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冬阳·童年·骆驼队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6冬阳·童年·骆驼队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6 冬阳·童年·骆驼队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歌曲《送别》,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
  生:我知道,它的名字叫《送别》。
  师:对,这就是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系列小说《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曲《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啊。今天,我们来学习林海音的另一篇作品《冬阳。童年。骆驼队》。
  (板书课题)
  师;看到课题,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脑中出现的是在冬天暖暖的阳光下,一队骆驼缓缓的走过……
  生:一只只高大的骆驼走在冬天里的阳光下,洒下一路铃声……
  生:……
  二、自读自悟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读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的童年生活。
  生:我知道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几个片段。
  师:哪些事情呢?
  生:看骆驼咀嚼。
    看骆驼脱皮毛。
    关于铃铛的遐想。
    怀念骆驼队。
  三、品读感悟。
  师:在刚才的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品读感悟,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
  师:在刚才的自主合作学习中,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了。现在就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我喜欢课文中描写作者看骆驼咀嚼的这个片段,小英子在学骆驼咀嚼时的样子很可笑,写出了小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很像我们。
  生:我也喜欢这一段,它描写骆驼的样子很细致,使我懂得了写文章要善于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
  生:我喜欢的是关于铃铛的联想的这段,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同时也写出了孩子天真烂漫,富于幻想的特点。
  师:是呀,大人的总是比较客观,在他们眼里,驼铃响是为了驱赶狼,而小英子却不同,她觉得是拉骆驼的人是因为旅途太寂寞,在漫漫黄沙里摇响铃铛可以增添情趣。同学们说的精彩极了,好,大家继续畅所欲言。
  生:我喜欢作者问妈妈骆驼的去向,妈妈回答不上来,骂了她这一段。它让我想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有不明白的事情,可大人对我们的发问却没有太大的耐性,不但没有好好引导我们,反而是对我们加与训斥,结果我们怕了就不敢问了。
  师:你说的话真令我感触,说到这里我也很惭愧,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可是对孩子的问题往往因为工作太忙的缘故,没有好好的去引导他,有时候甚至很不耐烦的呵斥他。爱发问是孩子的天性,也许我们无意间的一声呵斥,就把一个伟大天才给扼杀了。现在真的觉得大人真的应该多走近孩子,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好,谢谢你说出了孩子们真心话,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提了一个醒了。
  生:我喜欢课文的最后一段。它写出了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
  生:我也喜欢这一段。时间是宝贵的,童年是美好的,我们现在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转眼间童年也会离我们远去,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美好时间,珍惜美好童年。123456789
  生:……
  (品读、欣赏优美文段)
  四、拓展延伸
  师:光阴是宝贵的,童年是美好的,林海音的这篇优美得散文正向我们揭示了这个主题。学习了这篇散文,你又想到自己童年生活中那些有趣或者难忘的经历呢?
  (同桌互相说说,再派代表汇报)
  生:我想起了五岁那年,有一次妈妈买了西瓜,我谗极了,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把西瓜籽也吞进去,妈妈说西瓜籽会在肚子里生长,把肚皮撑破的,外急得哭起来……
  生:我想起九岁那年,我看《猫和老鼠》的卡通片,看到猫披着一张毛巾居然能当翅膀飞起来,我也就披着床单学着猫的样子,站在衣柜顶上飞下来,结果把自己摔惨了。
  师:你的冒险精神真令我钦佩哦,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鼓励大家要又创新和实践精神,但也要注意安全,因为生命无价啊,你明白了吗?
  生:知道。
  生:我也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傻事,那是过春节的时候,我看到过年这么热闹,怕它过去,就死活不让家里人把日历撕掉,以为这样就可以永远留住春节。
  师:今天我们不仅学了林海音这篇写她童年往事的散文,还听到了同学们好多真真切切的童年趣事。童年的故事总是让人难忘的,因为童真,因为有趣,因为幼稚,故事往往就多了几分色彩。童年是美好的,可它有是匆匆易去的,所以才令人难忘。希望同学们把握好我们的美好童年,让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斓。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到这里结束了,请同学们回家后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并写写自己的童年往事。

  附:板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
                   关于铃铛的遐想
                   看骆驼脱皮毛
                   怀念骆驼队

 时间:11月26日
  地点:拱墅区香积寺巷小学

  一、轻轻地走进童年的记忆
  师: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
  生:我小时候做过一件很傻的事,把酱油当中药喝。
  师:味道怎样?
  生:味道不是很好!
  师:感觉咸咸的,是吗?哈,把酱油当中药喝,有意思!
  生:我小时候把玩具当作种子一样种到土里去,希望它能长出玩具来。
  师:你把玩具埋到土里,同时也埋下了幻想的种子。
  生:我小时候把洗衣粉当奶粉喝。
  师:她把酱油当中药喝可能问题不大,但你把洗衣粉当成奶粉问题就大了!
  生:我刚吃进去就觉得味道不对,连忙吐出来啦!
  师:还好,你的反应还挺快的。
  生:我小时候天气热就躲进冰箱里!
  师:噢,要是冰箱门打不开的话,那是非常危险的呀!
  生:后来我感到冷,就很快出来啦!
  师: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一个人,一个玩具,一件事情,甚至一座房子,都能够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藏。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有一个台湾的女作家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后来又去了台湾,她把在自己在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作《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出版后记——《冬阳· 童年· 骆驼队》,先读课题。123456789
  生齐读课题。
  师: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一个冬天的早晨,有很好很好的太阳,一群骆驼队走过来了,然后有很多小孩子围上去玩,玩得十分高兴!
  师:这位同学看到的画面里边,萦绕着冬天暖暖的太阳,看见了骆驼队,还看见了一群小孩子,这个画面是活的,很美。
  生:我看到了那时刚刚下过雪,人们把雪扫干净了。来了一支骆驼队,一群小孩子围着骆驼,在那边转啊,转啊,一边笑一边玩!
  师:下过雪的天气,雪已经扫起来了。如果把这幅画面选一个主色调的话,那就是——白色,很美。
  生:冬天的一个早晨,天气很好,景色很美。在北京城南,在作者住的地方,出现了骆驼队。由于骆驼是生活在沙漠里的,北京的小孩子都没看见过骆驼,都很惊奇,所以都围上去,围着骆驼,一边谈论一边笑。
  师:小孩子是最美的风景。
  生:我想到冬天的阳光下,一群骆驼来到作者的家门口,一群小孩子都没有看到过骆驼,都围着骆驼玩,作者缠着爸爸说“我要坐骆驼,我要坐骆驼……”
  师:噢,她想骑到骆驼的背上去!
  生: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暖暖地照耀着大地。一群骆驼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北京城南,一群小孩子围上去东摸摸西摸摸,觉得非常新奇。长大了,这一段美好的回忆就留在了他们的心里。
  师:这一群小孩子中也许就有文章的作者林海音。刚才大家在头脑中想象的画面,其实也是林海音女士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出示画面请学生欣赏,遥远的音乐起)你看,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响着悦耳的铜铃声。这一幅画面成为作者关于童年生活的最为清晰的记忆,正如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所说的“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的心头”。那么当作者的脑海中无数次地浮现出这一画面的时候,童年的哪些往事又重临于“我”的心头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章。
  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二、深深地体味童年的往事。
  交流:
  师:作者的心头又浮现出哪些童年的往事?
  生:“我”惊奇地看着远方的骆驼走来,傻傻地去学着骆驼吃草料的样子,当骆驼走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留恋的心情。
  师:留恋不舍,是吧?他说到了傻傻地看骆驼咀嚼的事情,还有呢?
  生:我还有补充,还写了作者跟爸爸争辩那领头的骆驼脖子上为什么要挂一个铃铛。
  师:与爸爸一起讨论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这件事很有趣。
  生:林海音看到太阳特别暖和,骆驼脱掉了棉袍子,毛一大块一大块地垂在肚皮下面,她觉得很难看,想把它剪掉,修饰一下。
  生:林海音在想骆驼队驮的麻袋里装的是“南山高末”还是“乌金墨玉”。
  师:“南山高末”、“乌金墨玉”,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煤!
  师:商人把煤说成是“南山高末”、“乌金墨玉”,那也是一种招揽生意的说法。
  生:夏天,骆驼队不会来了,作者林海音在问妈妈,骆驼队到哪儿去了?妈妈总是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好象是在责骂她。
  师:是啊,童年的林海音什么都要问一问。刚才大家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大家是不是觉得都很有意思?那么大家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情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者只用一两个词写下你的感受。123456789
  生圈画,教师巡视。
  师:我看有的同学划了一处,有的划了多处。我想第一次划下来的地方肯定是你们认为最有趣的地方。谁想先说?
  生:“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这句话是说林海音学骆驼咀嚼草料的样子,然后我就想到了这时候的林海音是傻傻的,她做出来的样子应该是非常怪的,龇牙咧嘴的样子。
  师:你不仅想到了她的样子,还想到了她那傻傻的神情。其他举手的同学是不是也划下了这个句子?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我也认为她傻傻的。
  师:林海音当时看到的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呢?假如你就是林海音,你现在就站在骆驼的面前,你正在看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请闭上眼睛,闫老师把这段文字读一读,你想象骆驼的样子,想象骆驼在咀嚼的时候,牙齿是怎样在动的。
  师朗读“我站在骆驼的面前……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这一段文字。交流:
  师:同学们,你的牙齿动起来了吗?刚才他的牙齿动起来了,还有她的牙齿也动起来了!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一头傻乎乎的骆驼向我走来,它正在吃草料,它有长长的嘴巴,上牙和下牙交互地磨来磨去,很好玩,很有趣的!
  生:我看到林海音学着骆驼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觉得当时的林海音十分傻,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笑,一个人学着骆驼那个样子,真有点那个……
  师:(幽默地)有点哪个?
  生:(笑)有点傻!
  师:但是这种傻让我们觉得是傻得很可爱,是吧?
  生:我好象看到了童年的林海音蹲在骆驼的面前,专注地看着骆驼的嘴巴,看到它的嘴巴上面、下面交错地磨啊,磨啊,鼻孔上冒着热气,自己看着看着,牙就也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了。
  师:可也是呀,看骆驼咀嚼,自己的牙齿为什么也动起来了呢?
  生:因为她看得太入神了,她这样目不转睛地看着骆驼咀嚼的样子,觉得十分好玩,自己的牙齿也跟着动了起来。
  师:看的时间久了,太入神了,觉得太有趣了,所以就看得呆了。看着看着,她好象就忘记了什么,觉得自己就是什么?
  生(齐答):骆驼。
  师: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觉得自己就是那头骆驼,所以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了。这一切让童年的林海音都看得呆了。可是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见过骆驼,闫老师就觉得看骆驼咀嚼没什么意思,挺平常的事儿嘛!
  生:因为闫老师是大人,大人和小孩不一样,小孩子会觉得很有趣,然后大人会觉得很平常、很平常!
  师:你是说我已经是成年人了,在你们看来是有意思的事,我就觉得没什么了。
  生:因为作者小时候没见过骆驼,第一次见到骆驼就觉得很好玩,就学骆驼咀嚼了。
  师:噢,没见过,见得少,所以觉得很有意思。
  生:当年闫老师见到骆驼队的时候,没有童年时候林海音阿姨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想法——我的意思呢,闫老师就不会去学骆驼队咀嚼的样子了。
  生:因为和林海音的童年时候相比,现在科技发达了,虽然不能亲眼看到,但是可以从图片上面看到,所以当闫老师亲眼看到的时候也不觉得稀奇了,而且林海音童年的时候,科技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一开始她没有看到过骆驼队的样子,第一次看到就觉得很可爱,也很奇怪。123456789
  生:成人其实是无法体会儿童的那颗心的。在小时候看来,确实是很有趣,很可爱,长大后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长大后就到关心现实上去了,所以说闫老师看到骆驼咀嚼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师:各种原因使得已是成年的我对这种事情已经不感兴趣了,尽管我也是从儿童时代走过来的。林海音女士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比闫老师的年龄还要大几岁,你觉得她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她还会去学骆驼咀嚼吗?
  生(齐答):不会。
  师:正如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写到:“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请读一读这段文字。
  出示下列文字,生齐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师:童年的往事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还有哪些事你还会觉得有意思?
  生:林海音看着骆驼把脱下的驼绒袍子垂在肚皮底下,她想拿起剪刀帮骆驼剪整齐,这件事体现了林海音童年时十分幼稚、天真,她小时候十分有趣。
  生:我从这件事看出她的心灵是十分天真纯洁的,她对一切都十分好奇。
  师:看见骆驼那肚皮底下长长的毛,她就觉得——
  生:她觉得十分不整齐,她想帮她梳理一下。
  师:呵呵,剪一剪,拿剪刀剪一剪,太不整齐了!
  生:我觉得林海音小时候想给骆驼剪一剪不整齐的毛,可能与她爸爸妈妈和老师教育有关,他们都教育我们要保持整洁。于是她看见骆驼那么不整洁,也想把它弄干净一点!
  师:很有道理,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们整洁,看到骆驼的毛不整齐,她就也想剪一剪了。
  生:我觉得林海音当时应该是非常调皮的,她为骆驼着急,她看见骆驼的毛这么厚,想帮它剪一剪。
  师:让它美观一点。大家想,已是中年的林海音女士,她还会想给骆驼剪剪不整齐的毛吗?
  生(齐答):不会。
  师:这种想法她已经不再有了,就像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也不会再做了。再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师: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做了,给骆驼剪毛的想法我也不会再有了。这篇文章中还写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生:我发现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她和爸爸争论铃铛的用途。我觉得这时候的林海音是充满幻想,非常天真的。从爸爸的角度来看,是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这铃铛的,而林海音小时候也跟我们小时候一样喜欢幻想,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时间,一段喜欢幻想的时间!
  师:爸爸的见解是理性的,而童年的林海音想法是天真的,是充满诗意的。现在你们就是林海音,我是爸爸,你从小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你开始问吧!
  师生对读这段对话。
  师:同学们,如果这时有人问你,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你打算怎样回答?
  生:骆驼走路累了,赶骆驼的人也累了,听听铃铛就觉得走路比较有意思。
  师:那叮叮当当的声音会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还有谁也同意林海音的看法?
  生:我同意林海音阿姨的想法……我还有一个想法,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声很好听、很清脆,走路就不觉得累了。123456789
  师:铃铛就是增加行路的情趣,而且使我们忘记了疲劳,是吗?谁同意爸爸的想法?
  生:我同意爸爸的想法。我还有一种想法,就是骆驼队挂上铃铛想告诉买煤的人说:“煤来啦,如果要买煤的话就来买吧!”
  师:呵呵,你这想法挺有创造性的,听到铃铛的声音就是听到了叫卖声!
  生:打头的骆驼脖子上系一个铃铛,后面的骆驼听到铃铛声就会跟着不停地走下去。
  师:你是说铃铛还起到一个口令的作用。
  生:骆驼的铃声非常清脆,这样就可以传到耳朵里,找到自己的同伴。
  师:噢,这个方法也挺好的。还有谁同意爸爸的说法的?
  生:我觉得爸爸的说的是事实!
  师:你觉得爸爸的想法是现实的,或者说是对的,是理性的。
  生:我还有一种新的想法,那骆驼脖子上铃铛是领骆驼人的一种爱好,他觉得他们是从山上来的,这是他们的一种特征,这铃铛丁冬丁冬很好听,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特色。
  师:铃好听,实际上也是增加一种行路的情趣。我很高兴刚才很多同学觉得这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就是为了增加情趣,我祝贺你们!为什么呢?这说明在你们的眼睛里,一切还是那么美好,那么充满诗意,那么充满情趣。为你们还拥有这一份诗意的眼光,我要祝贺你们!刚才很多同学也用现实的眼光来看待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比较同意爸爸的想法,那么,我也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现实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的一切了,这说明你们在逐渐地长大。人总需要长大,为你们的逐渐长大,我要祝贺你们!同学们,请想一想,当四十二岁的林海音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你觉得她还同意当年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当年爸爸的理由更能说服已经是四十二岁的自己,而童年的想法则成为她孩提时代的一种纪念了
  师:噢,只是一种纪念。现实的答案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却不那么美,而美的答案却是不那么现实,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这么充满矛盾。你看爸爸听了“我”当时的想法,想了想,笑了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在这里,爸爸想了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生:他认为他的女儿是天真的,活泼的,纯真的,所以觉得很高兴,也勾起他对童年的怀念,觉得他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儿童时代的一些天真的想法,他自己也觉得十分有趣。
  师:他用很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女儿的想法,是吗?所以他说“你的想法更美些。”当中年时期的林海音在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她当时的想法可能从现实的眼光来看已经不再有了,这就像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也已经不会再做了。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师:在作者描述的童年往事当中,有一件事大家有没有注意?
  生:与妈妈一起谈论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师:谁来把这段文字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这几段文字。
  师:妈妈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看看这篇文章,林海音都问了些什么?她除了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还问了什么?
  生:她还问爸爸领头的骆驼为什么要挂铃铛。
  生:林海音还问骆驼队的麻袋里装的到底是“南山高末”还是“乌金墨玉”。123456789
  师:那么既然是“总是问总是问”,你再把课文内容游览一遍,想一想,林海音可能还会问什么?
  生:她可能会问,骆驼吃草料为什么要交错地磨来磨去?
  生:她还会问,这些骆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为什么要到我们这儿来卖“乌金墨玉”或者是“南山高末”?
  生:她可能还会问,骆驼过马路为什么跑不快而是慢腾腾地?
  生:她会问,骆驼怎么长得这样丑的脸,这样长的牙?
  生:我估计她还会问,骆驼为什么夏天不来,秋天不来,一直要等到冬天才来?
  生:我觉得她还会问,为什么骆驼的毛会拖到自己的肚皮底下而没人帮它们剪呢?
  师:呵呵,对呀,所以“我”想帮他们剪一剪!
  生:为什么骆驼要慢慢地走,慢慢地嚼?
  师:呵呵,怎么不狼吞虎咽,怎么不快点去嚼呢?
  生:我觉得林海音还会问,骆驼为什么能走三天三夜而不喝一口水?
  师:是啊,她怎么会有那样的能耐呢?童年的林海音问题真多啊!妈妈既然说她“总是问、总是问”,很显然,她问的问题肯定不仅仅是关于骆驼的。我们都是孩子,你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想一想,她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生:她可能会问,太阳为什么每天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生:为什么知了总是在夏天“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生:母鸡为什么会下蛋,公鸡为什么早晨会啼叫?
  师:呵呵,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生:为什么白鸡和黑鸡都下白色的蛋?
  师:呵呵,不知她妈妈当时能不能答上来!
  生:我想当时林海音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去问一问妈妈。
  师:你是一言以概之!
  生:她会问,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
  师:这些问题你们问得并不奇怪。的确是这样,作者在她的《城南旧事》这本书当中,也写到了自己“总是问、总是问”的情景。我们来看一看这段话,自己读一读。
  出示文字,生自由读(边读边笑):
  “爸,什么叫做贼!”
  “贼?”爸爸奇怪地望着我。“偷人东西的就叫贼。” 
  “贼是什么样子?”
  “人的样子呀!一个鼻子俩眼睛。”妈回答着,她也奇怪地望着我:
  “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随便问问!”
  我说着拿了小板凳来放在妈妈的脚下,妈妈就赶我:
  “去,屋里跟小妹妹玩去,不要在这里打岔。”
  我忍不住又问妈:
  “妈,贼偷了东西,他放在哪里去呢?”
  “把那些东西卖给专收贼赃的人。”
  “收贼赃的人什么样儿?”
  “人都是一个样儿,谁脑门子上也没刻着哪个是贼,哪个又不是。”
  “所以我不明白!”我心里正在纳闷儿一件事。
  “你不明白的事情多着呢!上学去吧,我的傻丫头!”
  师:童年的林海音真的是什么都问,就像妈妈说的“总是问、总是问”。哎,为什么童年时的林海音“总是问、总是问”呢?
  生:她对世上一切事物都十分好奇,看到什么都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师: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
  生:老师教育我们不懂就要问。我想林海音受老师的感染,不懂就要问,一定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师: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她的问题那么有耐心,而且能回答。你看这些问题,妈妈她怎么说的——“你不明白的事多着呢,上学去吧,傻丫头。”这所有的问题,当作者中年时再想起来,你觉得她还想问吗?123456789
  生:(摇摇头)可能不会了!
  师:此时哪些问题不会再问了?
  生:中年的林海音不会再问贼是怎么样的,收贼赃的人又是怎么样子的。
  生:林海音阿姨四十多岁的时候,像“白鸡黑鸡下的蛋为什么都是白色的”之类的问题都不会再问了,因为她都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师:她知道了吗?
  生:因为它们都是同一类的,都是鸡!
  (师生大笑。)
  生:林海音阿姨不会再问那些无聊的没有意义的问题了,她会问一些有科学道理的弄不明白的问题。
  师:你觉得刚才她问的哪些问题是无聊的问题?
  生:她问为什么母鸡会下蛋而公鸡不会下,她还问为什么公鸡会鸣叫而母鸡不会。
  师:这些问题可能在成年人来看算不了什么,因为与我们没关系,觉得没意思,没必要去问,可是在当时在林海音看来她非常想弄明白,是吗?
  生:我觉得长大的林海音可能与她小时侯的爸爸妈妈一样了,觉得这些问题没意思,也不会感兴趣了。
  师:很多问题可能已经不会再问,有些问题即使到中年也仍然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可能她也不会再问了。就像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不会做了,满脑子的童年时代的问题也不会问了。
  生齐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三、感伤与怀念——氤氲在文字中的思绪。
  师:是啊,不光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当作者已是人到中年,当她已是人在台湾,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人生感触。比如,当她再一次想起那挂在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当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骆驼肚皮底下的长长的毛,当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时那满脑子的问题,她可能会怎么说?将作者想说的话写在这一段文字的后面。
  生写话,师巡视;交流:
  生:童年时代的我,竟然是那么傻,那么天真,思想是那么简单,那么幼稚。现在想起这些往事,还是感到很有趣!
  生:童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要去好好珍惜,它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生:童年的我是多么天真、幼稚,可童年一去不还,我还未能体味出童年的快乐,它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离我而去。
  生:童年时代的我,天真、纯洁,有满脑子傻傻的怪想法,我所做的事情、所问的问题都是多么可笑啊!而现在的我再也不会做那些傻事,也不会再问那些幼稚的问题了。我的童年也随着时光的飞逝而永远地过去了。
  生:此时的我已经明白了童年时的很多问题。童年一去不复返,我再也回不到童年。可那些天真的问题和童年的趣事,我会一直埋藏在记忆最深处,把它当作一生最宝贵的东西。
  生:小时候的我真是太稚气了,现在我不会再问这些问题,但我相信,它会成为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颗珍珠。
  生:那是我的童年,可是童年已经离我远去。此时,我的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感伤,但我会把自己的童年在心灵上永存下来。
  生:小时候,我总问那些无聊的问题、幼稚的问题,现在不会问了,可我仍想回到童年,再问一问那些问题,再看一眼骆驼队,再学一次骆驼咀嚼,让童年的阳光再次照耀在我的心里……
  生:虽然童年的往事很有趣,但毕竟已经过去了,我再也不能回到童年,与其一直怀念那段时光,还不如将那段回忆珍藏起来,去迎接将要到来的日子!123456789
  师:所有从前做的傻事都不会再做了,所有童年时非常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再有了,那满脑子的问题现在也不会再问了。就像那位同学所说的,现在再回想起过去的那些,心里掠过一种淡淡的感伤。(板书:淡淡的感伤)但这种感伤不是痛哭流涕,我们刚才甚至一直在笑着谈、笑着读这些文字,这种感伤是那么淡,那么轻,就像一缕烟,流动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淡淡的感伤背后,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什么?
  生: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师:是的,一种深深的怀念。(师板书:深深的怀念)我们再来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来感受这一份淡淡的感伤和深深的怀念。
  生齐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四、童年——心灵的故乡
  师: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了,走来了,响着悦耳的驼铃声,这一切是作者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最为清晰的记忆。我们还记得课文的题目吗?
  生(齐读):冬阳童年骆驼队
  师: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这一份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
  生(深情地,舒缓地):冬阳童年骆驼队
  师:真好。在作者的记忆当中,这一幅画面已经成为作者童年生活的象征。品读此文,我们就像是在静静地品尝一杯淡淡的清茶,又像是在欣赏一朵淡淡的小花。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如果我们有第二个童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我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生感触。可是,每个人都要长大。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许这种感受对作者来说太值得珍惜了,所以被写进了小说里,后来又被拍进了电影里。
  推荐:小说《城南旧事》;电影《城南旧事》
  如果我们的心灵都有一个故乡的话,这个故乡可能就是我们的童年。闫老师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是《童年,我心灵的故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
  我总是不断地怀想——
  童年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
  踏碎了一地温暖的冬阳
  悦耳的铃声打破了旅途的寂寞
  至今还在遥远的梦中回荡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我总是不断地怀想——
  那双清澈透明的眼睛
  充满了好奇、天真和向往
  在冬阳下学着骆驼咀嚼
  驼背上载满了彩色的疑问与幻想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我总是不断地怀想——
  那旧驼绒的袍子是否还需剪裁
  只是那把童年的剪刀
  连同城南的干冷的空气
  早已不知去向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我总是不断地怀想——
  心底流淌着深深的怀念
  还有一丝淡淡的感伤
  不管身处何地,走向何方
  我依然执著地把美好珍藏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下课!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75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