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
  2.学会畅所欲言地表达,引导学生在交流、辩论过程中逐步澄清认识,明白道理。
  3.会读会认本课字词,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寓言,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故事《掩耳盗铃》,知道了寓言是用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教训,课后你还收集了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我回家看了“亡羊补牢”。
  生:我还知道“班门弄斧”。
  生:“叶公好龙”、“杯弓蛇影”。
  生:“滥竽充数”。
  师:你看过“滥竽充数”的故事,能不能给大家讲讲呢?
  生:滥竽充数就是讲……(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讲述故事)
  师:你很不错,能够把自己看过的故事记在心里,并且大大方方地讲给大家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则寓言――滥竽充数。(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认准生字“滥、竽”,课件展示竽的图片,了解“竽”是古代一种竹制的乐器。
  [复述故事鼓励了学生自由表达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连词划出生字。
  2.小组交流自己认为比较难记的生字,并想办法记住。
  3.集体检查:
  投影生词――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装腔作势     腮帮   挨个    溜走
  师:你认为读好这些生词需要注意些什么?
  (给学生自己读的时间)
  生: 我们小组的同学在读“滥竽充数”的时候“充”的音发不准,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充发音时要把口圆起来,不要发“称”的音。
  生:装腔作势的作是作业的作,不要和做事情的做混了
  生: 挨个的挨是一声的,不要读错。
  学生开火车认读生词。
  [识字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三)品读中感悟寓意
  1.了解故事大意,提出学习问题
  请4个同学分别读四小节,想一想《滥竽充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有什么疑问。
  师:读了课文以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什么能留在吹竽队充数?
  生2:南郭先生是怎样在吹竽队里充数的?
  生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2.四人一小组讨论问题。
3.交流思考题:
  问题1:
  学生用书上的句子回答“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人多南郭先生不会吹,也不会发现。
  问题2:
  (1)学生读课文,教师投影出示:
  “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伍里充数”。
  a学生边读边表演这句话。
  b师引导:哪一个词概括了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队伍里充数的?学生找出“装腔作势”。
  c(出示插图)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装腔作势的?学生看图自由说并朗读此句。
  (2)齐读第二小节:
  (3)过渡:南郭先生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被人发现,后来为什么要逃走呢?12
  [通过对“装腔作势”的理解突破课文教学重点,体会人物侥幸心理]
  问题3:
  (1)齐?⊥踅写刁牡娜艘桓龌灰桓龅卮蹈?他听。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2)仔细观察一下图,看看南郭先生逃走时的样子,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情,用“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开头,说一段话。
  (3)交流。
  4.揭示寓意:
  师:学了寓言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欺骗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师: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生:有的时候我没有背过课文,最怕老师一个一个的检查了。
  生:我去学钢琴,每次老师都要单独检查,如果我没有练好就很怕去上课。所以我总是抽时间练好琴,不做“南郭先生”。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这也是个性化阅读的体现)
  (四)拓展延伸,深化寓意
  师: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不会吹竽,所以只好逃走,那后来怎样了呢?请你根据课文所表达的寓意展开想像
  生1:后来,人们都知道了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是个骗子,齐泯王知道后大怒,抓回南郭把他关  进牢里。
  生2:南郭先生逃到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没听过吹竽的声音。于是南郭先生就吹竽给国王听。南郭先生便又装模作样胡乱地吹起竽来。那国王眯缝着双眼,装作懂音乐的行家,还不时指指点点地称赞:“好!好!”(续编的故事保持了寓言的风格,说明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教师总结:同学这节课不仅读懂了寓言故事,而且还知道了不能像南郭先生一样混日子,要做有真才实学、有本领的人。

教学反思
  1.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表达。本课复述故事、续编故事鼓励了学生自由表达的兴趣,学生在续编故事时不仅保持原意:讽刺没有真才实学的南郭先生混在行家里面充数,而且还讽刺了一位“滥竽充数”的国王,这是学生在深入理解寓言的含义以后生发出来的想像,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风格,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2.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强调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本课“装腔作势”一词形象地揭露了南郭先生不学无术、混饭吃的丑陋嘴脸,因此我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在模仿动作中真切地感受到南郭先生做贼心虚的心情,这一段的交流与品读对于进一步理解寓意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
  3.三年级识字教学以养成主动识字习惯,逐步提高主动识字能力为主,因此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造自主识字机会,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适当点拨、有重点地指导认字,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效的认字、记字方法。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28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