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智谋包公审驴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包公审驴(小学语文五年上册)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所在班级有三十人,其中女生较少,所以,上课学生很活跃,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现、感受、理解与体验。
3.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智谋”为题,选编了两篇传统智谋故事作为主体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贺龙和包拯两位历史人物,而且要引导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上懂得智慧的重要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
     《包公审驴》是单元主体课文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以毛驴为线索,主要讲了王五的好毛驴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了一头瘦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全文可以概括为“状告毛驴——细审毛驴 ——找到毛驴”三个部分,赞扬了包公办案足智多谋、出神入化。
4.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惊慌失措”、“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包公审驴过程中的深思熟虑,体会他的足智多谋。
难点:在读中品味语言、动作、表情等描写的好处。
6.教学课时2课时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游戏(教师说,学生猜。)
“火尽炉冷平添心猿意马。”猜一个字。(“驴”字)(教师板书:驴)
我国宋代有一个著名的清官。庐州人,执法严明,善于断案。(教师板书:包公)
    2.说说你对包公还有哪些了解?(生说)教师肯定学生所说的有关包公的事,补充解说:“公”是古人对人的一种尊称,他原名包拯,有多个官衔当过开封府府尹。因为北宋建都在开封,开封府尹也就是北宋首都的“市长”了。是个大官。
    3.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发生在包公身上,还与驴有关。(教师板书:审)学生齐读课题。
    4.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子不会说话,他怎样审驴的?)那好,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1234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词。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概括,教师指导。)
    3.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驴被偷换,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展示小黑板或课件)
   1.认读词语:挣(zhèng)钱   辔头  听差(chāi)   耷拉  圈(juàn)栏   审   衙役   懊恼  一声不吭 闻所未闻  惊慌失措  冒名顶替
  2.指名学生读,师生共同正音。
  3.特别指导学生注意多音字:挣、差、圈
  4.对比记忆字形。
  审()  案()   吭()  衙()  役()
  神()  按()   炕()  衔()  投()
  5.选择你理解的词语练习说话,提出你不懂的词语。
  6.教师特别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懊恼。
  四、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断案故事。
    2.用简单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
    1.引读故事的起因。
   (1)包公为什么要审驴?课文哪几段写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划记出描写毛驴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3)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出示句子,对比朗读:
    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
   (4)顺势引导、朗读:想想王五面对两头毛驴时是什么心情?指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5)过渡:就这样,王五带着满腔愤怒和希望来到了包大人面前。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审案的呢?
    2.细读故事经过。
   (1)带着问题小组合作朗读课文3~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的句子或提出你的问题,小组交流。1234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3)小组汇报共同学习读懂的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包公能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很聪明。)
   “不要给它吃,不要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足智多谋来源于他渊博的知识。)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说明包公知道毛驴会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换毛驴的贼。)
   (4)问题解答场: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思考解答。
   (5)读了这部分课文,包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教师板书:足智多谋)
   (6)包公审驴的过程让人疑团重重,也让人不由自主的为包公喝彩。咱们把它排成课本剧,再现当时的情景,怎么样?
   (7)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注意角色的分配和合作;每个同学要投入角色,联系故事情节,体会角色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和心情;角色的语言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改动。
   (8)生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3.齐读故事结果。
   (1)过渡;瘦驴在包公的审讯下飞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
  (2)生齐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三、延伸拓展
1.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王五也使用了计谋,他的计要是正当的。)
     2.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司马光砸缸》等,读一读这些故事,体会他们的聪明才智!

板书设计:
                                                               包公审驴
                                                 一件   饿驴三天        包公   语言
                                                 奇案   痛打饿驴        智慧   动作1234
                                                    放驴寻偷               神态
      8.课堂练习
1、特别指导学生注意多音字:挣、差、圈
 2、对比记忆字形。
  审()案()吭()衙()役()
  神()按()炕()衔()投()
9.作业安排
今天我们学习了《包公审驴》一文,作者运用了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栩栩如生、足智多谋的包公形象。其实智慧人人都有,只是看用在何处。这节课我们学到这里,感兴趣的小组可以把这篇课文编演成课本剧,也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有关包公的故事。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17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