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的特点|10郑和远航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0郑和远航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3、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与略写的的作用。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我国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二、        教学重难点:
1、读懂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
2、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三、        教学用具:小黑板  多媒体
四、        教学用时:二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在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参家,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说叫郑和。出示郑和图像。(板书郑和)
你对郑和知道多少?请来说说看。
2补题 (远航)
3读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码 遣 器 拳 赠 撕 范 桅 魁 炫 瓷 珊 夷 鬓
(2)出示词语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用上面的词语,联系课文,说一、两句完整的话。
4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5指导分段。
(1)  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内容?(1-5自然段)
(2)  课文的第6-7自然段又写了什么?(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意义)
(3)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4)  教师指导,学生划分段落,归纳大意。
三、理解课文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六百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他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书上有句话给予郑和远航以高度的评价。
(1)  出示句子“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一起读句子
   理解“顶峰”是什么意思,这里指的是什么?
   郑和远航达到了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
   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
2、学习规模大
(1)自由读1-3自然段,圈出表示规模大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 ······先进的仪器。”
     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读好句子中的数字,你就会读出宝船的气势和雄伟,读出你心中的赞叹。)
     鼓励学生在读中体会规模之大。(主要从四个方面:人多、船大、设备先进、分工明确)
      板书规模大
3、学习时间长123
     规模确实非常庞大,那郑和远航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呢?指导学生学习6-7节。
     指名交流:1405至1433年,历时28年,郑和共计7次远航,(板书时间长)
     郑和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让我们怀着由衷的赞叹齐读第六自然段,读出你的感情。
     1432年,最后一次下西洋时,郑和已是61岁高龄。第二年初,就在返航途中以身殉职,病逝于印度古里,再也没有回到祖国。让我们带着深深地怀念之情再读一遍。
4、学习范围广
      郑和七下西洋到底到了那些地方?范围有多广呢?(板书范围广)
      组织学生介绍课外查阅的资料,教师补充资料。
      演示投影,播放录像。
5、“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他将中国的文化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那么郑和远航有怎样的深远意义呢?
出示句子:“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指导学生有感情、自豪地读句子。
四、课堂小结:
  郑和七下西洋,在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翻开了新的篇章。人类文明史将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远航,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远航,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那么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呢?在不远万里的远航征途中他们又遇到了哪些凶险呢?又是怎样克服的?我们在下一节课将会学习航海英雄郑和的第一次远航,去细细领略他的风采和顽强的探索精神。
五、作业设计:
1、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
惊叹不(  )            扶老(  )幼            
严阵以(  )               化险为(  )          
2、填空
从        年到        年的        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         次,前后到过          个国家。        年        月        日,在        ,郑和授命率领船队第一次         。郑和远航,表现了                   ,开阔了                  ,促进了                     。  123
3、向别人介绍航海英雄郑和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规模大
 
            时间长      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郑和远航
                       
            范围广 
 
 
 
 
 
一、教材简析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全文分为两个部分,1~5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场景及经历,最后两个小节写了郑和七次远航的时间跨度、到过的国家以及远航的重大意义。在写作特色上,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本文重点写了第一次远航的情况,对其余作了概括说明。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节省了笔墨,做到了详略得当。
 
 
 
二、设计理念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要让学生真正感受郑和这一伟人,了解郑和第一次远航,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感知郑和远航的伟大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以疑导学,激发兴趣,再以趣激qing,最后以情促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于阅读过程,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三、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能在民主宽松和谐教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获取材料来实现,因为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过程的主体。《郑和远航》一文,我是把最后一个自然段作为切入点,依托文本,抓住重点,然后超越文本,理清脉络,最后再回归文本。从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50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