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学情分析】诗歌教学,情字当先——《种子的梦》评课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要真正让学生学懂、学好一篇文章,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叶老师坚守“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学理念,以情字当先,通过“情境创设、了解背景、品词析句、感情朗读、启发想象、延伸拓展”等形式触动学生的真情,从而体会诗人丰富深邃的情感。 。        
 一、情境创设诱情
一开始,叶老师问孩子:“你们有什么梦想呢?”用谈话来引入新课,把本课的重点定格在“梦想”上,紧扣住本单元的主题“心愿”。再加上叶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优美动听的音乐、以及种子发芽的鲜明生动的画面,诱发了孩子们想学、乐学的情感。                  
 二、了解背景助情
因为这首诗写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映了诗人柯岩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黑暗的年代,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永不放弃希望,在黑暗中不断积蓄力量等待梦想实现的思想感情。柯岩并没有把自己的这种情感直白地表达出来,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借种子的梦来表达。这种写法含蓄婉转,寓意深远,孩子们不容易理解。叶老师让孩子们交流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孩子们走进了作者,走进了那个时代,才能领悟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这就为本课的情感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品析词句悟情
作者的情感往往都渗透在文章的词句当中。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品味诗中的词句,如:从“冰冷冰冷的世纪”“褐色褐色的土地”这些重复的词语当中体会出作者苦闷的心情,领悟到这样的表达使感情更细腻,更强烈。
四、感情朗读激情
在情感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文情并茂的散文和诗歌,情感朗读可以把孩子带入文本所构建的情感天地、精神世界,触摸到作者的思想灵魂。
教学时,叶老师采用了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默读并批注、品读感悟、等多种多样的情感朗读方法,各种方法都自有其妙处,运用得很恰当。特别是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以教师强烈的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情感输入,使他们很快体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启发想象入情 
叶老师带着孩子们畅游种子的梦想,使得他们在人生刚刚启帆的时候就明白如何面对人生的失败与坎坷。当孩子们想象的翅膀遨游在梦想彩色的天空下时,他们才能充分地体验到种子的梦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充满生机与希望;他们才能明白“冰冷冰冷的世纪”冻结不了对梦想的热烈渴望,“褐色褐色的土地”阻隔不了对阳光雨露的万般思念。学习完文章后,叶老师再让孩子们想象:假如你是春风、冰雪,你会对种子说些什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这样的想象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大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文本内容,达到了文中有我,我心有文的水乳交融的境界,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只有孩子们走入了作者的情感,也才能送给种子那么多有个性的词——坚强、伟大、不屈……这些都是孩子们对文本,对作者情感的个性化解读。12
六、延伸拓展升情
本课结束后,叶老师布置了把自己的梦想写成诗的作业,由种子的梦延伸到自己梦想的实现,使孩子们被激发起来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叶老师捧着“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以情字当先,拓展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在这堂课中,我们看到了种子的萌发,听到了坚强的声音;看到了生命的跃动,听到了不灭的梦想;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激动的脸庞,听到了思维的撞击……叶老师用炽热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成功地开启了学生的心扉,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建议:
1、这首诗寓意深远,学生一定会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是否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带着问题去读书,思维、探究,交流,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诗歌的教学贵在整体感知,情感的激发。本堂课叶老师紧扣一个“情”字来教学,却没能以“情”来触怀,从教学效果来看,孩子们对作者丰富深遂的情感体会得还不够到位。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10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