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二泉映月》教案_《二泉映月》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
的语句的意思。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
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一年的中秋夜,小阿炳跟着师傅来到二泉边赏月,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似乎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此时的阿炳与小时侯有些什么区别呢?(眼睛失明、恩师去世、生活困苦,卖艺度日)
此时,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声拨动了饱受穷困和疾病折磨的
阿炳的心弦。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畔回响起来了。
2、听二胡曲《二泉映月》。
3、阿炳用心演奏音乐,你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首名曲所体现的内容和意境?(第五自然段)二、指导第5自然段
1、指导朗读
(1)好,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一小节。(指名读)
(2)在这首曲子中,它的旋律是一样的吗?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①“起初琴声委婉连绵……缓缓流淌”这里应该读出舒缓抒情的语调(女生读)
②“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进入了高潮”(高亢、激昂)(男生读)
③“月光照水,……恬静而又激荡。”(乐曲恢复了平静,语调变得平缓)
2、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跟着音乐感受这乐曲不同的旋律,读好这几句话。(配乐读)
3、我们都知道,一篇文章往往能反映出作者内心的世界,丰富的情感;同样,一首曲子也是如此,那么在这首曲子中不同的旋律,表现了作者的哪些不同的情感呢?
①(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
②(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抒发了……)
4、乐曲表现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和生活的爱
“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
(引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三、精读其余部分
1、过渡:
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1—4自然,找一找,划一划,看看阿炳“积淀以久的情怀”从何而来?(小组讨论)
例:(1)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第一自然段)
(2)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第三自然段)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3)对生活的穷困和疾病折磨的哀怨;(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卖艺度日)
(4)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2、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作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再一次感受阿炳复杂的情怀。12
(配乐读四五小节)
3、这曲《二泉应月》让人充满遐想,这篇课文也让我们感受颇多,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项在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出示小黑板)
a音乐委婉抒情,夜深人静,泉清月冷,阿炳仿佛正坐在泉边沉思往事;b琴声很凄凉,好像看到了阿炳流落街头、卖艺度日的身影;似乎听到了阿炳在愤怒质问:人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平?c仿佛感受到了阿炳的刚直顽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结束语:
(播放音乐直至下课铃声响起)好,同学们,铃声虽已响起,但琴声却仍将延续。二泉映月也是阿炳一生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悲惨命运的抗争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不朽的乐曲吧,再次有感情齐读课题——二泉映月。
板书:
5、二泉应月板书设计:
委婉连绵
升腾跌宕
舒缓起伏
恬静激荡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72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