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上册摘果子教案】“摘果子”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p26
教学目标:
1、通过摘果子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并学会“-”的读法和用法。
2、借助“摘果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师: 一篮水果 、5张苹果卡片。
学生:每人5张小卡片(苹果、桔子、桃子)。
设计思路:
学生对减法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幼儿园里已经接触10以内的减法,但是对减法含义的理解还是有困难,对减法含义的理解是这节课的重点。
以学生平时喜欢吃的水果进行导入,通过摘果子的情景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减法的模式,使学生理解减法含。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从简单的计算题中引导到生活当中来,说生活当中的例子,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为今后学习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师:好,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引出课题:《摘果子》。二:构建新知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5个苹果。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教师演示摘走了2个苹果。你看到了什么?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教师引导用:还有几个?还剩几个?现在有几个?等句子来提问。4、让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出图意。板书:原来有5个苹果,摘走了2个,还剩几个?3、图意转化成算式。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叫什么?怎么读?师: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三、活动中巩固新知1、教师课前准备了一篮桔子,请学生来拿,要求一边拿一边用三句话来说一说。2、活动:摆一摆要求一边摆一边用三句话说一说并列式计算。(1)、师示范摆。(2)、合作摆。 (3)、自已摆。3、看图说一说。(1)、书上26页做一做第2题。(2)、书上27页练一练第2、3、4、题。4、看图做一做。书上26页做一做第一题。四、实际应用1、 师:小朋友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 师:像这样的减法算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你能举例子说说吗? 五、质疑 六、师生评价。 学生会说:喜欢。 学生看图说话:有5个苹果。 学生说:老师摘走了2个苹果。 学生可能会问:老师摘走了几个?还剩几个? 练习说图意。 让学生试写算式。请一位学生板书。学生可能会说:减号 读作减 同桌互说算式的含义。 仔细观察同学的表演,根据同学说的三句话列式计算。 学生跟着摆。一个同学摆一个同学说并列式。自己边摆边说并列式。 先说说再列式。 要求独立完成,有困难的个别提问。 学生可能会说:我学会了减法。我认识了减号。我会列减法算式了。 学生举例子并列式。 学生提问题。 学生自评,互评。 以平时学生喜欢吃水果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减法的模式。分层布设分步引导,减缓坡度。三句话三个步骤,一句一句地引导,一句一句地落实。这里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提问题的习惯。 尝试写算式为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引出减号。 理解算式各部份的含义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减法的模式。 从直观教具过度到具体实物,并用语言进行描述,使学 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通过分层摆一摆,说一说加深巩固减法的含义,及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并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教学反思:12
一年级的学生还末受过严格的课堂常规训练,因此本节课的一个行为重点是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的习惯。又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减法的模式,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
1.培养听的习惯
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听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会学”的前提是学会“倾听”。学生听课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习其他环节和学习效果。首先,要培养学生听老师说。通过听老师说可以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课堂上教师可以变化声音的高低、速度以及口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用一些简短的话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耳朵听仔细了吗?”还要学会倾听同学说的话。如在这节课上我时常用这样的话问学生“谁能重复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话?”、“刚才这们同学说得对吗?”、“谁能帮他纠正一下”。用诸如一些问题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学会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2.培养说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每位教师改变已往传统的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说的氛围,让学生敢说、愿说、有时间说、有机会说,说的有序、说的有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说。如“摘果子”这节课,说三句话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通过说三句话促进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减法的模式。如何使学生能完整地说出这三句话,这又是我本节课精心设计的一环。分三个步骤:第一步,贴出5个苹果,让学生说出第一条信息“有5个苹果”;第二步,请学生摘苹果,让学生说出第二条信息“摘走了2个苹果”;第三步,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第三句话“还剩几个苹果?”。最后请学生把三句话连起来说。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分层布设分步引导,使学生从会说一句话到二句话再到三句。本节课我把说落到了实处,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说,还留给时间让学生互相说。使学生说的彻底,说的明白,从而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
3、培养操作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操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然而要让一年级的学生按要求摆,有目的操作却实是一大难题。如果课堂把握不好就会乱哄哄的,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已课堂上操作步骤应有梯度,应循序渐进。如“摘果子”这一课我设计了如下的操作步骤:第一步,让学生跟着老师摆;第二步,按老师的要求摆;第三步,自己自由的摆。采用从扶到放,循序渐进的操作步骤,使学生都能真正操作起来,让学生从摆一摆、说一说当中构建减法的模式,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在学完“摘果子”这节课后,我请学生来说一说平常碰到的哪些问题是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的,并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能力重在培养,常规重在训练。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课堂定会变得有生机、有活力、有朝气,我们的孩子定会得到全面发展。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26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