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听课记录|二泉映月听课随笔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注意文章的表达方式
  我们要下功夫钻研教材。只有正确地理解教材,才能很好地用好教材。钻研教材和做其他事情一样,也有个方法的问题。注意了文章的类型和表达的方式,就能提高理解教材的效率。如: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二泉。月光如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的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来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这两段话选自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本《二泉映月》。这两段话完整地描写了一个情境,在课文中是一个逻辑段。它清楚地讲了两个意思:一是阿炳在怎样的情况下,把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表达出来的;二是他用怎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怀的?这两段话,不能分开来阅读。
后一个自然段,分为四层:第一层(1—3句),讲阿炳听着淙淙的流水声,心颤抖起来,情不自禁地用琴声倾吐自己的情怀。第二层(4—6句),讲阿炳起初的琴声委婉连绵。第三层(6—7句),讲乐曲旋律升腾跌宕,步步高昂。第四层(8—9句),讲乐曲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这四层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分总的关系。
在这两段话中,作者表达的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是散文的特点。阅读散文,必须注意这个特点。在阅读这两段话的时候,注意了这个特点,就能迅速而又正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精心设计教学中的问题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的第四、五自然段时,提了一连串的问题。简要叙述如下:
阿炳在少年时,曾在惠山下看到“月光似水,静影沉璧”的美丽景色。如今虽然他已看不见了,但是回想起来,心情怎么样?他又是怎样来赞美那优美景色的呢?请大家阅读下面的两句话(投影片出示):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现在,我们听着阿炳的这段乐曲,又会想些什么呢?(这两句话中的“有如山泉------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都是作者的联想,巧妙地向人们介绍乐曲第一段的内容。)
阿炳在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心情又变得怎么样的?他又是怎么表达这心情的?大家再读一读下面的两句话(投影片出示):123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现在,我们听着阿炳的这段乐曲想了什么呢?(这两句话中的第二句话是作者的议论,交代了乐曲的第二段的内容。)
现在,我们听了阿炳的“二泉映月”全曲,知道了些什么呢?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下面的两句话(投影片出示):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这段话中的第二句话,全是作者的议论。又一次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二泉映月”的内容。)
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提的问题确实是多了一点。但是,仔细想一想,“问”得是有道理的,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这段话的含义。这样的“问”,这样的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在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感悟”的今天,老师们都谈“问”色变,其实是个误解。我国首创的启发式教学法,不是主要通过“问”体现出来的吗?我们既要反对烂问,又要防止不“问”。要通过老师有启发性的“问”,让学生懂得在学习的过程中怎么思考发问。从而,达到老师不需要“问”的理想境界。


         教学思路的设计要体现自己的创新意识
几位老师执教《二泉映月》的第二教时,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思路。有的平步推进,有的单刀直入,有的跌宕起伏。

一位老师一上课,娓娓叙述:一年的中秋夜,小阿炳跟随师父来到惠山泉边赏月。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小阿炳除了听到淙淙的流水声,什么也没听见。十多年过去了,阿炳双目失明了,师父也离开了人世。他在邻居少年的搀扶下,又来到了二泉赏月。这次,他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了些什么呢?请大家自读四、五两个自然段。
一位老师在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后,用比较激昂的语气问:同学们,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中秋的月夜,为什么阿炳的感受会完全不一样呢?请同学们认真地阅读课文,细细地思考,也可以先在小组进行讨论。
另外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大家已经知道阿炳在惠山的中秋夜创作了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这一堂课,我们来进一步阅读课文,讨论一个问题:瞎子阿炳怎么会创作出这首二胡曲子的?这个问题很难。大家要用心去阅读思考,然后来讨论。

这三位老师的气质不同,所教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也不同,我们不能评判那一位老师的教学思路是最好的。但是,我们从她们的几句短短的话语中,可以知道她们对教材的理解是正确的,教学的思路都是有自己的思考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个体化的劳动。其创造性可以从独特的教学思路中表现出来。怎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上面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值得大家借鉴的。

             要充分地运用电教资源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录音带和cd片,学校里都有。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都能运用这些电教资源。但是,使用的时机、程度,是不相同的,其效果也大不一样。其实,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二泉映月》的乐曲可以多次运用。123
在课前或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先播放乐曲,给学生听一听,让他们产生一种探究的心理:这乐曲是谁创作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随即揭题。在学习第五自然段的时候,可以再分别播放乐曲的两段内容,让学生边听边想象,理解句意,展现情景。在学完全文后,再一次播放乐曲,让学生进行欣赏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74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