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教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文章具体语言的感悟,理解《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
2、在具体的语言中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作的崇高品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切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得知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在他55岁那年写成了伟大的《史记》。课文最后一段对此有一个高度的评价,请看大屏幕——
2、出示课文最后一节。
3、学生齐读,思考:你最想问的是什么?
4、交流:为什么说这部书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为什么这本书是“前无古人”的?……
二、自主阅读
1、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
出示关键句“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a、读出父亲的殷切期望。
b、你从父亲的嘱托中知道什么?
2、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a、出示:“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1)自主交流体会,学生补充。引导理解司马迁内心的想法:一定要记住父亲的话,完成史记的编写。
(2)找出第一自然段中与此相照应的话,谈谈早年的准备工作的必不可少。
(3)指导朗读,读出司马迁内心的决心之大。
b、引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编写《史记》的时候,(生读)“一场飞来横祸……入狱受了酷刑。”
(1)“将军”指李广的孙子李陵将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自学补充资料“辩护受刑”。
从这一事件中,你认为司马迁是怎样的一个人?(正直勇敢敢说真说实事求是仗义执言)
(2)导: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宫刑吗?在古代,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宫刑是比死刑更为残酷的刑罚,它让一个男人失去了做男人的尊严,这种耻辱往往令人难以承受,很多人就是以死来结束这种耻辱。请大家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配二胡曲《二泉映月》)。
“处过宫刑以后,浑身血肉模糊的司马迁,被扔在蚕室的一堆干草上。离开他头不到三尺远的地方生着一只火炉,炉火把暖气一点点送到他的头上、四肢上、身上,他渐渐地苏醒了过来。他感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觉到了浑身钻心的疼痛。司马迁不愿意睁开眼来,他不愿意看到这里的墙壁,这里的门窗,这里的一切,他甚至不愿意看到自己——一个刚刚被处了最可怕最可耻的刑罚的自己。(生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3)理解司马迁为何“悲”,为何“愤”?但最终司马迁并没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学生划出司马迁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句子
(4)交流:父亲的嘱托、人生的价值……
c、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1)理解“泰山”“鸿毛”
(2)司马迁认为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是比鸿毛还轻?
(3)看看两个“一定”,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说你想到了什么成语或诗词?12
(4)指导感情朗读。
d、过渡:是啊!一个人是让生命的价值如鸿毛般轻微,还是如泰山般峻伟呢?司马迁选择了后者,他要用自己的创造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所以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把精力全部倾注在他的《史记》创作上。齐读司马迁怎么做的一句话:“想到这里,……工整的隶字。”
(1)出示司马迁写史书的插图,从图中你看到些什么?(挑灯夜书,条件艰苦,一捆捆竹简,工作量大。)体会到什么?你能不能说上几句话?
(2)引导整体读:磨难是块试金石。司马迁虽然悲愤交加,但他选择了忍耐,选择了坚强,选择了忍辱负重地活下去。下面让我们一起怀着敬意将第3段读一下,再次感受他那高洁的人格和超人的毅力吧!
3、再读最后一段,认识“为什么说是用生命写成的?”
(1)学生谈认识
(2)齐读
4、出示司马迁画像和《史书》一书,及鲁迅先生的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作业布置
面对司马迁和他留给我们的《史记》,我们心中感慨颇多,你想对司马迁说的心里话是什么?课后以《司马迁,我想对您说》或《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为题写一写。
板书:
为什么牢记嘱托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怎样写研读整理发愤努力耗尽心血
结果辉煌巨著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88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