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读后感_《月光启蒙》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我来自海口市秀英区西秀中心小学。今天,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说说《月光启蒙》这一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亲情依依”,向我们展示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情、亲情、友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月光启蒙》的作者是著名煤矿诗人孙友田,原题是《月光母亲》。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回忆孩提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给自己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情景。是母亲为他打开了民间文学宝库,使他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全文洋溢着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自始至终贯注着浓郁的母子亲情,真挚感人。
文章语言纯朴优美、感情真挚。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语言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课文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深受学生喜爱。这篇文章课文插图精美,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谣、童谣的内蕴美。
3、情意目标: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和怀念之情。
本课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月光启蒙”的真正含义。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中主要以品读感悟法为主要教法,穿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重点词推敲的方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涌动的情感,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运用农远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和音频文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重点内容。
三、说学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本地民谣,童谣,作为知识拓展,使学生受到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在自由读、合作读、赛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各种读书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利用农远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这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流利,读准确;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理解“月光启蒙”的含义。
下面主要介绍第二课时教学程序。
(一)、提纲挈领,理清文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月光启蒙》一课,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月光下,母亲是怎样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
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进行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设计意图:提纲挈领,理清思路,为下面的教学奠基。另外让学生板书,可以锻炼学生能力,体现学生主体。】123
(二)、感悟启蒙,体会情感
“唱歌谣”部分
1、质朴的歌谣,甜美的歌声——感悟母亲带给“我”的美好向往。
(1)、请同学们把课文里的歌谣找出来读一读。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一首,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①生自由读。课件出示两首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②学生交流,谈从歌谣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感情朗读,重点指导读出歌谣的韵味。【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感受歌谣的内涵及意蕴美】
2、过渡:同学们读得好听,母亲唱得更好听。课件播放农远资源下载的音频文件(母亲清唱歌谣)
①同学们闭目倾听,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导理解并读好“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这句话。【设计意图:利用农远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让学生沉浸在母亲甜美的声音中,自然而然展开灵动想象,进入文本营造的美好意境。】
(在这个步骤上,农远资源确实帮了大忙。如何让学生感受母亲声音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般甜美,犹如花香四溢,若是光靠语言——很难。当时就上共享素材库找到这段音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母亲天籁般的哼唱,让学生无比陶醉,这下,连“芳香的音韵”这个看起来搭配不当的词组也找到了合理的解释。而且,学生读书的声音也变得无比甜美,动听。)
3、母亲不识字,却是如何熟记这么动听的歌谣?
①指名学生谈,相机解释“莲花落”。
②指导理解“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里的两个“长”字,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果。
③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虽然土地贫瘠,部长五谷,但是依然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黄河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给生活在黄河边上的人们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他真不愧是我的——启蒙老师!【设计意图:唤起情感,渗透民族主义教育。】
“讲故事”部分
过渡:母亲不但会唱甜美的歌谣,还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自由朗读第六自然段。
1、神奇的故事,圣洁的形象——感怀母亲让“我”展开想象的翅膀。
(1)朗读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
(2)重点引导了解“……”和理解“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这句话。体会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感情朗读。
“唱童谣”部分
风趣的童谣,轻松的气氛——感谢母亲赐予“我”天真活泼的童年
多媒体出示: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123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1)指名读,正音。
(2)师生小结童谣特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童谣。
(3)朗读展示。看谁能读出“风趣幽默”来。
(4)展示自己收集的民歌民谣。
原滋原味的本地方言民谣使教室里爆发阵阵欢笑,气氛轻松欢快。我告诉学生,至少这种民间文化艺术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希望他们把这种欢乐传承下去。【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本身就喜欢童谣,那就让他们尽情读。读是理解的一面镜子,在读中理解文本,享受学习的快乐。】
“猜谜语”部分
好玩的谜语,爱意的嗔骂。——感激母亲给了“我”思维的启迪。
(1)学生同桌分角色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展示朗读。
(三)拓展练笔,升华情感。
过渡:如今,孙友田已成为一个有名的作家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离不开母亲月光下的启蒙。请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生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作者内心,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2)师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设计意图:运用“引读法”做到创设情境培养情,加强朗读感受情,文字训练品味情,以情激情强化情。掌握契机,引用文中蕴含的情和自己的情来扣击学生的心弦,达到“披文入情”的效果。】
(3)感情朗读。(让我们怀着对这位平凡而了不起的母亲敬佩之情,读读这个自然段。)
过渡: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母亲其实已身患重病……课件出示: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
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小练笔:看到那一轮明月,我想起,想起
想起……
2、学生交流练笔,深情诵读。
【设计意图:我在朗诵这段文字时进行了比较细腻的处理,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尽可能配合这句话的感情基调,创设出一个特殊的情境。以情传情。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用老师的情来扣击学生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五、说板书设计
唱歌谣
17、月光启蒙讲故事
唱童谣
猜谜语
【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明了,展现了清楚的教学流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学生能做的,老师不代替”,板书我让学生自己归纳内容并完成板书,锻炼了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
六、说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
这堂课从一开始,我就参考了远教资源的教案设计。观看了“名师教学”视频。然后结合各方面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编写。在课堂教学中,我借鉴了别人的课件,做了一些修改,变成自己的。同时采用了资源库的音频文件(母亲清唱歌谣部分),这个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有用。虽然我的教学课件略显单薄,但是我认为自己把远教资源用在点上了,事实上,这堂课确实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孩子们也喜欢,学习效果很好。远教资源为农村教育的飞跃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我希望成为一个善于利用远教资源,让农村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的老师。
以上是本人利用“农远”教育资源教学《月光启蒙》的一些设想,恳请大家指教。谢谢!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81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