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教学设计]《红树林》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红树林》写了作者在海南岛琼山看到的海底森林红树林如仙境般美丽迷人的景象,不禁陶醉在这幽静而又神奇的仙境中。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文章从几个方面层层深入的介绍了海上奇观——红树林。1、远观红树林。2、近赏红树林。3、红树林的繁殖。4、红树林的精神。从而进一步赞美具有红树林精神的人,本文的中心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升华。
学情分析
  红树林对于成都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我国仅在南方少数省区的沿海分布。学生们没有条件亲眼目睹红树林。但是,学生经过了四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初步学会了通过查阅图书、向他人咨询或上网等途径收集和处理信息,了解红树林的相关资料。但受年龄限制,生活范围比较小,阅历浅、时间少,认知水平和能力都非常有限,因而可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辅之以媒体,及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激发他们的探知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接触了学写提纲,本课将进一步学写提纲。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读出自己的感受。
  2.培养学生浏览课文和精读课文的能力。
 3.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读出自己的感受。
2.通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教学难点  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主题入手,引入课文
 1. 我们学习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奇观)我们一起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也观赏了浙江潮的雄伟与壮观。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我国南疆边陲的海南岛琼山去看一看。那里有一片海底森林——红树林。(板书课题)
2.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并且收集了相关的资料,一定对红树林有了自己的了解。(汇报收集的材料)
(意图:学生介绍了解到的红树林方面的知识并出示相关的图片,把大家带进那片神奇的世界里。)
过渡语:让我们打开想像的大门,在作者的带领下一起走进这片神奇的领地———红树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播放多媒体)
   2、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的红树林?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3、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三段。(边汇报边板书)
过渡语:作者在海南琼山看到的海底森林红树林,犹如仙境般迷人美丽,老师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走进红树林,下面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远观那绚丽多姿的红树林。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远看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雄伟壮丽)
   (2)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尊重学生的感受)
相机理解:  浸没、露出、浮荡等词展现红树林的动态美12
芳馨、婀娜、绚丽多姿
   (3)应该怎样读?(突出奇观的雄伟、壮丽,朗读适合用高昂的语调)
  2.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
  3.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自学剩下的部分。
   回顾学法:
(1)自读课文相关段落,想想课文中描写的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通过哪些词体会到的?(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3)想想该怎样读,练习朗读。
  4小组交流、汇报。
  5全班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意图:教学时采用有“扶”到“放”的过程,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先自学,在小组学习,渗透了精读课文的方法。)
第3自然段要点:体会近看时红树林的幽静、神秘。相机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等词语
第4自然段要点:体会红树林“胎生”的繁殖特点。
第5自然段要点:与开头照应。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战士。
四、总结学习,结尾升华
  如果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如果说不看看钱塘江大潮,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美雄奇的景象;那么,我们可以说:不看看红树林,就没有真正的看过奇异壮观的海。今天我们随着作者远观了红树林,近赏了红树林,还了解到他那在植物界中独一无二的胎生繁殖的特点。从中感受到了红树林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具有像红树林一样的精神,你能说说吗?此时你有什么
话想对大家说?
板书设计:
   涨潮
远看
   退潮
 红树林近看: 幽静神秘 奉献精神
 胎生: 随处生长

第二课时(略案)
一、总体把握
1.  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红树林景色的句子,并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
2.  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红树林的。
3.  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容探讨。
1.  你喜欢海南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红树林的?
3.  重点写了红树林的什么特点?为什么把它作为重点?
三、小练笔: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03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