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7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按照要求写词语
   4.学会比较陈述句和反问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口语交际——学期总结交流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按照要求写词语
  4.学会比较陈述句和反问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弄清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句子
  (2)我们在描红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要注意字的笔顺,二要注意每个笔画要一笔成形)
  3.练习。
  (1)学生各自在书上描红。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1)展示描红好的同学的字,并进行表扬评点。
  (2)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弄清题目要求。
  (允要看图,了解象形部首字的演变情况,然后分别写出两三个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2.指导。
  (1)出示臼的图片。
  (2)古代人用什么样的文字来表示臼呢?请同学们看书。
  (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有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来的,部首也是如此)
  (3)由图画上的臼演变成文字“臼”,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吗?
  (样子像——象形字)
  (4)用以上的方法教学其他三个部首。
  (5)教师小结:
  “臼、“车”、“矢”和“巾”这几个部首原来都是象形宇,由这些部首组成的字,大都与它们各自代表的事物有关:
  过渡: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哪些汉字属于这些部首,请分别写出两三个。
  3.练习。
  (1)学生各自在书上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1)学生汇报自己所写的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2)让学生说说你写的字与这个部首的关系。( (3)及时纠正学生中写错的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读一读。
  2 指导
  我们在课堂上,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了很多词汇,怎么把这些词语系统的记下来呢?就有必要给词语分类。
  比如第一题,形容学习刻苦的词语,你们能说出哪些呢?
  3 同学先自己写下来
  4 交流纠正不恰当的词语,请同学把好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5 接着做下面的两类词语。
  形容学习刻苦的--刻苦钻研、深思熟虑、专心致志、如饥似渴、勤学苦练、孜孜不倦、全神贯注。
  形容风浪大的--奔腾咆哮、惊涛骇浪、狂风巨浪、波涛滚滚、黑风恶浪、波浪起伏、汹涌澎湃、风急浪高。
  形容气势大的--浩浩荡荡、波澜壮阔、万马奔腾、地动山摇、千军万马、风起云涌。
  四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读一读。
  2 指导
  a请同学仔细读一读第一组的两个句子,体会一下两句话的意思是否相同。
  b在读这一组的两个句子,感受一下两句话的语气是否相同。
  c仔细观察一下,看一看这一组的两个句子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d读一读,想一想,这一组里的第一句话是怎么样改写为第二句话的?12
  用同样的方法指导第二、第三组句子。
  3 练习
  a读句子
  b照样子尝试写两组句子。
  4 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
  2.读读背背。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能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2)教师范读。
  (3)同座位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习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不一定要按成语的顺序说,可以由自己挑着说)
  (5)让学生想想每组的两个成语有什么联系。
  4、指导学生记忆时找窍门:一是每行四字按地区相对集中;二是基本压韵
  (1)自由练读。
  (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
  5.反馈。反馈。
  (1)学生试背
  (2)教师引背
  (3)集体背诵
  (4)指名试背。
  (5)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明确题目要求:一是读一读,二是背一背。
  2.指导。
  a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把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
  b指名试读这首诗,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纠正字音,
  c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弄清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位置。
  d 弄清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简称和全名的对应关系。
  e教师范读。
  3 练习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要求学生能读出感情来)
  (2)练习背诵。
  (3)指名试背。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第七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布置每位学生认真总结自己本学期在学习上或者行为习惯养成上的收获。
  分四人学习小组。
  二、审题
  三、指导说话:
  启发谈话:举行一次“学期总结交流会”,请把自己这学期以来在学习或者行为习惯养成上的收获和进步说给大家听一听。
  提出要求
  四、练习
  每人编写说话提纲
  每人在小组里练说、评议、推选代表
  每一小组的代表上台交流。
  五、总结:
  教师评说学生说话的情况。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75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