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的一封信老师教了我们一年了】给老师的一封信(浙教)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归纳疑难问题。
   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指出学习目标。
  2、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二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如何按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懂字、词的意思。
     (汇报过程略)
  3、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三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进行问题质疑。教师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如学生无法提出有质量问题,可结合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
  4、给课文分段。
   (1)回忆分段方法。
   (2)抓住重点内容分段。
  5、作业:作业本4、5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
   (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123
  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
   (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2)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6、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8、总结作文。
    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对顾老师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9、作业:完成作业本第七题。

《给老师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工作的辛苦,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劳动、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2.通过讨论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能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悟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准备: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给老师的一封信》,回忆一下,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课文是作者在教师节前夕写给老师的一封信,通过自己在小学读书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叙了顾老师的循循善诱和倾心培养,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
  2.还留下了什么问题?(小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深情地回忆顾老师?)
  3.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围绕问题研究回忆部分。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你能找到什么答案?与同桌或临近的同学议议。
  2.集体交流。
  (1)出示句子一:“是啊,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桃李”,比喻学生。作者是顾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沐浴”,比喻受阳光雨露滋润。
  “阳光雨露”,句中指顾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怀和传授知识。
  “无不”,可换成“都”,但用“无不”更能体现老师的关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好“是啊”两字。
  (2)出示句子二:“您微笑着,把我领进教室,不,是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板书:领进大门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知识的大门怎么领进?)
  引导学生理解:受到老师启发教育,从此遨游在知识的宫殿就是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这句话该怎么读?反复指导朗读。
  从哪儿能看出老师把“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理解“您总有办法……也总有办法……”。和“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板书:魔术师)
  什么叫魔术?你对魔术师知道些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理解句意:老师丰富的知识,得法的教育,使一个无知的小孩渐渐获得知识,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崇高的形象。)
  (3)出示句子三:“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板书:仙子)
  仙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
  课文把顾老师比做仙子,她有什么本领?
  理解“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
  理解“带回了写日记的灵感”。
  “灵感”,句中指写日记时产生了富有创造性的思路。123
  (理解句意:顾老师以自己的一颗童心指点学生细心观察,展开想象,倾注感情,进入情景,把所见所闻写“活”。文中地“日记充满生机”就是这个意思。)
  拓展:顾老师还会为他的学生做些什么?
  (4)出示句子四:“只有您头上……见证。”(板书:银丝、皱纹)
  (理解句意:在漫长的岁月中,老师在教育岗位上辛勤工作,为祖国培养人才贡献了青春和毕生的精力。明白“谁也说不清……谁也数不清……”在句子中的感情色彩。)
  3.读到这儿,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在教师节前给老师写这封信了吗?(回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几件事,抒发对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
  4.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回忆部分。
  三、总结:
  课文是以信的形式向老师表达深情,犹如面对面的叙述,倍感亲切。因此读课文时我们会觉得老师就在我面前,回去后我们可以再好好地读读课文,反复体会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

                   给老师的一封信
  板书设计:          老师     学生
                  领进大门   爱
                  魔术师 仙子 老
                  银丝  皱纹 师

学生习作

敬爱的罗老师:
  您好!

  今天在我的智慧光芒里,依然闪烁着您当年点燃的火花!没有您昔日慷慨的奉献,哪有我今天的收获!踏入我梦寐以求的三中,生活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回想过去五年里,您无微不至的关怀,我至今难忘。今天我衷心地向您说声:"谢谢!"敬爱的罗老师,您知道吗?我一直想给您写信,但总没有时间,也不知从何写起。

  老师,您还记得吗?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46"分,看到那剌眼的"46"分,我那不争气的眼泪落了下来,一向自信的我开始怀疑自己。您知道后关心地说:"王凤,不要哭,你要找出失误的原因,不应该唉声叹气,应该振作起来,这次失败是上天对你的考验,经受一点挫折往往是一件好事,也是推动你前进的动力。"听了您的话,我终于想通了,重新树起了理想的风帆,以崭新的自我投入了学习之中。我就这样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跨过了一个又一个秋冬,如今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实现了我人生的初步理想。

  老师,您的爱能使枯木冒出新芽,使沙漠变成绿洲,您如温暖的河流,托浮着我生命的小舟,缓缓驶向成功的彼岸!

  老师,您像春蚕,吐尽银丝;您像蜡烛,照亮别人。您时刻想着别人,心里唯独没有您自己。记得去年冬天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您生病了,但万万没想到您依然给我们上课。放学后,我扶着您走在路上,凛冽的寒风吹得您气喘吁吁,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个孩子掉在路边沟里,您不顾自己生病的身子,急跑过去,纵身跳了下去,把孩子抱了上来……

  老师,我们虽然分开了,但我仍会站在远方为您祝福,祝福您桃李满天下,祝福您幸福快乐!

                                              您的学生:王凤
                                               xxxx年x月x日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21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