几个运动员。
师:有几个号码?
有10个号码就表示有10个运动员。
师:想一想,比赛结束后,他们会按什么顺序排队呢?谁愿意当当小队员来排队?
师:请10个学生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来当运动员。
听老师口令排队:按1、2、3、4……的顺序排好队,看谁排得又快又好。
请小朋友看一看:你喜欢几号运动员?他排正确了吗?你自己数一数。
从1号到这个队员一共有几个运动员?
师:我们要向这些小运动员学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练好身体,学好本领。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1.游戏:我说你站
(1)老师发出口令,学生起立表示。
(2)请从前面数的第4个同学起立。
(3)请从后面数的第3个同学起立。
师:为什么这两次站起的是同一个人?
(4)请从左数的第5个人同学起立,请右边的5个同学起立,比比看有什么不同?
(5)指定一个同学起立,说说自己是第几个。还可以说是第几个?(从左数是第3个,从右数是第5个)
2.小调查:
(1)把家里能用1~10的数字来表示的物体,记下来说给爸爸妈妈听。
(2)“1”可以表示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一筐萝卜,咱们身边还有哪些情况跟这个一样?
学生猜测:我猜是小狗、小猫。
学生怀着好奇观察主题图。
观察主题图1,有目的的独立寻找其中的信息。组长负责,分小组讨论交流。
把寻找到的信息试着概括概括成一句话。
生一:图上有一座房子。
生二:图上有一棵大树。
生三:图上有一条小船…
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继续发现:
生一:图上有一筐萝卜。
生二:图上有一座高山。
…
学生寻找身边的“1”。
生一:我有一个头,可以用1表示。
生二:我们在一间教室,可以用1表示。
生三:教师里有一个老师,可以用1表示。
在教师引导下观察“2”的组成及形成过程。
说说“2”的意义,举例说一说。
生:两只手,两只耳朵,两个眼睛……
说一说“3、4”各表示的意义。
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观察主题图2,提出序数的问题研究讨论。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学生参与“排队”活动,按口令排队,并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按10、9、8、7……的顺序排好队
有想法,并用实际活动来验证。
学生回答后,全班验证。
明确游戏规则,运用数的知识进行游戏。
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基数和序数和不同,体会到序数的相对性。
我猜是小猫;可能是狗。
生一:图上有一座房子。
生二:图上有一棵大树。
生三:图上有一条小船。
生一:图上有一筐萝卜。
生二:图上有一座高山。
生一:我有一个鼻子,可以用1表示。
生二:我有一个嘴可以用1表示。
……
生:两只手,两个眼睛
......
十名学生每人拿一数字卡片,自由站好排,学生根据眼前的排队情况能很快明确基数与序数的区别。123
板 书 设 计快乐的家园12345678910拓展练习1. 数一数,画一画
2. 圈一圈
3. 你能用数字来表示吗?
课后反思1、学生对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理解有些难度,要继续加强。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3、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很浓。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364.html
-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找规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
-
[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详细阅读
一. 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二. 教学目的: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三. 教学重点: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五,教...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详细阅读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2)...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详细阅读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 物体分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情感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师:小朋友们,...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