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_《望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望月》是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它处处渗透了美,包含了美。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并通过朗读,感受了文中蕴藏的美。我们感受到了哪些美呢?(板书:月色美、诗词美、想像美)。(对学生找到的其它的美也应予以肯定,如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小外甥的童心美等)。
二、交流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齐读上节课作业要求:读一读课内课外描写月色的美文;听一听关于月色的音乐;找一找描写月色的诗词;画一画文中所描写的月色美景;写一写我们家乡的月色美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完成,把可在交流社区中展示的内容早日上传)
交流展示。
三、自主探究
选择你喜欢学习的某一方面或课文所有内容,认真品味课文语言文字,浏览相关资料,完成学习目标。
1、诗词美:(1)我”和小外甥对了几回诗,对了哪些诗, 它们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诗句之间有什么联系?(2)从小外甥和“我”的对诗中,你体会到小外甥是个怎样的人。(3)与学习伙伴对诗。
2、想象美:(1)小外甥有哪些幻想?小外甥的幻想说明了什么?(2)感情地朗读小外甥幻想的句子。(3)再次欣赏网站中美丽的月色,联系生活,说说你幻想到了什么?
三、合作交流学习成果。
1、感受诗句美
(1)我”和小外甥对了几回诗,(三回)对了哪些诗, 它们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诗句之间有什么联系?(你五字我也五字)(明知故问、抒发思乡情怀、诗人都在江上赏月)
(2)从小外甥和“我”的对诗中,你体会到小外甥是个怎样的人。(聪明好学、爱幻想)
(3)他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不分胜负。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他们吟诵的诗句,注意体会他们赛诗时的那份热情。
哪桌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请大家做评委,听一听谁吟诵得最美。
(4)作者和小外甥仅仅吟诵了这几句诗吗?你怎么知道的?(这里的省略号告诉我们,他俩还吟诵了许多写月的诗句。这不由得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小外甥的——聪明好学)
三、想象美。
过渡:月光的清辉洒在我们的身上,优美的诗句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这月光,这诗句,又一次把我们带到了那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1)小外甥有哪些幻想?(月亮是天的眼睛)(月亮被云层封锁,看不见了,想象月亮是困了)小外甥的幻想说明了什么?(小外甥童心未泯,爱学,知识丰富,十分可爱)
(2)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他的天真活泼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出示图片)假如你是作者,此时此刻,你站在甲板上,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面对着那山、那水、那树、那满天的繁星,飘动的云烟,你觉得月亮像什么呢?试着用一段话写下来。
四、拓展延伸
借助本文我们一起享受了月文化的美,你能根据自身特长展示你的学习收获吗?:收集描写月色的诗句和成语;修改美丽的月色图;写写与月亮有关的童话故事,用优美的词句描绘你所见到的月色美景,然后出一份关于月文化的电子小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2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