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金蝉脱壳 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3、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完成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世界,妙趣横生。今天我们一块走进金蝉家族,了解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有趣现象。请齐读课文题目——金蝉脱壳。

2你们见过金蝉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金蝉是什么样的?金蝉是怎样脱壳的?它为什么要脱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是通过我们自己读书来解决的,再看看我们在读书中又能产生哪些新问题。

同学们,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交流一下,看预习的怎么样?首先回顾一下学习目标: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小组内交流:

1、检查字、词:同学们带着这些学习任务(目标)在课前都预习了课文,下面打开学案小组内交流一下,要求:对子互相检查一下。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一会儿找同学读一读,(2分钟完成)。看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检查:1、2、3组6号读第2题,读错了对子随即纠正,其他同学修改自己的。)

齐读词语

师:能够正确书写汉字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基础,在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个汉字比较难写,提醒大家注意。

生提示难写之字,师提示:除了“配”和“颜”两个字左右基本各占一半,其他的六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生书写汉字两分钟。对子互相欣赏。

过渡:我们认识了这些词语,放在文中你是否能够认识,下面我们就开始读课文。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4至8组的三号同学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错字我们共同纠正。在别人读书的时候,中间可以纠错,但是不用点评。同时请大家认真倾听,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金蝉脱壳的情景怎样?

生分段读课文。

师:请大家用一个词语概括金蝉脱壳的情景。(神奇、有趣、生动、奇特)

五、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师:通过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各位都注意了倾听,同时对课文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哪三段写了金蝉脱壳的前中后的变化?

生快速默读课文,指名回答:(3、4、5自然段)

师:大家默读的速度出乎老师的意料,其实默读也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法和能力。既然我们找到了蝉脱壳前中后的变化,那么,我们就应该读出自己的感受,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去读,小组内可以合理的分分工。

生分工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赛读课文。注重生生和师生的点评。

第三自然段

“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改为“突然,我发现了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添加恰当的修饰语使文章更加的生动)

第四自然段

蝉虫各个部位先后出来,顺序是背——头——脚——尾,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重点了尾的出壳,在写作上这叫详略得当。123

第五自然段

重点写了脱壳后翅膀和颜色的变化。

师:通过今天的预习,你对课文肯定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下面请大家为文章做批注,写体会,等展示课的时候展示你的风采。

六、分配下节课展示任务。

1、每个小组都准备听写、朗读、批注和体会。

2、1、2、3、4组展示描写小动物外貌的文章片段。

3、 5、6组展示其中许多动物都和蝉一样,有着自己的特点的动物。搜集有关的材料讲讲。

4、 7、8 、9组展示:背诵课文片段课文

5、10、11、12组展示:收集的关于认真观察的名言(展示课前板书在小黑板上)。

【教学反思】

预习课

为了准备十月份的现场会,学校领导又一次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听课,我没有借班上课是在自己班中按照教学进度讲了《金蝉脱壳》。

本课的教学思路如下: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扫清字词——初读课文——赛读课文——准备展示。

导入新课没有太多的言语,本有几句导语,因为紧张忘记了,直接导入了新课。导入新课后让同学们对课题进行了质疑,顺势引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前都是我读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让同学们自己读学案上的“学习目标”,因为课堂中他们才是主人,我怎能喧宾夺主。

扫清字词环节是让同学读了学案中的字词,指名读之后是齐读。在认识字词后有一个练字的环节,让两位同学上黑板上板书了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生字,夏一鸣强调的是“协”,梁硕汐强调的是“配”,之后我又指出在这些生字中,只有“配”和“颜”两部分基本各占一半,其他六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同学们认识到字体的结构之后开始了两分钟练字,两分钟后,对子间互相欣赏了一下。这里用的是“欣赏”,个人认为这个词语中有很深的含义,就是这样一个词,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书写法练习,不是简单的写字;在对子间互相欣赏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对比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正是因为有人要欣赏,每个人都不敢大意。个人认为这个词语有创意。

初读环节一直是让我困惑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回荡着读书声。曾经认为可以省略“通读课文”这样一个环节,因为孩子们在课前对课文都进行了预习,也就是说孩子们已经读过课文了,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去做?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想到了课改前学校发的《小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选编》,重新读了《语文课程标准》和崔峦理事长的几篇文章,我有了自己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应该有一个“整体感知”的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正音,可以孩子们感受文章的大意,为文章的学习垫定一个基调。今天1——7组的四号也很争气,每人顺利地读完了一段。我们平时的训练,在初读的环节中没有打断的点评,当最后一位同学读完之后考虑到时间关系,没有让太多的同学进行点评,只让两位同学点评了一下。既然是整体感知,就应该考察同学们的感知效果,所以让同学完成了一个这样的填空:金蝉脱壳的情景真       呀!(用文中的词语)。到此初读环节告一段落。123

初读之后让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章哪三个段落写出了金蝉脱壳的前中后的变化。之所以有这样一个默读的环节,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规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其实这个问题十分的简单,孩子们在一分钟内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之后就是将这三个自然段认真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五分钟之后进行赛读。

四组被抽中获得上讲台展示的机会,在台上和台下的互动中同学们再次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在这个环节中,台下点评者众多,赵董子慧读完第五段后,刘继东进行了点评,并且向赵董子慧进行挑战,但是考虑到课堂时间关系,我只让他展示了“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刘继东也讲了自己挑战此句的理由,他认为“灰白色”是十分浅的颜色不能读的太重。四组的两位同学展示读了三段和五段,但是本组没有同学读重要的四段,所以从九组调了崔福瑞进行救济,个人认为崔福瑞读得深情款款,所以主动给了他掌声,台下的同学也给了他掌声,但是张馨予和邵寒萌提出了自己的异议,认为催读得过于深情,有种悲哀的语调,应该读出激情和朝气。在这个环节中,我注意引导同学们,先提出优点,再提出不足进行点评比赛,为了节约时间,引导同学们不要挑战整个段落,可以就某一句或几句话进行点评。

本次预习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分配展示任务,以前我们的预习课分配展示任务多是在走形式,但是,今日不同曾经,因为我们预习课和展示课是一个整体,如果时间允许,我们明天就要上展示课。孩子们今天回家就会准备展示任务了。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构想和具体的做法,倾注很多心血,只为让这个班级更加的优秀,教学相长。但是在今天的课堂中仍有很多的不足。

人们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对谢校长来听课持欢迎的态度,恳切地希望谢校长能够提出一些建议,让谢校长评课的时候,因为时间比较仓促,谢校长只留下了一句话:像这样上就行!听到这样的话,高兴中含有失望,高兴的是自己的课可能过关了,失望的是不能听到自己的不足,没能让自己有更多的进步。领导无言,我还是想提出几点不足:

其一,每位语文教师和每本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提到语文的课堂教学时,都会讲到读书的重要性,本节课上的确让读书占用了很多的时间,个人认为赛读点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这个环节中用时太少,也就是说前面有些环节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但是每一个环节又是难以去掉的,这就为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精力高度集中,提高课堂节奏。

其二,教师的教学重视了教学思路的设计,但是没有重视对文本的挖掘。金蝉脱壳过程中有很多的词语用的十分精彩,语句也很生动,但是我们没有在预习的课堂上好好的欣赏。这就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的挖掘教材。

其实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我更多的是困惑。赛读点评是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占用很多的时间,期间,有教师的点拨引导,但是到此重要环节的时候,课堂的时间所剩无几,我们的节奏可以更快一点,但是难以挤出更多的时间。韩兴娥老师的课堂教学中,重视诵读,课堂效率十分的高,我的课堂教学中同样重视诵读,但是却有很多的差距,我渴望听听韩兴娥老师课,看看她是如何在一节课中指导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为那才是高效的课堂。

困难重重,边走边思,做到更好。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79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