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目录】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4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十一课: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连翘、拐杖、女娲、沾起、胳膊、蜈蚣、淳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章内容的感悟分析中,了解刘老师的人物特点和内心世界,学会与文本对话。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感受,了解作者心目中的刘老师,学会与作者对话。
  4.了解本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掌握一些写作知识与方法。学习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5.结合文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典型事例的感知,全面把握刘老师的性格特点。
     2.体会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
  难点:1.体会作者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2.懂得写人时应选取多方面的事例,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文字)。
  学生:了解作者苏叔阳,了解文章的背景。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话练习,导入课文
  教师:今天三分钟说话的话题是“我最喜欢的老师”,说说你心中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教师:在作家苏叔阳的学生生涯中也有一位让他至今还喜欢着的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的老师》中去感受一下这位身有残疾,却给苏叔阳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板书课题:我的老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情。
  2.同桌互查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3.小组讨论解决不明白的生字新词。(回忆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词典,平时自己积累)
  4.全班学生交流“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情”,教师相机评价。
  5.小结:课文选取了三个内容:刘老师的外貌、刘老师的教学、刘老师放风筝。这三个内容从外到内,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刘老师的特点。
三、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划分文章层次
  1.教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重点叙述了哪两个部分,哪一部分中的刘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3.小结:文章重点叙述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记叙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留给“我”的印象,另一部分是记叙课外活动时刘老师放风筝的两个场景。我们可以通过关键句理清思路,体味作者的写作重点。
四、细读课文,感悟积累
  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探讨。
  (一)刘老师的教学。
  1.再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认为能表现出刘老师性格特点的句子,并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
  2.小组交流:把你找到的这些段落或句子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
  3.组织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4.重点: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脚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①出示句子,读一读,思考从“撑地”“离地”“一转”“再转”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刘老师上课板书的艰难,烘托出刘老师对工作是这样的尽心负责、倾情付出。)1234567891011
  ②再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认真、负责)
  ③理解后有感情地朗读。(可个别读、小组读。)
  5.再探讨“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言之有理即可。
  (二)刘老师放风筝。
  1.重点: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①出示句子,读一读,思考从“笑着”“ 叫着”“ 拄着”“ 蹦跳着”“ 喊着”这一系列表动作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刘老师简直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还有浓郁的诗情,给文章染上了强烈的抒情色彩。这种浓郁的诗情,既体现在文章的人物塑造上,也体现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
  ②再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十分乐观。)
  ③理解后有感情地朗读。(可个别读、小组读。)
  2.小组交流:把你找到的描写刘老师放风筝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
  3.组织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五、走进课文,再识刘老师
  1.分析刘老师的形象:
  ①学生在文中画出描写或叙述刘老师外貌、语言的句子。
  ②讨论:这些内容表现了刘老师什么样的特点?(慈祥、忠厚和身有残疾。)
  ③学生发言,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2.师:“一股酸涩的情感”到底是怎样的感情?同学们心里为什么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情感?我们为什么更尊敬刘老师?
  3.思考:课文开头为什么要描写春天的景物,作者有何用意呢?为什么一看到这种情景,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和他的风筝?(突出了生命的活力,作者睹物思人,引出自己所想。衬托刘老师乐观向上,充满朝气与爱心的精神境界。)
六、总结教师:刘老师是一位身有残疾的老师,但他超越了残疾:课堂上机敏的自嘲,显示他并未被残疾带来的精神压力所控制;板书时的跳跃旋转,表明身体的缺陷并未影响他的工作;对祖国的深情、对学生的亲切,让人感受到他那博大的爱心;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更袒露出他那颗赤子之心,表现出他生命的健康和强壮。
  1.拿出你们的笔,也来学着写写你熟悉的一位老师的外貌或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一个情景。
  2.交流。
第二十二课:阳光很活泼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绯红、镶嵌、按捺不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3.抓住重点句子“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2.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文字、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疑问设置,导入课文
  教师:同学们能来尝试着补充一个句子吗?
  1.出示:冰融化以后是——(水)
  2.抽生回答。
  教师: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补充的,请你帮忙评价一下这个句子对不对?(出示:冰融化以后是春天。)1234567891011
  教师:是的,冰融化以后一定是春天!世界千变万化,答案一定丰富多彩,就像这个孩子的童心一样。让我们用一颗童心去看世界,阳光也会很活泼。(板书课题:阳光很活泼)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3.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绯红镶嵌震撼起伏荡漾公正蔚蓝开阔按捺不住
四、紧扣重点句,展开学习
  1.出示重点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
  2.自由朗读重点句(指名读、齐读),思考为什么爸爸说“阳光也可以很活泼”,从哪几段可以感受到阳光很活泼?
五、合作学习,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阳光很活泼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2.小组交流:把你找到的这些段落或句子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
六、观看日出,结合课文理解“阳光很活泼”
  1.播放课件欣赏日出,真实感受阳光。
  ①观看“日出”。
  ②讨论:此时的阳光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学生发言,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2.重点句子的理解,课件出示。
  ①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
  a联系刚刚观看的日出课件,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b再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本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特别是“闪”很有动感,也很有童趣。)
  d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融入自己的体会读。
  ②太阳像个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
  a联系刚刚观看的日出课件,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b再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特别是“起伏荡漾”很有动感。)
  d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融入自己的体会读。
  ③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
  a联系刚刚观看的日出课件,想象一下你眼中、心中的阳光像什么?
  b再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与美丽)
  d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融入自己的体会读。
  3.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关描写阳光的段落或句子,带着自己的体会与想象大声朗读。(赛读)
七、再读全文,体会插叙的作用
  1.默读课文,为什么爸爸要给老师写这样一封信?想想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2.师: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说明爸爸看日出的起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①把插叙部分提前,再自己读读,谈谈自己的想法。
  ②介绍这种写作方法叫做插叙。
八、再读重点句,理解含义,拓展延伸
  1. 出示重点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1234567891011
  2.齐读,说说对这句话的新的理解。
  3.想象老师第二天收到画和信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九、总结
  教师:“阳光很活泼”在老师眼中看起来是一个病句,可在亲眼看过日出的父亲眼中却是最美妙最灵动的句子,我们要珍视对美的感受,对美的热爱。学着尊重他人的独特感受吧。
第二十三课:信任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三个生字,理解新词:廉洁、跳跃欢吠、栅栏、小心翼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美好情感。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读文后的感想。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公路边的告示不仅把人们引向果林,采摘到丰富的果实,也使人们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文字、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告示”悬念,导入课文
  1.出示告示牌:“桃子→自采→五千米”
  2.教师:这个告示会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通过这个告示找到的是“信任”,我们也跟着这个告示看能找到什么。(板书课题:信任)
  3.教师:看了这个告示后,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那里的桃子真的能自己采吗?真的是五千米吗?真的有桃园吗?)
  4.教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入课文,慢慢解开疑惑。
二、自读课文,感知引疑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中哪些地方读不懂,勾画出来。
  3.想想课文中的“自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学习词语,积累好词
  1.出示本课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树荫丰实尽收眼底跳跃欢吠淘气栅栏根深叶茂沁人心脾
  2.勾画出你自己的好词佳句,小组交流。
  3.将收集到的好词佳句,摘录到“采蜜集”中。
四、抓住中心句,展开学习
  1.教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人信任的喜悦。”)
  2.看看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之情。
  ①学生自学,画出有关的语句,写体会。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全班进行交流。
  ②“告示”(简明、准确、及时的告示牌引导人们准确无误地来到桃园。)
  ③木桌上的留言。(“每篮桃子五元钱……放在箱子里。”)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你看到这段留言的时候,心情怎样?你为什么感到高兴?(为桃园主人的信任而感到高兴。)
  ④自采桃子。
  3.教师: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钻进桃林,亲自体验一下自采桃子的乐趣?
五、一进桃园
  教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桃园呢?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它。
  1.再读课文7~12段,边读边勾画。
  2.小组交流: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桃园?
六、二进桃园
  1.读读3~20段,找出最能体现主人信任客人的一句句子。
  ①学生读句子。思考:从采桃者的角度,体会他们都收获了什么?
  ②出示填空: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几只竹篮,篮下()一张纸条,上面():“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自己采,然后把钱()箱子里,祝您愉快!”1234567891011
  ③给“尽管”换词,理解词意。(尽管——只管)
  ④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主人把“我们”当作朋友,让“我们”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钱,非常信任“我们”。)
  ⑤ 通过朗读来传递这份被信任的喜悦(你从哪感受到采桃人的喜悦,就读哪些语句。)
  2.抓住写小狗热情好客的句子,体会“主人怎样信任客人”。
  ①教师:“我们”一到桃园就感受到了主人对“我们”的信任,偌大一个果园不见主人踪影,是热情好客的小狗代替主人招呼客人。
  ②用词组概括小狗是怎样招呼客人的。(等待到来、撒腿领路、带回原地、热情道别)
  ③桃园里只有小动物在代替主人招呼客人而忙碌,这是为什么?(体现主人充分相信每一位客人,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举动让人感到温暖。)
  3.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感受桃子是有价的,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是无价的。
七、三进桃园
  1.这么特别的桃园,如果他的主人在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他吗?默读课文,思考:这位桃园主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
  2.在小组里交流,分享个人的理解。
  3.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引导。要点:从桃园主人精心布置的各个细节中(路牌、纸条、小筐、小狗带路、累累硕果、钱箱和花猫),体会桃园主人的特点。(热情、真诚、勤劳、善良……)
  4.体会表达特点,了解侧面烘托。
  ①回顾一下刚才的交流,想一想:桃园主人在课文的描写中并没有出现,你们是怎样对他有了这样深入的了解的?
  ②这种借助其他事物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叫侧面描写,起烘托的作用。这正是本文的独特之处,是我们这节课了解的新的写作方法。初步感受它的作用。
八、拓展延伸
  1. 齐读: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
  2. “我”为什么禁不住回过头去,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这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根据提示,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3. 出示:我禁不住回过头去,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想:。
九、总结
  教师:信任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它是相互的。信任更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只有大家都真诚相待,都信守诚信原则,才能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吗?和同学一起交流交流吧!
第二十四课:网上呼救
教学目标
  1.学会自主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苏娜的获救中感受人与人的关爱是能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及难点:让学生了解桑恩在苏娜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她的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查找美国与芬兰的位置,了解互联网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地图,直接感知“距离的遥远”
  教师:我们来看看美国与芬兰的位置,两国之间相隔几万里,可是有一种东西却可以让两地的人就像近在咫尺,这就是互联网。(出示:世界地图和互联网的介绍)
  教师: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连接了全球不计其数的网络与电脑,也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系统。它也是一个实用而且有趣的巨大信息资源库,允许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进行通讯和共享信息。今天我们学习的《网上呼救》讲述的正是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感人故事。(板书课题:网上呼救)1234567891011
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
  1.出示“自读提示”。
  ①画出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③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④思考《网上呼救》一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自由读文。
  3.小组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4.全班交流,评价朗读。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质疑词语,学生相互解答。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四、学着概括,理清线索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了一个帮助人的故事。美国男孩桑恩凭借小小的屏幕和神奇的网络挽救了芬兰大学生的性命。)
  2.小组交流、思考:根据起因、经过和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2段)写美国男孩在网上发现了求救信息。
  第二部分(第3~4段)写发信息人苏娜的病情,仔细描绘了她的处境。
  第三部分(第5段)写桑恩得知苏娜远在芬兰,决定立即打电话给紧急救援中心。
  第四部分(第6~8段)写紧急救援中心接到电话后马上采取行动,最后苏娜脱险。
五、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回忆学法。教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生自由回答。)
  教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之前,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习这类课文都用过哪些学习方法?(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板书学习方法:读-画-想)
  2.讨论:为什么苏娜在网上呼救?桑恩看到呼救时是怎样想的?桑恩为苏娜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①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
  ②小组讨论,自主解决。
  ③小组反馈:读读认为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④齐读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⑤比赛读。
六、重点研读,加深感悟
  教师:想一想苏娜为什么能最终获救?
  1.再读读课文,与同桌、好友交流学习。
  2.全班交流。
  原因:
  ①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抓住描写时间的词语体会。)
  ②桑恩很有同情心。(“凝视”“赶紧”“连忙”“立即”这些词语表现出桑恩的同情心和镇静。)
  ③艾眉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天哪!她为什么不干脆自己打电话?”这句话表现出了艾眉的惊讶和不解。在桑恩与艾眉的对话和时间的紧迫中,能体会到紧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④紧急救援人员的及时救助。(抓住最后一句话感受。)
  3.总结:桑恩在苏娜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了她的生命,人与人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只要你的心中还有爱,那你永远都活在幸福之中。
七、拓展迁移
  1.复述:救人的全过程。
  2.讨论交流:网络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八、总结
  教师:帮助人与被帮助人远隔千山万水,一个身在美国,一个却身处芬兰,两个不曾谋面的人,只是通过小小的屏幕,靠电脑网络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不仅被桑恩的爱心和机智打动,还被紧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所打动,同时也会赞叹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1234567891011
积累与运用(六)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给人带来的嗅觉、视觉、听觉的感受。
  2.丰富词语积累,培养语感。
  3.善于发现、归纳,乐于交流,了解插叙的写作方法。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会续写。
  6.培养个性化阅读和快速浏览的能力,从不同角度有所获,有所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插叙的写作方法。
  难点:锻炼学生快速浏览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辩论的有关知识。
  学生:学习一些辩论的技巧;了解生活中的购物方式。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迁移运用
  1.学生自由读句。同桌相互读。
  2.小组讨论带点词给自己的感受。
  3.指名读,注意指导带点词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4.在实践中去运用、感悟。试着从其他的文章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二、词语拾趣,语言积累
  1.抽生读,发现规律,明确词语接龙的要求。
  2.同桌互助,选择一组词语进行接龙。
  3.小组间互相比赛,发挥小组的智慧。
  4.全班交流赛出接得最多的小组,评为“龙王”。
三、互动平台,了解插叙
  1.回忆《阳光很活泼》一课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2.读读对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①什么叫插叙?(在叙述某一件事的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的叙述方式。)
  ②插叙的作用:可以使文章的来龙去脉更清楚,人物的特点更有根据等。
  ③运用插叙要注意:插叙完后仍要回到原来叙述的事情上来。
  3.快速默读课文《网上呼救》,想一想课文中哪一部分是插叙的内容。
四、口语交际,学习辩论
  1.说话练习,话题“自采的购物方式可不可取”。
  2. 小组内交流资料,互相补充。
  3.小组间根据观点的不同分为两派,进行辩论,相机指导。
五、习作百花园
  1.引导语:《阳光很活泼》中,父亲请儿子第二天将一幅画和一封信带给老师。老师接到画和信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试着续编故事。如果你认为你不想续编故事,也可以写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就餐,哪道菜让你回味无穷呢?
  2.学生讲述。教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
  3.总结:让我们拿起笔来,记下自己想象的故事。待会比一比,谁写得精彩。
  4.教师选择一两篇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5.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6.在小组里自由欣赏品读小组成员的佳作,并评议每位成员作文的优点、缺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六、自主阅读,培养能力
  1.自由轻声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反馈信息。
  3.勾画最喜欢的句子,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反复朗读。
  4.交流读后收获,鼓励学生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5.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位老师。
第二十五课:鹬蚌相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舒适”“心旷神怡”“踱步”“钳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1234567891011
  4领悟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课件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课件出示一本书。)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指名说或齐答。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先学故事,再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相争”写在下面。)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读得正确吗?
  3读词记形:鹬:“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指名说)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鸟,瞧,(出示图),所以它是鸟字旁。左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矛”字,下面不是“同”,可要仔细观察了,是同字框里加“八”“口”。认识了,也记住了。能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相信你会比老师写得更好!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 钳:什么意思?做一做这个动作。能用这四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鹬啄蚌,蚌钳鹬。)(板书:啄  钳)过渡: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鹬和蚌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
  (二)读故事。
  1过渡:故事的发生都有时间、地点。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2段。
  (2)指名汇报。
  (3)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引导学生带着一种欣赏陶醉的情感,用优美舒缓的语气来朗读,边读边想象这幅迷人的画面,想象水鸟和河蚌们的自由自在。)
  (4)指名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2了解故事是怎样发生的。俗话说有果必有因,那么它们相争的原因是什么呢?
  (1)默读课文第3~5段,然后与周围同学交流在朗读中的发现。
  (2)全班交流,了解:和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是河蚌张开蚌壳,在舒适惬意中进入梦乡的原因。正因为河蚌张开了蚌壳,又睡着了,所以才没发现身边的危险,使得鹬鸟有机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去。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一种享受的语气,读出河蚌的舒适惬意、心旷神怡,读出鹬鸟看到鲜嫩的河蚌肉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3了解鹬蚌相争的过程:讲读第6~12段。
  (1)过渡:由此发生了鹬蚌相争的故事。此时,它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怎样的呢?哪几段进行了描写?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描写河蚌的语句,一组读描写鹬鸟的语句。读后评议,是否读出了河蚌的生气和鹬鸟的后悔。1234567891011
  (2)它们相争的时间有多久呢?用“——”勾画句子(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时间慢慢地溜走了,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学生读句子,结合课文插图,想象鹬蚌相持的画面,感受相持时间之久。
  (3)此时,在你们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吗?指名说:鹬蚌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小组合作找原因,再全班交流。
  (4)指名读9~12段,男女生对读,师生分角色读,或两人一组,边读边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再指派代表上台表演。课件(小黑板):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吃。”河蚌反唇相讥:“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让学生反复对读,感受它们的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 引导学生从鹬蚌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了解相持的直接原因:它们都只想伤害对方,打败对方。
  (5)猜一猜: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4是这样吗?齐读第13、14段,学生谈收获。教师相机板书:渔夫得利5快速默读课文,梳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怎么判断的?
  (三)明道理。
  1发散思维,同桌说一说。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渔夫提走了鹬和蚌,心想:。这时的鹬和蚌垂头丧气,鹬心想:,蚌心想:。
  2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合作讨论、交流,再全班分享。
  3小结:课文在优美的景物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准确的行为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三、拓展延伸
  1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燕策二》,这是原文,读一读吧!(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原文。)
  2“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
四、总结
  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会懂得更多。
五、作业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附:板书设计
第二十六课: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巢穴”“侦察”“突兀”“叼起”“颓丧”“气喘吁吁”“伫立”“佳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从而自觉维护这种规律。
  4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并从自然现象中获得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文义的能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道”师
  讲故事《揠苗助长》,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成语,随后问: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引导学生说出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的道理。引出课题“自然之道”,板书并齐读课题。1234567891011
  释题:之,助词,的;
     道,本指道理,这里是规律的意思。
     自然之道,即自然界的规律。
  谈话: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了解大意
  1初读课文。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段落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气喘吁吁”等。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要求,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绝对不能走形式。)师生共同确定出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
  1出示:“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对此句进行质疑。)
  (1)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板书:小海龟  “我”从幼龟的哪些动作猜到的?相机理解“欲出又止”“踯躅不前”的意思。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向导是什么态度?
  (2)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若无其事” “冷淡” “极不情愿”)他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又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自由读,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读。
  (3)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板书:违背
  2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
  3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1)学生快速默读第6~11段,抓词抓句感受当时的事态。(适时出示挂图或点击课件。)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要经过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它们会想些什么?相机板书:伤害课文第6、7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自由读第6~7段。
  (2)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响彻云霄”。(可结合先前的“颓丧”对比体会)它们又会想些什么?数十只食肉鸟因为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此时,“我和同伴们”的心情怎样?填空:理解我和同伴此时的心情:“天啊!”同伴地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也地说:“。”1234567891011
  (3)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向导“悲叹”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向导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向导发出了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向导由冷淡到不情愿,到补救,到不得不发出悲叹,齐读最后一句。
  (4)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
  4再读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5教师总结:只有人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保护小海龟,违背自然之道只能伤害小海龟。板书:遵循  保护
四、着眼学生体验,探微发幽,使“道”深入学生内心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1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2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3谈谈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五、课堂作业
  生活中你有好心办傻事的时候吗?说出来大家听听。
附:板书设计自然之道人   ↙↘遵循违背↘↙保护伤害↘↙小海龟123456789101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9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