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烛光及答案】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生死攸关的烛光》(小学语文五年级)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五年级(3)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7人。大部分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学习兴趣浓厚,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开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有较强的上进心。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已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养成不好,没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吃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老师将针对本班学生情况,耐心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故事情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较生疏,但他们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本班学生在阅读课上知道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感悟文章内容,只是理解词句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此教学设计为第二课时,学生已在第一课时中解决了生字,理清了脉络,完成了预习卡,梳理了疑问。
3.教学内容分析
《生死攸关的烛光》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瑙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的经过。
4.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抓住人物言行、神态描写,品味重点语句,深切的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感悟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2)、采用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准确的表达出来。
5.教学难点分析
     课文描绘的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又紧张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紧张激烈,主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文中写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和敌军进行了三次周旋,他们一家人随着蜡烛越来越短而表现出越来越紧张的心理,虽然情况越来越紧急,但他们依然从容镇定地想出方法来保护秘密情报,反映出他们那强烈的爱国之心。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会。
6.教学课时:共需两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7.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  感受“危急”
  1、播放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施暴的画面,配上音乐,加以收集来的资料解说,使学生置身情境,初步感受德军的残暴。
  2、如果生活在战争时期,你要为国家收藏一些绝密情报,你会藏到哪儿?
  3、母子三人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情境?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二)合作交流,感悟形象
  情势是如此危急,母子三人的生命与这生死攸关的烛光生死与共,怎么办?怎么办?母子三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可以在课文旁边写写自己感受。123
  2、小组交流:三人的动作、神情、语言等方面的表现,强调重点词语的作用。
  3、班里汇报
  (1)伯瑙德夫人的表现,“轻轻地”说明了什么?
  (2)儿子雅克的表现,“从容地”说明了什么?
  (3)小女儿杰奎琳的表现,“镇定地”说明了什么?
  4、思辨:“绝密情报最终保住了,一家人也得救了,那么,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呢?”
  a、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b、学生快速读课文,找需要的内容,仔细琢磨,寻找理由说服对方。
  c、讨论:母亲,儿子,小女儿各自的表现
  d 引导学生归纳是:全家人的贡献,小女儿起了关键作用。
  5、句式练习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又扣人心弦的战斗中,勇敢机智的一家人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人,仿照句式说一两句话。伯脑德夫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儿子雅克……女儿杰奎琳……
  (三)品味抒怀 ,突破难点
  过渡:同学们,我们共同感受了一个惊险而感人的故事,你的脑海出现的最多是什么?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如此危险的情势却被母子三人化解了,他们是靠什么做到的呢?(热爱祖国)
  3、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学生畅说。
  (四)学做导演  情感体验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
  3.组织学生交流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轻轻地”,讨论:为什么要轻轻地吹灭蜡烛?
  4.在学生“导演”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表演。
  (五)拓展延伸  理解提高
  1、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2、猜一猜:下一次的绝密情报会藏到什么地方?
  3、《生死攸关的烛光》永远亮在我们的心里,带给我们永恒的感动与震撼。知道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下课后最想干什么呢?学生自由设计作业。
 8.课堂练习
 (1)、想一想,填上合适的词语,相信你能行!(
  (     )的声音     (     )的办法      (       )地坐着
(     )的烛光     (     )的小姑娘    (       )地站起来
(2)、说说心里话
“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经阶梯时,蜡烛熄灭了。”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对这个小姑娘说些什么?
(3)、试着找出与下列各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持续-----(       )(       )(       )
顿时-----(       )(       )(       )
仿佛-----(       )(       )(       )123
(4)、想一想,写一写。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请你结合文中最后一句话,想像一下线母子三人的心情,试着在文章的最后续写几句。
9.作业安排:完成配套练习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教材及教科书,教学网站资源。
(2)多媒体课件
11. 自我问答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生死攸关”?
答: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理解,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危急”的情景,模拟当时的环境、人物的对白,危险的瞬间,体会“生死攸关”。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13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