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推敲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师: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南针,还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说“休”这个字,一个人正靠在树木边上。
  师:汉字有意思,词语更有意思。如“左右”一词,怎么理解?(生举左手,生再举右手)但如果将词语放到句子里,“我左右不了你”,意思就大不相同了。再比如说“东西”一词,哪些是东西呢?
  生:语文书、教棒、粉笔……
  师:老师是东西吗?
  生:你不是东西!
  师:这不是骂人吗?(生众笑)
  师:你看,汉语是多么有生命力呀!就连外国人也觉得汉语特别有意思。再如“斟”、“酌”,本来都是表示“倒酒”,但两个字放在一起就表示“研究”的意思了。
  师:再看一个“推”、“敲”。如果你要推门?(生演示)这需要手向前发出力;如果你要敲门,(生演示)这需要用手去撞击。但“推敲”在一起时就表示“斟酌、研究”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推敲》这篇课文。

  赏析:语文的学习重在一个“趣”字,教师教得有趣味,学生自然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得趣味。贾老师教学伊始,并没有急于出示课题,而是饶有兴致地同学生说起了这有趣的中国汉字。从“休”到“左右”至“东西”,学生时而点头称是,时而议论纷纷,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精彩作答。这不仅让学生们在享受愉悦的同时学到了许多的语文知识,而且还通过这样的学习,增强了孩子与汉语言文化的亲和力,与语文的亲和力,并更加有意识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推敲、斟酌语言文字。可谓一举三得。
  语文的学习还重在“熏陶、感染”。在贾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可以聆听到贾老师严肃但不乏情趣化的教学语言,可以直视到贾老师身体力行的教学行为,而且可以感受到贾老师对于语文教学所特有的情愫,也可以在贾老师对于学生的浓浓爱意中受到感染。而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才使得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了深而广的影响。

校研究课《推敲》教学案例
师: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南针,还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说“木”,在以前是这样写的(师板书,画“木”),再比如“休”这个字,一个人正靠在树木边上,还有“步”字(二止,象人之双足一前一后),以前是这样写的(师板书,画“步”),两只脚叠加在一起。

师:汉字真有意思,词语更有意思。如“左右”一词,怎样理解?(生举左手,生再举右手)但如果将词语放到句子里,“我左右不了你”,意思就大不相同了。再比如说“东西”一词,哪些是东西呢?

生:语文书,教棒、粉笔……

师:老师是东西吗?

生:你不是东西!

师:你不是在骂人吗?(众生笑)

师:你看,汉语是多么有生命力呀!就连外国人也觉得汉语特别有意思。再如“斟”、“酌”,本来都是表示“倒酒”,但两个字放在一起就表示“研究”的意思了。123

师:再看一个“推”、“敲”。如果你要推门(生演示)这需要手向前发力;如果你要敲门,(生演示)这需要用手去撞击。但“推敲”放在一起时就表示“斟酌、研究“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推敲》这篇课文。

评课:

为什么我们有些语文课堂显得沉闷、毫无生气?

从这一教例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我们何曾像这位老师一样把“语文”当“语文”来教,我们何曾像这位老师一样激起学生从心底里发出的对汉语的那份由衷的热爱?《推敲》一文的导入,留给学生的是“语文”,充满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洋溢着悠悠语文情的“语文”,这样的“语文”会成为学生的心中的常青树,永远枝繁叶茂!

1.浓浓语文味——“树”的主干。

老师一张口就是“语文”,与学生短短地几次对话涵盖的信息量大:“木”、“休”、“步”古字的样子及它们的字源解说,“左右”、“东西”在不同语境的意思,“斟”、“酌”、“推”、“敲”的本义及其它们分别连成词语后的意思。这一切,既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既是老师厚实的教学功力的显现,更是他教学大智慧的尽现。

画“木”、“休”、“步”的古字,解释其由来,汉语的生命力如种子破土在老师的“画”、“说”中悄悄显现,语文味由此弥散开来……

“汉字真有意思,词语更有意思。”老师来了个承上启下,由汉字自然过渡到词语。“左右”、“东西”在不同于语境的意思,老师分别采用了:让学生动一动(学生举左手、右手)、举例子:“我左右不了你”;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东西?”“设陷”:“老师是不是东西?”反问:“你不是骂人吗?”等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汉语的生命力。老师像一块磁石,将学生们吸引到“词语”这方神奇的领域,在互动、交流、谈笑中,词语的生命力如小树拔节逐渐蓬勃起来……语文味亦愈来愈浓……

最令人叫绝的是,老师将《推敲》一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斟酌”拎出来,分别解释“斟”、“酌”、“斟酌”的意思,由此引出与它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的词语“推敲”,从而导入《推敲》一课的学习。他目光敏锐:将“斟酌”、“推敲”连在一起;他的心思细腻:他像一位魔术师让学生在“分分”、“合合”中,在“推推”“敲敲”中充分感受到汉语的生命力,它如一棵参天大树在学生心间蓬蓬勃勃了。课堂上弥漫着氤氲的语文味……

2.悠悠语文情——“树”的枝叶。

“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南针,还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文字。”课伊始,情已生。老师由四大发明引到汉字,三言两语,便激起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中华情油然而生。接着,他画古字、释字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随后以“左右”、“东西”两个词语为例,让学生在浑然不知中生情。汉语的确很有意思: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用得不好还会闹笑话,学生在“东西”一词的教学中,在哈哈大笑中,汉语情已溢满心间。最后,以“斟酌”引“推敲”,老师知难而教,巧妙引导,让学生更生汉语情、师生情。因为爱,所以懂得。老师从学生学习的难处“斟酌”一词入手,从全文的文眼入手,我们可以想象他会怎样带领孩子们在语言文字中去体会贾岛的“斟酌(推敲)”,去实践“斟酌(推敲)”,去深化“斟酌(推敲)”……而“你看,汉语是多么有生命力呀!就连外国人也觉得汉语特别有意思。”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更将“我是中国人,我为拥有如此生命力的汉字”的种子撒向孩子的心田,并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中扎下了根。此时,中华情、汉语情在学生心间升腾。123

这样充满语文味、语文情的导入,“推敲”已蕴含其中,学生在理解、运用词语时不要“推敲”吗?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后,他们以后用词用句能不“推敲”吗?这与所授新课《推敲》所要表达的主旨也是不谋而合:诗人贾岛为“僧敲月下门”中用“推”还是“敲”而痴而狂(进城路上苦苦思索,如醉如痴,横冲直撞韩愈的仪仗队……),他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呀!

汉语是有生命力的,我们的课堂也是有生命力的。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满腹经纶的智者,字的来源,词的多种意思随手携来,从老师嘴里流淌出来的是思想、是机敏、是幽默。他能让人豁然开朗,让人柳暗花明,让人峰回路转,让人如沐春风。我们又看到了一位充满童心的仁者。他用儿童的方式“说”语文:画古字“木”“步”、设“陷阱”释“东西”,演“推”“敲”等。唯如此,汉语的生命力才这样“蓬勃”,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27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